关于抑制通货膨胀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抑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各方关注的经济热点。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强调把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并已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我国的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的原因、特点和治理方法等问题,也开展了争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就抑制通货膨胀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大家研究参考。
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
近几年来,我国物价逐步上涨。199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4.7%,其中35个大中城市上升19.6%。1994年虽然加强宏观调控和采取了一系列控制物价的措施,但物价上涨幅度仍然有升无降,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上升20%以上。导致物价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是货币发行过多,或者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是应当对以下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固定资产投资膨胀。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固定资产投资热,到1993年进一步发展,形成固定资产投资膨胀。1993年全国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上年增加36.7%的基础上,又增加50.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正常情况应在30%以下,而去年则高达37.7%,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的1988年还高出5.5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压力下,部分生产资料供求矛盾加剧,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钢材、水泥、胶合板等价格上涨一倍以上。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推动下,加工工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去年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4%。
二、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过大。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在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固定资产投资热的带动下,紧缺物资进口大量增加,去年仅钢材就进口三千多万吨,导致外汇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美元对人民币的比价,1992年约6元左右,1993年达到11元。经过采取调控措施,逐步回降到8.7元左右,但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并为“复关”创造条件,去年起把官方外汇牌价同市场价并轨,实行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但官方外汇牌价5.8元向市场价8.7元并轨后,使人民币贬值33.3%,即外汇涨价50%,更加推动物价大幅度上涨。原来以外汇计价的项目都要涨价,如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计税汇价要提高50%,虽然调低了一部分进口关税的税率,但实际税额是大幅度增加的。这样,主要原材料和农产品的进口成本都要高于国内市场价,势必推动国内价格上涨。目前我国的进口总额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进口商品涨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再从出口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但贬值幅度过大,又会产生推动物价上涨的负面效应。现在外贸出口一美元,向银行按汇价结汇,再加上出口退税,可得10元左右,收益是比较高的;但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外贸公司相互竞争更加剧烈,对外低价竞销,对内抬价争购,推动国内价格上涨。从外贸公司出口换汇成本来看,是跟着汇率攀高的,上海外贸公司出口换汇成本,已从去年上半年平均6.2元上升到8元以上,其原因是出口价格下降,国内价格上涨。
三、农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价格改革以来,国家多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从1979年到1990年,农民出售农产品价格累计提高1.74倍,其中粮食价格提高约2.5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了明显改变。这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但近二年来,受到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影响,又产生了新矛盾。其一是各地偏重发展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农业投资比重下降,而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又占用了大量农田,影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菜田面积被大量占用,导致蔬菜供应紧张,菜价成倍上涨。其二是工业品价格上涨,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致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收益下降。由于这些情况,又迫使农产品继续提价。去年以来,连续提高粮食、食油、棉花等农产品购销价格,提价幅度也比较大。在粮食价格的带动下,副食品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这不仅影响城乡居民生活,也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品生产,导致有关产品涨价,这些价格上涨,构成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部分。今年上半年上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2.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占60%以上。
四、市场机制不完善。目前在市场化过程中,市场法规、市场规范、市场调控还不完善,绝大部分价格已经放开,而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在此情况下,市场价格上涨就难以有效地控制。一些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企望价格越涨越好。乱涨价、乱收费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还采取以次充好、掺假掺杂等手段牟取高利;特别是市场紧缺商品,各个流通环节层层转手加价,价格越抬越高,以致有些商品价格成倍上涨。这说明,价格放开以后,如何加强调控和管理,已成为控制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此可见,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引起生产资料涨价,连带人民币汇率贬值,并加大农产品涨价的压力;同时,由于这两年价格改革步子较大,改革措施加上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因素,价格上涨的幅度就更大了。从市场供求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商品货源充裕,市场销售平衡,不反映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问题,而是部分生产资料和部分农产品不足。因此,不是经济总量失衡,而是结构性失衡。
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我国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另一种是价格改革导致的物价上涨。这两种情况的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有人认为,不能把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导致的物价上涨和价格改革导致的物价上涨都看成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不能把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等同起来,认为价格改革调整价格结构,是物价上涨在前,货币多发在后,而消费基金失控和投资膨胀,是多发货币在前,物价上涨在后,物价上涨是货币发行过多的结果。关于通货膨胀程度的计算,国际上通常的方法是以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率。有人认为,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问题,我国不能照搬。以上这些观点是否正确,需要从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来研究。
