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同质化测度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_银行论文

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质性论文,银行业论文,度量论文,其对论文,稳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这一投资学的金律在此次次贷危机中似乎演变成了另一个版本,“篮子越多越脆弱,摔碎的鸡蛋也越多”。究其原因,本质上就在于各“篮子”间具有极高的同质性,且在向质量越来越差的方向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其中任何一个“篮子”质量的恶化都会传染给其他的“篮子”,且“篮子”越大,传染的速度越快、后果越严重。

“分散—安全”的实现基于多样化的前提假设。在一个金融系统中,异质性和多样化既是保证市场交投活跃的关键,更是降低市场波动性的有效途径。在一个完全同质性的市场中,“羊群效应”是一种普遍现象,交易将无法进行,这将会导致市场走向崩溃。次贷危机中,金融机构之间(特别是银行之间)、市场参与者之间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同质性行为特征。这些同质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体系走向恶化的速度,特别体现在系统流动性的瞬间消失中。如何定义和度量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体系的同质性,并准确把握同质性对银行业稳定的影响,是实现金融稳定所面临的必要而又现实的课题。特别在利率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对长期过分依赖传统业务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具有更加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虽然同质性(Homogeneity)这一术语对于银行界来说并不是个新鲜词,但是银行界对于同质性的认识多停留在直观感受或定性判断上。目前关于同质性的理论研究,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学、生态学和数学中均有所涉及,但在金融学中却尚未建立起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也较少见到对此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的文献。

Persaud(2000)认为,要保证一个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健性,仅仅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是不够的,更为基础的要求在于市场参与者应有异质化的目标和方法;同时还需市场参与者对市场具有相对稳定的期望。Alexander和Eatwell等(2007)将同质性引入金融业,认为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加剧了金融业的同质性。而引起同质性的因素有很多,市场参与者相同的目标和风险偏好、投资者类似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混业经营的业务模式、高度同质性的模型运用、基于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转移、以及信息和监管同质性等都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金融体系的同质性。Wagner(2008)通过模型验证了同质性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并指出最优的监管选择并不能缓解同质性的现象。然而他也认为,同质性对金融体系可能带来的好处也不能忽视,例如同质性减少了机构之间相互承担风险的必要性,从而降低了机构的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

国内关于银行业同质性的研究,目前基本上仍旧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对中国银行业的同质性进行定性描述。这方面学者们的观点较为一致,即中国银行业的同质性较高(王菁,2009;李岳,2010)。二是从中小银行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避免同质性以实现差异化发展(黄飞鸣等,2009)。三是从银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角度,探讨如何应对银行业的同质性问题(魏革军,2011)。综上不难发现,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中,银行业同质性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运用指标对其进行度量和分析尚处于空白。

二、银行业同质性的定义及描述

同质性和异质性所关注的是一致性问题。如果构成某一物质或系统的各个单元的成分和特征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定义它们具有同质性。反之,如果其各个单元的成分或特征不具备一致性,则可认定它们具有异质性。同质性和异质性的概念适用于各种复杂程度的组织,从原子、生物群到银河系均可以通过这个概念来衡量。因此,可能会出现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具有同质性,而具体到其中某一小范围内又具有异质性的情况。在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基础学科中,同质性定义多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或抽象的变量分析角度展开,而与金融学中同质性定义的角度较为类似的,则是生态学和生物学中的同质性概念。

(一)生态系统与金融体系

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除提供食物、药品、建筑材料及遗传资源等产品外,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提供调节气候、维持大气组成的稳定、形成与维持土壤、防止废弃物扩散、控制害虫、进行物质循环等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构建了整个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刘峰等,1999)。与生态系统类似,金融体系也为经济系统和投资者提供了产品和服务,这不仅包括提供股票、期货、期权、保单等金融产品,还包括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提供收益等服务。金融体系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生态系统的功能最终总是通过物种来实现的,所以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状况直接影响其功能(Jermy和Stork,1995)。与之类似,金融体系的功能最终需要依靠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来实现,因此,银行的异质性或同质性状况将直接影响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这不仅包括金融体系的效率发挥,同样也将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生态学中的同质性定义

