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自然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观论文,山水画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有人类以来,人与自然就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世界整体。自然因人获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因自然而得到生存与表现的可能。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循环作用,既交融又冲突,波浪起伏,曲曲折折,形成了人类文化发展的璀璨历史。其间所表现出的斑斓的情感色彩和夺目的思想光辉,编织出人类艺术的花环,将这世界装点得绚丽多彩。
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他自己的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手稿》)这段精辟的阐述,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属性和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唯一途径。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因此,人类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必定是艺术所关注的问题。艺术通过某种形式对这种关系予以反映,人的自然意识也必定为艺术所折射。中国艺术如山水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中国人观念中自我与自然界的关系。有如恩格斯所说:“人与思维的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自然界本身。”这就是我们探讨中国山水画艺术中自然观的基础。
在中国文化中,自然不是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认识客体,而是与人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中国哲学中对自然的理解,始终无法摆脱人的有机参与,因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兴趣,远胜于对自然客观规律探索的兴趣。早在我国先秦哲学产生的初期,各家就热情而浓烈地探索这种关系,兴趣延续千余年。先秦儒家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极力寻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和反省人的社会本质,道家则力求在两者的统一关系中实现对人的自然本质的反省。老庄说:“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王弼《老子注》第五章)儒家说:“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却强调“礼有三本,天为第一”。《易传》的“弥论天地之道”,仍然是社会人的秩序。可见,我们的先哲对人的探索的热情大大超过对客观自然的探索。他们谈天实质上是为了人类自身的事,社会主张成了自然的神圣法规。人道本于天道,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和规范。其后,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魏晋玄学中的“万物以自然为性”说,宋明理学中“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论等,都是将自然看成人类意识活动中的有机成份。由此表明,我国哲学中不存在与人相对应的客体,也不存在与自然相对应的主体,主体总是变成自然的有机成份而存在的。
在中国文化意识中,体现其思想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流变,体系各异,但对人的认识却有根本上的一致。儒家认为“天之本为性”,应借人与自然在内“性”相通,来理解两者的有机相融。道家认为宇宙源于“道”,人可通过“静观”,与道冥合,观道成已。佛家则通过“悟禅”以达绝对自由的境界。三者观点各异,但将人看成宇宙自然的有机成份却是一致的。儒家注重入世,强调伦理教化;道家要求出世,强调清静无为;佛家重视内悟,强调虚无超脱;三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相容相生、有机合一。
受中国传统文化氛围熏陶的中国画家,对宇宙自然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深刻的感受。其艺术的精髓思想便是这种特殊的自然观。在表现自然时,中国画家不是将之作为对立的客体来进行描摹,而是在自我与自然的契合点上探索艺术表现的天地。他们在表现自我情感时,极力表现与自然精神化而为一的自我,自我与宇宙自然的永恒精神的冥合。因此,中国画中的自然形象,总是表现出活力和灵气,表现出对人的理解和沟通。人的情感总是要化作自然的魂灵而获得生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梁刘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唐志契)“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山川脱胎于山川也……”(《石涛画语录》)都形象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相交相融的境界。宋代罗大经曾记画草虫出神入化:“方其落笔之际,不知我之为草虫耶;草虫之为我耶?此与造化生物之机缄,盖无以异。”在此,画家的身心与自然已完全合一共融,赋有人与自然同样生生不息的运动和活力。表现生命,体会生命,以人的生命情感去感觉、领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是中国艺术思想的精髓所在。“一枝石笋欲凌空,扶起藤花晓露中。草木有心答知己,青霞紫雪点春风。”(清李鱓《题藤花图》)显然,草木已成了赋有生命的知己挚友。人和自然心灵沟通,精神一致,从而获得宇宙人生的美的真谛。这就是中国艺术家对宇宙自然产生浓厚兴趣的根本动因。