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通货膨胀必然是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也必然是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必须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相适应,才能保持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货币的稳定。如果货币总量超过商品总量,就会出现商品价格上涨,即价格高于价值,形成货币贬值;同时,如果市场商品价格上涨,也要增加货币总量,同样形成货币贬值。这就是说,不论多发货币在前,物价上涨在后,还是物价上涨在前,多发货币在后,其结果都一样,都是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因此,不论是固定资产导致的物价上涨,还是价格改革导致的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由于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是分不开的,因而以物价指数作为通货膨胀率也是适用的。至于“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问题”,这就要看是什么理论,不能一概排斥。我认为,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包括价格与货币关系,西方和东方都是相同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西方国家,并不都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也有因结构性价格上涨导致通货膨胀的。例如,在1973年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桶从5美元左右上涨到最高40美元左右,推动各用油国相关商品价格普遍上涨,使西方国家物价总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从我国的物价上涨情况来看,基本上也是这两种情况,所不同的是结构性价格上涨,除供求矛盾外,主要是价格改革所引起的。
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必然表现为货币超量发行。在正常情况下,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决定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再加上正常的物价上涨因素。在我国经济货币化逐步提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将逐步降低,货币流通量将相应增加。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每年上升7%,货币流通量(M[,0])平均每年增长22%。这就是说,由于货币流通速度降低而增加的货币流通量,平均每年为6%。其中有些年份高一些,有些年份低一些,但10年平均为6%,可以作为今后计算货币流通量的参考数据。这种正常货币流通量的增长,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今后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上升幅度控制在6%以内,则正常货币流通量的增长可在22%左右。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货币投放量的增长幅度是很大的。1993年货币流通量M[,0](现金)在上年增长36.45%的基础上又增长35.2%,狭义货币量M[,1]在上年增长37.8%的基础上又增长30%,广义货币量M[,2]在上年增长33.2%的基础上又增长24%。两年累计,M[,0]增长84.6%,M[,1]增长79%,M[,2]增长65%。去年以来,在金融调控取得明显成效的情况下,货币投放量的增长幅度仍然很大。到三季度,M[,0]比上年同期增长26.4%,M[,1]比上年同期增长32.5%,M[,2]比上年同期增长37.1%。这些数字说明,我国连续三年货币发行都大量超过正常货币流通量,以致形成通货膨胀。
货币超量发行和物价大幅度上涨是相互推动的。首先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膨胀,需要投放大量货币。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大约有40%转化为消费基金,引起消费基金过快增长。由于货币投放大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在物价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各单位都要给职工增加工资和补贴,以抵消物价上涨的影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大幅度增加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也千方百计地增加工资,以致消费基金失控。从而又推动物价上涨。这种货币超量发行与物价上涨相互推动的问题,必须正确对待,不能采取“高工资高物价”的办法,因为这种办法将会造成工资与物价轮番上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这几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992年和1993年分别为12.8%和13.4%,今年预计也在11%左右。当前抑制通货膨胀,继续加强宏观调控,是不是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呢?这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有人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必然出现通货膨胀,主张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如果过多地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又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而这个办法是不可取的。我认为,经济发展速度与通货膨胀率并不是同比例的,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保持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又能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界限内。从国内外的许多实例来看,大体有四种情况:一是高速度高通胀率;二是高速度低通胀率;三是低速度低通胀率;四是低速度高通胀率(即滞胀)。以上高速度高通胀率和低速度低通胀率,是公认的一般规律;但高速度低通胀率和低速度高通胀率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高速度低通胀率的事例,国内外都是有的。例如:日本在50年代到70年代,出现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50年代为9.1%,60年代为11.3%,其中60年代后三年为13%;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物价上涨得到控制,60年代的消费品物价指数,平均每年上升5.6%。联邦德国也在这一时期出现经济高速增长,并保持物价稳定,他们实行社会市场经济,认为其特点就是保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市场物价也是稳定的。在此期间,上海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7%,零售物价指数平均每年只上升2%左右。这些情况说明,在保持经济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是有可能抑制物价上涨的。
经济高速增长,为什么容易出现通货膨胀呢?其主要原因是原有比例关系被冲破,出现结构性失衡,一般表现为能源和原材料不足,价格上涨,继而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以后,就会使这些薄弱环节的矛盾加剧,导致价格上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农业,目前还跟不上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这些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在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情况下,矛盾就更加突出,再加上导致物价上涨的其他因素,形成了通货膨胀。因此,只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不冲破原有比例关系,就可缓解经济高速发展中的矛盾,从而在取得较高发展速度的同时,又能控制物价上涨。
为了达到既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又能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采取:(1)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减轻经济瓶颈矛盾;(2)加强能源、交通、主要原材料和农业生产,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3)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求矛盾;(4)加强技术改造,把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益上来。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并能抑制通货膨胀。我认为,今后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可保持在10%左右,物价上涨幅度可控制在6%以内。由于调控措施见效有一个过程,物价上涨还有一个滞后的问题,估计在今后一、二年内,物价指数可能还是偏高的;但经济发展速度仍可保持在10左右,不宜过多地降低。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发展中求得协调和稳定。