McKinney和Lockwood(1999)、Rahe(2002)是较早对生物同质性进行定义的学者。他们认为,同质性是指生物区中非本地种对本地种的取代及由此带来的种类组成相似性的提高。Olden和Rooney(2006)则认为,生物同质性是生物区在各个层次上,包括基因、物种组成和功能等多个方面丧失独特性的生态过程,应该包括遗传同质性、种类组成同质性和功能同质性三个方面。这一过程也是特定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生物区在生物组成和功能上的趋同化过程。

对于生物同质性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刚刚兴起。我们不难从其定义中发现,其对同质性的判断更多地集中在不同地域之间。相关的研究更多集中于对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的讨论。早在1943年,Fisher和Williams就在研究昆虫物种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但是直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正式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会议上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多样性,亦可以看做是异质性,是同质性的对立面。本文的讨论大部分基于上述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成果。

(三)银行业同质性的定义及描述

类比生态学中对于同质性和多样性的定义,我们认为,银行业同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发展策略、市场定位、经营方式和金融产品的性质、功能和种类等方面具有高度的无差异性。比照王光美等(2009)对生物同质性在遗传同质性、种类组成同质性和功能同质性三个方面的划分,银行业的同质性也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方面:银行个体状况的同质性、行为和决策的同质性以及功能的同质性。

第一,银行个体状况的同质性层面。其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和公司治理的同质性。生态学中的遗传同质性指种内或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相似性的提高(王光美等,2009)。对银行业而言,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主要表现为资产项下的各项目组成与占比、负债项下的各项目组成与占比、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匹配状况这三个方面,也可以视为业务和盈利模式的同质性。公司治理的同质性则主要体现为公司治理模式的同质性。个体状况的同质性层面是最基本的层面,也是造成另外两个层面同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在发展尚不成熟的银行体系中表现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利率管制的市场中,由于高利差的存在,银行往往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营业务。而由于规模效应和“大而不倒”等激励因素的存在,不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存在着过分追求存贷款和机构扩张的现象。在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中同样存在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问题,虽然可能其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占比等指标不再具有同质性,但是从历史上看具有高利润率的资产占比具有相当高的同质性,而杠杆率等指标的同质性程度也非常高。

第二,银行行为和决策的同质性层面。其主要包括价格行为的同质性、营销行为的同质性、并购行为的同质性、投资行为的同质性和风险管理的同质性这五大方面。生态学中的种类组成同质性,是指由于遗传同质性导致的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的同质性。与之类似,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同质性,加之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共同导致了其行为和决策的同质性。

其中,价格行为的同质性,主要指银行在定价模型的选择和定价方式的一致性;营销行为的同质性则包括营销对象、营销区域和营销策略的同质性;并购行为的同质性,包括并购动机、并购模式及并购效果的同质性;在投资行为的同质性方面,银行的投资与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投资对象、投资收益、投资期限等要素均是在银行投资行为同质性的讨论中应关注的内容。

考虑到风险管理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对风险管理行为的同质性考察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从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度、流程、方法,到各类风险的管理现状,包括数据基础、模型建设和IT基础等都在同质性考查的范围内。而这些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同质性都有可能在危机到来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银行功能的同质性层面。其包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同质性。王光美等(2009)认为,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同质化是指由于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物种增多而导致生态功能相似性增加的过程。与生态学中的功能同质性类似,银行业的功能同质性是同质性的最终体现。这种功能同质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类型的同质性,产品功能的同质性,尤其是创新产品的同质性、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区域的同质性。可以说,功能的同质性是直接由银行行为和决策的同质性所导致的,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IT技术也使得银行的功能同质性更加突出。

这里勾勒的银行业同质性全景图是繁复且相互关联的。例如银行产品的同质性导致了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而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又导致了银行行为的同质性。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我们并不需要对所有的同质性都面面俱到,可以在每个层面中各选择某一具有典型性的同质性作为该层面的代表性指标。