因此,自然与人生命相关联的意识,决定了自然山水在中国艺术中的崇高地位。热爱宇宙自然,对自我和宇宙生命给予充分理解,从人的意识的底蕴找到生命的基点。“百丈飞泉洒面凉,桃花片片写沧浪,道人自足元无垢,自爱空山日月长。”(题文征明仿李唐《沧浪濯足》)这不仅洋溢着对自然的深沉热爱,而且表现出艺术家内在生命与宇宙精神的巧妙契合。自然与人有机合一,使中国画的山水题才具有普遍的审美基础。在中国画中,山水始终是一支强大的劲旅,从唐代始一直成为主流,其审美价值常常凌驾于其它题材之上。“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范宽石澜烟树深,枯木关仝极难比,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沈括《图画歌》)无论摩诘峰峦、范宽石澜,在艺术家充溢着情感的眼中,都表现着大自然的博大精神和艺术家人格力量的统一。自然山水幻化成活泼泼的生命精神与之心灵相通,因此艺术家自我人格的高尚化,便得以在与自然精神相融相荡的境界中实现。这一物我合一的境界,就是艺术的美学境界。从人的意识根本之处找到生命基点上的山水艺术,自然要在中国画家的心灵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只要这种思维方式还存在,只要中国人尚在这种意识框架中思考人生、宇宙,那么,山水画艺术必然被中国人所特别喜爱,而且,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审美意识,很难因时空的限制而发生变化。
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它所折射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本质地表现出宇宙精神与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它在中国文化的意识框架内,对山水自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抒发情怀与描绘自然,或者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怀相一致,揭示出中国文化的宇宙精神。所以,它所力图表现的是人和自然有机融合为一个世界,它所描绘的宇宙世界,既是真正的宇宙自然,又是最高尚化的人格世界。在中国画论中,其特有的宇宙内涵就表现得十分突出。“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于《易》象同体。”(王微《叙画》)“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画山水叙》)“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圣,显明之不止挥纤毫之笔,则万事由心;展方寸才能,而千里在掌。”(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国山水画在人们意识中的有机宇宙学的地位,决定了它在表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独特性。人的生命与宇宙精神永久合一,人是广袤宇宙中的一分子,在精神上是与宇宙息息相通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对自然山川的咏颂,更是宇宙整体对人的容纳和肯定。
提示中国文化宇宙精神,画家将自我化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展示自己的所有思想和情感,这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东坡集》卷九《庐州八境图》)此图今日虽不可见,但从东坡诗中可知,画面浮空出没,烟雨迷濛,缥缈空灵,有从世外看世界,楼台无限虚幻感觉。正是由于登高望远,俯仰天地,极目悠悠的宇宙背景,画家对空灵而洁纯的美好境界的欣赏、赞美和向往的情思,才得以淋漓地抒发。在中国绘画史上,画家的情感化入宇宙中的山川水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画家以宇宙山川为友,托物陈思,各抒情愫。寻幽访胜者写山水自然,寄“荫长松,藉干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以抒山林之乐;慷慨蓄愤之士写山水自然,是藉山水而泄其幽忧之愤;高旷放达之士写山水自然,是抒其苍茫之思、绝俗之意。总之,有的求仁者之乐,有的表智者之情……几乎各种情思都能在山水中得以寄兴,都能化宇宙的万水千山而得以抒发。在山水画家看来,人的生命只有为深广的宇宙所接受,才能获得永恒。所以在山水画中,画面表现常常是宇宙对人的容纳和拥抱,人是山川的儿子。画家喜欢描绘自然怀抱中的人的活动:山间小憩,江湖垂钓,沙汀吟咏,孤亭眺望等。而自然山川又总是阔大无极的,广漠的旷野、高耸入云的峰巅、烟波浩淼的江湖,偌大的空间中,人渺小如沧海一粟。人与自然景物的比例悬殊,鲜明地表现出艺术家的宇宙意识,人与自然的有机关联,使人的情感借助自然形象的描绘,得到充分表现。
人的精神是宇宙精神的一部分,它与宇宙自然相沟通。因此,从本质上说人的精神是宇宙精神的关照。它来源于宇宙,最终回归宇宙。宇宙精神永恒,自然也是的,所以人的生命永恒是应该在自然精神的交融中获得。基于此种意识,在中国画中,人在通过山水自然表现情感时,总是着力追求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境界,画家的思想情愫通过画面形象来揭示。所谓:“龙眠独识殷勤处,画出阳关意外声”就是象外之旨、画外之意。画家作画时,画出云林峰谷:“屏间雪练空中落,天外云峰阙处明。时听朗吟林谷应,苍崖疑有卧游人。”(陆治《云峰林谷图》)“雨后空林生白烟,山中处处有流泉。因寻陆羽幽栖去,独听钟声思惘然。”(倪瓒《设色雨后空林图》)画中见景不见人,而又处处透人意。画家的声音融入了大自然的声音之中,画家的情感化成了大自然的魂灵。它是宇宙的世界,又是人格的世界,这就是浸透着宇宙精神的中国画意境美。
理解中国山水画这一崇高的绘画艺术,将它对自然山川的描绘和寄景抒情的发挥,仅仅看作是对某种题材的偏好,或者从某种外部因素去考察,是很难解决根本问题的。从中国文化的高度就不难看出,其实它不过是中国艺术关于哲学——美学思考的结果。中国山水画艺术,受着中国文化心理的制约,受到宇宙心理的关照,从而获得了宇宙学的意义。山水画艺术寄景抒情,追求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境界,正是一种浸透着宇宙精神的美学境界。这种境界揭示:人与自然精神沟通,艺术形象与人的心灵息息相联,艺术的精神与宇宙的精神契合为一。人只是宇宙世界的一分子,人的生命包含在整个宇宙的生命之中。因此,在中国山水画中,无论是广漠的旷野,高耸的峰峦,浩淼的湖海,人的行为无不表现出与自然相交相融,冥合如一的完整世界。可以说,中国山水画展示给人的是一个有机自然的世界,是一首献给有机自然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