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亿科易维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800
摘要:现阶段,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智能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因此有必要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中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以促进工程顺利开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
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中也逐渐融入了智能化技术,而这极大地加快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进程。
1、智能化技术概述
智能化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当前智能化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应用中也发现了技术自身的诸多不足。所以,我们需不断总结经验,应用科学的方法,完善智能化技术,以期扩展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2、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意义
2.1实现数据的统一处理
电气工程建设中,智能化处理器能够有效处理所有数据,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电气工程中被控元素具有较强的可变性,其对处理器判断也会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另外,电气工程中的被控对象较多,虽然智能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全面有效地解决。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发现智能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增强数据处理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2有利于调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结合实际调控电气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且有效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安全与平稳运行。在长期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与传统技术相比,智能化技术的调控能力更强,且操作也更加简单。
2.3加强电气工程的控制能力
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监控系统的数据及设备,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和平稳运行。同时,在对其他电力装置进行科学调控的过程中,应第一时间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排查安全隐患,进而更好地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不仅如此,应用智能化技术也可实现电气工程的远程控制,不断增强电气工程系统的控制能力。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
3.1模糊逻辑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存在多种模糊控制器,而且其可完全替代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在传统系统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M型和S型是逻辑控制最为主要的两种形式。调速控制中主要使用M型控制器。但是有规则库存在于两者当中,故而其也被人们称为模糊规则集,M型控制器主要由模糊化、反模糊化、知识库和推理机构成。模糊化主要以变量的变化、模糊化和测量为主要的目的,其函数形式较多,反模糊化的主要作用在于量化。其中,最大反模糊化技术和平均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神经网络应用
神经网络在诊断监测驱动系统和交流电机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与梯形控制法相比,神经网络反向转波算法优势更为明显。其显著缩短了定位的时间,并且也控制了初始速度及负载转矩的变化范围。神经系统主要为多层前反馈结构,以反向学习算法完成计算环节。内置两个系统,一个系统能够利用机电系统参数识别控制转子速度,另外一个系统能够利用电子动态参数识别控制定子电流。智能神经网络在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无需构建数学模型,具有较强的抗造能力。此外,智能神经网络以平行结构为主,其可有效提高智能网络决策的科学性,神经网络在误差反向传播技术中的应用,可有效调节网络中的反馈误差,且对网络节点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3CAD和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需要涉及到多门学科的知识,要求设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传统的设计中主要依靠经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较差。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工程产品设计逐渐向CAD设计方向转变,有效保证了产品设计的整体水平。在应用智能化技术时,工作人员需要仔细分析多种故障,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涵盖了较多的电气设备。操作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避免设备超载运行。且利用智能化技术分析电气工程故障,以较快的速度明确故障点和故障影响的具体范围,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故障。在工程建设期间可采取智能化技术实现上述功能,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让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明显增强,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4PLC技术应用
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PLC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机电工程方面尤其如此,其逐渐替代了控制器。工作人员为了不断优化电气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开始应用PLC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控制电气设备。PLC技术以传统控制器为基础,系统元件的功能更加科学,且其可实现系统功能的自动切换,显著增强了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人工智能十分关键,其在很多行业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电气工程运行中,若要实现无人操作和远程控制,就必须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明确其应用范围,同时合理监督多种电气系统和设备,促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平稳运行。
3.5优化设计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建设中,要科学设计电气设备,其可有效带动电气工程的平稳发展。再者,电气工程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设计中的重点及要点内容,在设计和试验的过程中具备丰富的经验,从而有效加强电气自动化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设计中,遗传算法是最具特色的算法,通过该算法的应用可将电气系统的多个功能全部集中在同一个处理器当中,但是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将多个功能整合在同一个处理器当中后,处理器负担明显加重,对工程运行的效率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远程控制,有效控制材料消耗,降低工程成本。并且工作人员也可共享监控系统通信,应用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智能设备,不断增强工程建设的实用性及安全性。
4、智能化技术的前景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精度、速度和效率,上述指标也成为了评价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关键要素。电气工程自动化只有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提升其精度和速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操作更加便捷,利用计算机菜单和窗口即可加强系统控制,因此,非专业人员也可经过培训正确操作系统。不仅如此,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还促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向着模块化、集成化及网络化方向发展,其可有优化工程的显示性能,推动了智能化技术向集成化和标准化控制方向前行。
结束语
当前,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也日益显现,为了更好地带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前行,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当中科学应用智能化技术,以此为电气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龙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03)
[2]李瑞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科技风.2019(08)
论文作者:陈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电气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神经网络论文; 模糊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