三、银行业同质性的成因及内在驱动

在造成生物同质性驱动因素的讨论中,生态学家一般从外来物种入侵与本土物种消亡、环境退化与城市化等人为因素这三个角度进行探讨。类似地,在对银行业同质性成因的探讨中,我们也分别从微观银行个体自身、银行体系整体状况和银行外部环境因素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利润最大化与同质性

对于微观上的银行个体来说,理性的决策者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根本经营目标。特别是在目前的激励机制下,更多的理性决策者都会选择以短期的利润最大化作为其主要目标。而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各微观机构之间的高度同质性。

其一,对利润的追求促使银行经营模式趋于雷同。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西方经济体中的银行业机构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仅靠传统业务的盈利模式不足以满足股东的盈利需求。于是他们纷纷从传统的储蓄机构拓展为商业银行,再到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影子银行,逐渐将业务拓展到利润回报较高的证券、基金和衍生品业务上,显示出了在经营模式上的同质性。

其二,对利润的追求驱动银行机构产生类似的投资偏好和风险偏好。在经济状况好时,基于对利润的追求和贪婪的心理,银行往往选择投资从历史看表现较好的资产,造成了投资标的和行为的同质性。可以说,在信贷繁荣时期,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近似于克隆。这种克隆造成了大量的货币集中投向部分资产,易于导致资产价格泡沫。而在经济状况较差时,银行业易于出现集体抛售资产的情况,导致泡沫加速破灭。

此外,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融资渠道的单一化选择以及较高的杠杆率共同加剧了市场中银行业机构的同质性行为。出于提高利润率的目的,金融机构往往大量依赖短期批发融资。此时市场的相互关联性和系统脆弱性上升很快。在危机中,当现金流不足时,依赖短期借贷而购买的资产不得不在第一时间出售,且持有者的杠杆率越高,其出售的迫切性就越强。

(二)个体风险规避行为与系统同质性

银行微观个体的风险规避行为,主要是对于多样化经营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系统的同质性。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为银行信用风险的转移打造了新的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银行在运用资产证券化实现多样化和风险规避的同时,加剧了银行系统的同质性。

其一,全球范围内大量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选择了相似的风险分散模式,这使全球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采取相似的风险分散模式导致所有的机构面对着同类的风险,金融市场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这些金融机构很可能采取同质性的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信心的快速崩溃。

其二,资产证券化并不能实现风险的消除,而仅能实现风险的转移。然而,在风险的多次打包和转移中,系统中的杠杆率成几何倍数增加,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程度增大。当经济出现波动时,这种同质性带来的链式反应将足以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事实上,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各自具有不同的风险特征、度量模型和对冲方式。如果市场参与者针对每种风险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对冲,那么市场应该是安全和稳健的。但是,如果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拥有信用风险的银行将信用风险打包卖出,却购买了他们难以对冲的流动性风险;保险公司出售了流动性风险,却购买了没有足够能力承担的信用风险。这种对各种风险一视同仁的态度无疑将增加金融体系内部的同质性。

此外,金融服务中介的“羊群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同质性。金融市场中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信息不对称性。这种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为“羊群效应”的蔓延提供了沃土。这种“羊群效应”的大小不仅与投资者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相关,同时还与市场中投资者的信心密切相关。

(三)外部环境与同质性

正如在生态系统中,人类的城市化行为对生物同质性造成了驱动性的影响,银行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的同质性。这些外部环境大多是由人为因素和历史累积形成的,不仅包括银行体系的历史沿革、银行体系面临的法律环境、监管环境,还包括其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素质等。

第一,银行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形成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银行业的同质性。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银行业经历了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到“二元”的银行体制再到当前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过程。其市场结构也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高度垄断市场向五大行资产占比不断下降、竞争性有所提高的情况逐渐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盲目追随大型金融机构的现状。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之后虽然在公司治理等方面有所提升,但也很难在短期内彻底摆脱原有的文化、风险管理和绩效评价体系,难以主动高效地通过金融工具、金融服务方式的创新,确立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经营的同质性状况很难在短期内改善。

