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的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探析论文_贾洪珍

贾洪珍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501

【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窒息的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患儿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50例患儿,对照组采常规用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轻度窒息率、中度窒息率、重度窒息率、恢复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急救观察;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95-01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常见症状,具有死亡率高、病情重等特点,其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在母体内因缺血、缺氧而造成窘迫现象,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新生儿因呼吸困难而致死[1]。本文旨在探索新生儿窒息的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对100例患儿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患儿均为50例。

观察组:男性/女性新生儿窒息患儿之间比例为:26:24,日龄1~7天之间,平均日龄为(3.56±1.87)天,其中10例为轻度窒息,20例为中度窒息,20例为重度窒息。

对照组:男性/女性新生儿窒息患儿之间比例为:25:25,日龄1~8天之间,平均日龄为(3.45±1.67)天,其中9例为轻度窒息,20例为中度窒息,21例为重度窒息。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患儿和对照组新生儿窒息患儿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包括在产妇产前一周密切监测胎儿心率,对于存在低心率胎心产妇,应加强对其的监测。

观察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其中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产妇疾病史,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产妇,应加强对其的监护,并时刻准备相关抢救药品和器械;(2)提高护理人员助产技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不仅需加强对其的监护,还应在胎头娩出后,立即帮助新生儿清理呼吸道,保证新生儿呼吸通畅;(3)对于存在窒息现象的患儿,护理人员应立即帮助患儿改善其呼吸困难现象,做到临危不乱,且在治疗过程中,动作应轻柔、迅速,尽可能减少对新生儿创伤;(4)在帮助患儿复苏后,应加强对其的观察,主要观察患儿症状、脏器体征、新生儿肤色等,从而防止患儿病情恶化;(5)对于存在窒息现象的患儿,应放于红外线保暖台中监护,待患儿症状逐渐好转后,便转为保暖箱中观察;(6)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接触性护理时,应严格准守无菌原则,其中将手消毒为重点,防止患儿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轻度窒息率、中度窒息率、重度窒息率、恢复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恢复率、中度窒息率、轻度窒息率、重度窒息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的观察组患儿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轻度窒息率、中度窒息率、重度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窒息现象恢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主要是指其在出生后,出现呼吸频率紊乱,无法自主呼吸现象而造成新生儿并发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等症状,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新生儿若长时间内处于窒息状态中,对其神经系统和脏器可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严重时,可使患儿出现不可逆脑损伤,部分患儿会出现后遗症(癫痫、脑瘫、智力低下),因此一项有效的护理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其可改善患儿窒息现象,保证患儿呼吸通畅,而本次研究发现,优质护理不仅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还可缓解患儿呼吸困难现象[2~3]。

急救观察:(1)首先应清除患儿口、鼻腔内呼吸道分泌物,从而保证呼吸道通畅,若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羊水堵塞现象,应立即进行喉镜检查,使用导管将多余羊水吸尽;(2)清理呼吸道:当胎儿娩出后,应时刻保持新生儿呼吸通畅,纠正其缺氧现象,必要时可建立人工气道;(3)气囊面罩复苏:面罩给氧是临床上纠正新生儿呼吸困难常用的方法,其主要操作步骤包括:清理患儿口、鼻腔内分泌物(羊水、粘液),随后给予患儿气囊面罩加压给氧,将氧压控制字啊40~60mmHg,氧流量维持在2~5L/min,而氧浓度控制在40~60次,保持患儿心率在每分钟100~120之间[4]。

在抢救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可提高抢救成功率:(1)提前做好相关抢救工作;(2)采用规范、合理、科学的复苏措施;(3)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家属的沟通,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4)护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知识,从而在抢救过程中,可配合医生治疗,做到争分夺秒,从而提高治疗效果[5]。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轻度窒息率(20.00%)、中度窒息率(10.00%)、重度窒息率(0.00%)、恢复率(7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春阳.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82-83.

[2]潘彦光.新生儿窒息70例的复苏抢救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99-8800.

[3]唐瑛.新式剖宫产新生儿窒息术中复苏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6):321.

[4]赵静.26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478,480.

[5]陈明明.系统性急救护理对新生儿窒息急救患儿预后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7):54-55.

论文作者:贾洪珍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2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窒息的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探析论文_贾洪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