价格改革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格改革要引起物价上涨,改革步子的大小,关系到物价上涨的幅度。这是因为,我国价格改革的任务,一是要理顺不合理的比价关系;二是要改革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这两项价格改革,都会引起价格上涨。从理顺比价关系来说,我国原来的比价关系是很不合理的,在工业品和农产品比价方面,是工业品价格高,农产品价格低,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在工业产品内部比价方面,是加工工业品价格高,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低;此外,交通、邮电和公用事业收费价格也偏低。因此,理顺这些比价关系,就要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交通邮电和公用事业收费价格,这些价格提高,必然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再从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来说,需要把绝大部分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价格必然上涨。因此,在价格改革中,改革措施出台的步子和出台的时机,都会影响物价总水平上涨幅度。如果改革步子过大,或者改革措施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出台,都会引起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涨。
回顾价格改革以来,改革步子比较大的有四次,这四次物价总水平都有较大幅度上涨,但由于出台时机不一,因而上涨幅度和影响是不同的,前两次影响较小,后两次影响较大。第一次是1979年底提高主要农产品购销价格,使198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从1979年的1.9%上升到7.5%,但1981年就回降到2.5%,以后几年都在2%左右;第二次是1985年,较大幅度地提高主要副食品的购销价格,使当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上升11.9%,滞后到1986年仍上升7%;第三次是1988年,改革步子比前两次大,又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时机出台,导致物价总水平大幅度上涨,当年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0.7%,滞后到1989年仍上升16.3%;第四次是近二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情况下,连续出台了比较大的价格改革措施,因而导致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导致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价格上涨,使原来已有明显改变的工农产品比价关系又出现反差,迫使农产品再大幅度提价。这种情况应当引起重视,以免出现工业品和农产品轮番涨价。那种认为因价格改革导致的物价上涨没有危险,并有利于增加供给的观点,事实证明是不正确的。他们没有看到,如果改革步子过大,出台时机不好,也是会引起严重通货膨胀的。
价格改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面很广,必须在保持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稳步推进;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也要选择一个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以免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目前我国价格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主要比价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了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今后几年的价格改革,应着重完善价格机制,加强对市场物价的调控和管理,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同时,在控制物价上涨的条件下,逐步理顺比价关系,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在当前通货膨胀比较严峻的形势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就是要严格控制物价上涨幅度,坚决遏制通货膨胀。我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首先,要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切实解决投资膨胀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应控制在30%以内(不包括直接利用外资部分)。要通过投资体制改革,建立投资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把高投资、低效益、高物价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同时,要控制金融信贷和货币投放。鉴于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是结构性失衡,因而在控制信贷规模时,应当重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坚决按计划执行,严禁计划外贷款。对于增加生产和扩大流通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应适当放宽搞活,允许各地银行多存多贷,支持那些有市场、效益好的产品生产,增加有效供给。要通过加强现金管理,重点控制工资基金和集团购买力的现金支出;对于收购农产品的货币投放,则不应加以限制,并应根据收购资金的需要,保证供应,以利于支持农业生产,增加市场供应。
二、加强农业生产,稳定市场物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稳定物价的基础,只有发展农业生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副食品资源,并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原料,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物价的稳定。因此,对农业生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切实采取各种措施,把粮食和副食品生产搞上去。在大中城市,要重点抓好“菜篮子工程”,以保证市场供应。在流通环节,要发挥商业主渠道作用,做好粮食和副食品的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工作,要增加必要的储备,建立风险调节基金,以便调节供求,平抑价格。关于农产品价格问题,经过多次提高,目前工农产品差价问题仍未解决。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不是靠继续提高农产品价格,而是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首先,要通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办法来提高经济效益,逐步缩小工农产品差价。目前农村的分散生产,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须推广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提高规模生产效益。同时,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对于农产品收购价格,可以在保持市场物价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再继续适当提高,但应防止再出现工农产品轮番涨价。此外,对于农产品的税收政策以及农产品补贴等问题,也应加以研究,以利于支持农业生产。目前西方国家农产品补贴的金额还是比较大的,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1992年的农产品补贴,美国为911亿美元,日本为740亿美元,欧共体为1559亿美元。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主要是通过价格补贴,经过价格改革,补贴已逐步减少。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市场物价,仍需保留适当的补贴。
三、稳定人民币汇率。随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在此情况下,人民币对外币汇率的高低,必将影响国内市场物价水平。例如,粮食和棉花,在汇率并轨前,国内市场价格同国际市场价格相比,按外汇牌价5.8元折算,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汇率并轨后按8.7元折算,则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在提高粮食和棉花购销价格以后还是低的。这种情况,必将带动国内市场价格上涨。为了稳定国内市场价格,应当把外汇价格逐步降下来。今年在结汇大于用汇的情况下,外汇价格已从8.7元逐步降到8.4元。中央银行应当利用结存外汇增加的有利条件,采取微调方式,逐步把汇价降到8元以下。这种逐步微调的方式,使人民币逐步升值,不仅有利于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也有利于稳定人心,可以消除人们对人民币的不信任感,有利于外汇平衡。
四、加强物价管理。价格放开以后,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到以间接管理为主,完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加强物价管理是必要的。在西方自由市场国家,对市场物价也不放松管理,由政府直接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仍占有一定比重。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更应加强物价管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仍应由国家直接管理。其中棉花、石油等重要商品,仍实行国家定价。放给企业定价的商品,对其中影响面广的商品,要规定调价申报制度。要完善市场法规和价格法规,包括反暴利、反欺诈等法规,以便依法治价。要加强对物价监督检查,制止乱涨价、乱收费行为。要指导企业建立自主定价制度,提高定价水平,避免盲目定价和乱涨价。通过加强各种管理措施,力争把物价稳定下来。
标签: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价格改革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三农论文; 货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