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民教育发展国家报告(摘要)——21世纪初中国全民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民教育论文,中国论文,摘要论文,初中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世纪之初,在我国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关键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于中华民族21世纪的伟大复兴,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会议和《决定》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了“十五”期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为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描绘了蓝图,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为了使我国全民教育的发展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必须继续坚持把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坚持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发展教育,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努力缩小义务教育学校之间过大的差距;必须继续坚持把发展的规模速度与提高质量效益紧密结合,在推动基础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的同时,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基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二)2001-2005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
坚持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范围,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以上,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60%左右,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
按照“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不同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占全国人口15%左右、未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的贫困地区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积极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适度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占全国人口50%左右、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农村地区,重点抓好巩固提高工作,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有较大发展,积极发展学前三年教育。——占全国人口35%左右的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满足社会对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的需求,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到2010年,基础教育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2001-2005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及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格局,建立并进一步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招生选拔制度。全国乡镇以上有条件的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初步形成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显著进展,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按时足额发放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发展和规范。
(四)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国家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审订教科书。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省级和地(市)级人民政府要加强教育统筹规划,搞好组织协调,在安排对下级转移支付资金时要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县(市)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布局调整、建设和管理,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负责中小学校长、教师的管理,指导基础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乡(镇)政府要参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根据国家规定筹措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继续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
2.地方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学校建设列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相应的校舍建设资金。合理安排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所需经费,由省级人民政府核定本地区该项经费的标准和定额。
3.采取切实措施,满足初中学龄人口高峰期的就学需求,切实降低农村初中辍学率。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普九”巩固提高工作的重要任务。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继续抓好农村女童教育。
4.推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国家继续拨出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义务教育,继续组织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地贫困地区校。完善并落实中小学助学金制度,从2001年开始,对贫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进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的试点。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经济运用型教材,采取减免杂费、书本费、寄宿费等办法减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负担。
5.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基础教育的捐赠。对纳税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的捐赠,享受更加优惠的免税政策。国家和地方对捐助基础教育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五)巩固和扩大扫盲成果,提高扫盲教育效益和质量
1.全国到2005年扫盲工作的目标是,城市、城镇郊区和经济、教育发达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将青壮年非文盲率巩固或提高到95%以上;经济、教育条件中等发展地区以乡镇为单位,将青壮年非文盲率巩固或提高到95%以上;内蒙古、云南、贵州、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将青壮年非文盲率提高到90%以上。西藏地区要大力推进普及义务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文盲产生,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
2.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扫盲工作。经济、教育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设立扫盲项目,重点扫除妇女文盲、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盲。
3.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文盲产生,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当地中小学负责,对其进行补偿教育,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个人脱盲标准。积极扫除剩余文盲,特别要提倡对35岁以下的文盲,应有一个扫一个。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的作用,坚持政治、文化、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对青壮年脱盲学员普遍培训一遍以上。
4.努力建立适应21世纪,以学习需求为导向,能满足成人文盲基本学习需求的扫盲教育机制,提高扫盲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逐渐从扫文字盲,向扫文化盲的方向转变。在农村中小学、成人学校建立、设置扫盲后继续教育课程,及时为文盲提供学习机会。拓宽扫盲内容,在适用技术、政策法律、卫生健康、家庭教育、环境保护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广泛开展培训。改革评估方法,改变主要以识字为主的结果考试评估方法,向考核学员实际能力的过程评估转变。
5.各级政府把提高成人识字率作为衡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各级政府领导的扫盲工作协调机构,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扫盲工作。充实扫盲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组织有关方面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国家继续对扫盲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六)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
1.2005年全国幼教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形式,积极探索以社区为依托,多种正规与非正规托、幼机构及家庭教育服务设施相结合的区域性早期教育服务网络,满足6岁以下儿童和家长多样化的需求。到2005年,全国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55%以上,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地区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80%;大面积提高3岁以下和3-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2.进一步采取有效指施,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在经济条件较差,居住分散的地区,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半日制、计时制幼儿活动站(中心)、季节班、周末班、巡回辅导站等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形式,尽可能多地为贫回地区儿童及家长提供受教育机会。
3.加快法制建设,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幼儿教育法规体系。根据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执法力度。
4.坚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政府、教育部门办园为骨干和示范,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正规和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制定优惠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幼儿园。研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园的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和教育质量。
5.建立幼儿园、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幼儿教育体系,形成以社区为依托,政府统筹管理,社区内各类早期教育机构、有关部门和家长共同参与的社区幼儿教育管理机制。因地制宜,发展灵活多样的早期教育形式,建立托儿所、幼儿园、游戏小组、社区玩具图书馆、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等正规与非正规形式相结合的社区早期教育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社区的一切教育资源,广泛动员并组织协调社区各方面力量,为本社区的适龄幼儿及家长提供多种服务。依托社区为所在早期教育服务机构筹集经费、开展社会动员和家庭教育宣传、组织志愿者进行义务服务。
6.制定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构建设,建立培训指导网络,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做到每五年轮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少于240学时。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1.实施素质教育要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小学逐步按地区统一开设外语课,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如,中学设置选修课。中小学都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3.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中小学都要加强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4.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加体育课时并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学生体育比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顽强意志。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5.深化教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教材编写核准和教材审查实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管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准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国家课程的教材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准地方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地方课程的教材。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审定部分国家课程的教材。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制定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保证教材质量,降低教材成本和价格。
6.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各地要建立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学校,探索、实验并推广新课程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
7.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改革考试内客和方法,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它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8.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城市要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各地要建立一批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争取到2005年,全国90%的县至少有1所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
(八)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l.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具体目标是:2001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3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具体目标是:2005年前,争取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2.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周信息技术。
3.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面提高中小学迎接21世纪挑战的能力。
4.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凡具备条件的师范院校要积极开办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和引导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院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使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胜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鼓励和支持师范院校师生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进行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咨询、普及等工作。积极研究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结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一轮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培训;抓紧做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
5.国家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给予支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以适当的方式向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捐赠所需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九)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和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院系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课程。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以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为依托建设一批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推进师范教育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有条件的地区要培养具有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和本科学历初中教师,逐步提高高中教师的学历,扩大教育硕士的培养规模和招生范围。制订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养规格与课程,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身发展能力。
2.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在教师培训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的方式,就地就近进行,以节省开支。对贫困地区教师应实行免费培训。结合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东部地区和城市学校要为西部和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培养、培训骨干教师。
3.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进口关。优先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到义务教育学校任教。高中教师的补充,在录用师范院校毕业生任教的同时,注意吸收具有教师资格的其他高校毕业生。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教师任用新机制。根据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实现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辞退不能履行职责的教师。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恪守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一如继往地加强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努力促进全民教育的均衡、协调和持续发展,适应学习化社会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全民教育的信息化,努力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