第二,银行体系的法律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驱动银行在行为上趋同。若干法律、法规的颁布可能在出台之初能解决当时金融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但是在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中,可能会不断面临挑战,甚至会带来金融机构行为上的同质性。就美国金融体系的变革来说,1933年,美国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实施了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保证了传统银行业与高风险的证券业之间的风险隔离。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废除,极大地放宽了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经营权限,允许银行或银行控股公司出售任何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后随着监管的进一步自由化,各国金融机构纷纷放弃原来的分业经营,向综合化经营方向发展。美国银行业在以这两个法案为时间标志的不同时期内,分别表现出了分业和混业的同质性行为。

第三,金融机构的面临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客观上限定了金融业务的异质化发展。各家金融机构在相同的金融管制框架内,可能被动地选择具有一定同质性的道路。利率管制和资本管制就是可能引起银行同质性行为的典型管制政策。例如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体系处于利差固定的环境。银行缺乏利率定价权,也就失去了开发与利率相关金融创新产品的动力,而是主要依赖高利差的传统借贷业务,导致整体银行业的业务结构单一。此外,金融监管中风险度量模型及其参数选择的趋同、监管指标的一致性、信息披露要求的趋同等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银行的同质性。这种监管环境所导致的同质性更多地是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尚未实现有效协调的一种体现。

第四,金融机构的市场环境也在影响着金融创新的质量和异质化发展程度。金融市场是金融创新的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决定了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是否充足。在金融市场中,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石,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若金融市场中的信用缺失普遍存在,信用关系基础脆弱,就会导致金融创新缺乏动力。此外,投资者素质也影响着金融机构,特别是上市金融机构的发展路径和业务选择。如果投资者过于关注规模和短期效益,决策者将很难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推进异质化发展。

四、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

在对银行业的同质性进行了定义、对其成因和内在驱动力展开了分析之后,如何实现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关键所在。我们将首先讨论在生态学中度量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和指标,分析这些多样性指标在银行业同质性度量中的适用性,并基于这些指标对银行业同质性的实证分析进行初步探讨。

(一)银行业同质性的度量方法

在现有的金融学文献中,还很少见到对同质性度量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我们仍旧借鉴生态学中对多样化的度量方法来衡量银行业的异质性或同质性程度。在生态学的研究中,不论是对多样性指数还是对均匀度的度量,都依托于抽样结果,因为研究人员无法得到穷尽的生物数量的数据。但是在金融学的研究中,由这种抽样带来的误差则可以完全避免。

1.Alpha多样性指数

物种丰富度即物种的数目,是最传统的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方法。最简单的一种丰富度指数即为物种的数目/所有物种的个体数。但是丰富度并不足以测度出一个系统中的同质性程度。在生态多样化的研究中,用以测度一个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Alpha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是标志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结构、演替和稳定程度等。主要的测定方法有:

Simpson多样性指数:

如果将金融体系中的不同类别金融机构,或者是银行体系中的不同类别银行看成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物种,那么上述对于生态系统中多样化的度量便可以转化为对金融体系或银行体系多样化的度量。此时,多样化的度量对象随着物种定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可将美国银行体系看作是一个系统。如果将物种定义为不同规模的银行,假设分为大、中、小型银行三类,那么上述指标便可以实现对美国银行体系针对市场规模多样化的判断。若将不同类型的银行视为不同的物种,假设包括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综合性银行,则上述指标体现的就是美国银行体系针对银行类别多样化的判断。同时,对于生态系统的选择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大至全球金融体系,也可以小至某个银行。

2.Beta多样性指数

与Alpha多样性指数针对某一生态环境内部同质性进行度量的角度不同,Beta多样性定义为沿着环境梯度的变化物种替代的程度,反映的是不同生态环境间物种组成的差异。Beta多样性与Alpha多样性构成总体多样性(overall diversity)或一定地段的生物异质性。

(1)属性数据的Beta多样性测度

其中SS为两个样地中记录的物种总数,ma为两个样地的物种平均数,r为分布重叠的物种对数,因此r=2ma-SS,g(H)和l(H)是沿着环境梯度增加和失去的物种数目。

(2)数量数据的Beta多样性测度

式中j为两个样地共有物种数,a和b分别为样地A和样地B的物种数。

同样,若对于生态系统和物种进行不同的假设,则我们可以将该生态学中对于不同生态环境间物种多样化的判断方法运用到金融体系中来。对于Beta指标来说,更多地可以用于度量两个国家的银行业之间关于某一指标(例如银行类型、银行规模等)同质性程度的差异。如果将生态系统缩小一些,Beta多样性指标还可以用于一个国家中的某几个地区之间银行业同质性状况的比较、一个地区中某几个银行同质性状况的比较,或者是一个银行中某几个支行同质性程度的判断。

(二)同质性度量的指标选择及合成

正如前文所述,生态学中对多样性的刻画为我们度量银行体系的同质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指标。在银行业同质性的分析中,我们关注的不仅是银行种类的区别,更多的是不同种类银行之间资产负债结构、行为和功能的同质性问题。这里将以研究资产负债的同质性为例,说明如何构建银行同质性度量指标。

资产负债结构的同质性是银行同质性最基础的层面,是造成行为、决策的同质性和功能同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欧美银行业相比,中资银行业务复杂性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相对有限,总体上呈现出以存贷款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业务种类追求大而全的同质性现象。在具体同质性指标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发展阶段及其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契合度,并应保证指标之间的相互独立。为此,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入手,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资产、负债结构和盈利结构三方面、共五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盈利结构(I):非利息净收入/营业净收入。该指标反映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贡献度和银行对存贷款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存贷利差过分依赖的银行往往面临盈利快速下降的风险。

资产结构(A):住房按揭贷款/各项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各项贷款,固定资产投资类贷款(铁路、公路、基础建设贷款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各项贷款。该系列指标反映银行贷款投向具有较高系统性风险的行业或产品的程度。我国经济运行中,房地产市场、大型基建项目及地方政府债务是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对银行体系形成系统性的信用风险。

负债结构(D):批发式融资(同业存放+同业拆入+卖出回购+债券发行)/总负债。该指标反映银行对稳定性相对较差的批发式融资的依赖程度。金融危机发生时,少数银行的经营恶化往往扩散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危机,导致系统性风险上升。

针对每个指标,分别运用上述生态多样性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测算,并构建同质性的合成指标如下:

当然这里的指标和加权方式仅选择了最基础的方式,意在诠释如何将银行多方面的同质性体现在一个指标内。我们根据上述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同时对于类别划分的规则和类别个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实证检验表明,上述五类指标近五年来的同质性趋势并不相同。而在运用上述指标进行同质性刻画的过程中,指标的分类方法和类别数量,对于结果的趋势性并没有产生影响。指标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五、银行业同质性与金融稳定

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了不少关于金融机构同质性与金融稳定性之间相关关系的讨论。不过由于缺乏金融机构同质性的度量手段,研究仅仅停留在学者的经验判断层面,且这种经验判断主要基于对竞争与稳定之间经验关系的把握。大部分学者指出,高度同质性的现象是缺乏竞争的表现,或者说是一种“低水平的恶性竞争”。而真正意义上的竞争的缺乏将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因此同质性将带来不稳定的因素。然而,在对有关竞争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文献回顾中,我们发现学者们并未就此达成一致。因此,我们仍旧试图从生态学的实证分析和理论判断中寻找证据。

(一)经济学家对于同质性与稳定性的初步判断

Avinash Persaud(2000,2001)认为,要保证一个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健性,仅仅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是不够的,还应保证市场的参与者具有异质化的目标和方法,同时对市场持有维持稳定性的期望。《The Warwick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form:In Praise of Unlevel Playing Fields》指出,一个能够稳健应对冲击的金融系统应该是多样化的。Beros和Phil(2011)认为,之所以要开展宏观审慎监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系统的同质性行为会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这一观点也代表了大部分学者在讨论宏观审慎监管中对于同质性与金融稳定相关性的判断。刘春航(2010)认为,市场参与者的异质性是进行交易的关键。一个完全同质化的市场是不可能交易的,也是注定要崩溃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市场的同质化程度越高,它的波动性越大。在这种市场环境中,“羊群效应”是很普遍的现象:在经济繁荣时期助推资产泡沫,在经济萧条时期加剧流动性紧缩。同质性的危害还表现在单家机构的风险管理行为加总后可能演变成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来源。

(二)借鉴生态学对于同质性与稳定性的判断

生态学家对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研究基本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即系统的稳定性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强而增强。Mac Arther(1955)和Elton(1958)认为稳定性随物种数增加而加强,Peet(1974)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抗性和弹性随物种多样性的增高而增强。Frank和McNaughton(1991)对1988年黄石公园植物群落的研究表明,物种组成的稳定性随多样性的增高而加强,同时还强调了格局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随后,许多学者的研究(McNaughton,1977;Frank & McNaughton,1991;Ewel等,1991;Tilman等,1994;Baskin,1995)均证实了这一观点。Worm等(2006)指出,在相对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中,鱼群灭绝的比例仅为10%,而在较为单一的生态系统中,鱼群灭绝的比例高达60%。这些关于同质性可能带来系统稳定性降低的判断与上述经济学家的判断也是一致的。

此外,生态学家们还提出了一些有关生物多样性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的假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铆钉假说(Rivet Hypothesis):Ehrlich和Ehrlich(1981)将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比作一架飞机上的铆钉,每个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均有贡献,当物种(铆钉)的丢失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系统突然的和灾难性的崩溃。在银行体系中,这一假说可以理解为异质性的少量减少并不会影响银行体系为经济整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然而如果当系统的异质性大量减少,同质性不断增强时,金融体系则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系统性风险。

第二,冗余种假说(Redundancy Hypothesis):该假说(Walker,1992;Lawton & Brown,1993)认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可被划归不同的“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只需要一个最小的多样性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映射到银行体系中,可以理解为从银行体系提供金融服务的角度来看,并不需要体系中每个银行都有其不同的特色,仅需要若干类别的银行分别提供不同功能的服务,保证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可。事实上,过分的异质性可能会浪费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也可能会影响银行体系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第三,特异性假说(Idiosyncratic Hypothesis):Lawton(1994)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随多样性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单个物种的地位是复杂和变化的,所以这种改变的程度和方向均是不可预测的。这一假说意味着,银行体系中某一银行或某一类银行的变化将可能影响整个银行体系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

因此,金融机构同质性的结果与生态系统类似,一旦失去了多样化,便降低了对危机和灾害的抵御能力。当环境恶化时,同质性的金融体系具有较高的崩溃概率。为了保证金融体系安全稳健的运行,对于同质性进行研究和监测,并对过高的同质性进行预警和防范至关重要。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与生态系统及其中物种多样化对于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类似,银行机构之间的同质性不利于银行体系稳定。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们在实现了同质性准确度量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引起同质性的三大驱动因素入手,进行监管与引导。一是推动不同的银行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避免一窝蜂地追求资产规模,代之以更加关注培养银行的中长期盈利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特征和经营目标选择不同的风险偏好;二是防止由于单体银行规避风险或转移风险导致同质性而造成系统性风险积聚的情况,特别是伴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推出,金融交易复杂性和关联性的不断提高,更要警惕由于机构的同质性风险规避行为加剧系统性风险;三是对不同的银行实施差别化监管,营造异质性的外部环境,积极鼓励银行有序开展金融创新,在活跃金融市场的同时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标签:;  ;  ;  ;  ;  ;  ;  ;  ;  

银行业同质化测度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