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研究论文_陶仕林

对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研究论文_陶仕林

陶仕林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人民医院眼科 云南普洱 665199)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宁洱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被诊断为翼状胬肉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的联合组150例、单独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15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13±0.97)天,住院时间(8.54±2.15)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99±2.41)天,住院时间(13.52±3.53)天。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愈率97.3%(146/1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79.3%(119/1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术;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033-02

翼状胬肉作为一种较常见且难治的眼科类疾病,轻微的胬肉会对眼部产生刺激,严重的胬肉会降低患者眼睛的屈光程度以及对角膜和瞳孔的遮盖,导致患者视力下降[1]。临床上,对于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大量文献资料能够证实,造成翼状胬肉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角膜缘部位缺乏基底细胞的微环境,二是角膜处缺乏足够的干细胞[2]。本次研究选取宁洱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被诊断为翼状胬肉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宁洱县人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被诊断为翼状胬肉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的联合组150例、单独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150例。联合组有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74例,年龄在29至79岁之间,平均(51.41±2.55)岁;对照组有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73例,年龄在28至77岁之间,平均(52.91±1.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方面的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因此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法包括:使用浓度为0.4%的盐酸奥布卡因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麻药起效后,可以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联合浓度为0.1%的肾上腺素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然后从胬肉的颈部开始,通过对其上侧和下侧使用弧形切口将结膜切开,在球结膜和表层巩膜间剥离患者的胬肉后,从眼部半月皱壁的前端剪断胬肉的根部,随后从胬肉头部将胬肉组织进行逆行剥离。为保证能够缝合结膜的游离缘,需要对术区的角膜面和角膜缘处的病变进行有效清除,随后在角膜的2~5毫米远处暴露巩膜,对出血的巩膜进行灼烧止血,对单眼的术区涂抹一层典必殊眼膏,术毕包封眼部。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角膜干细胞移植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对眼部球结膜进行有效的修正后,对巩膜被暴露的出血部位进行灼烧止血治疗,对应的形成一个较为规整的移植床。将位于球结膜上部,面积相等于移植床球结膜瓣处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片置于患者角膜部位的植床上,要求将二者的边缘进行有效吻合[3]。使用规格为10-0的无创伤性缝线对术区进行固定,根据手术开口进行缝合,大致缝7~10针。对单眼的术区涂抹一层典必殊眼膏。术毕包封眼部。将以上患者的修复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手术完成以后,手术区域的结膜未发生充血水肿,表面光滑,无褶皱,角膜创面仅有少量的云翳或完全透明光滑视为治愈。手术区域的结膜发生充血水肿,表面不光滑,略褶皱,角膜创面有大量的云翳视为复发。治愈率(%)=治愈/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方面的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联合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13±0.97)天,住院时间(8.54±2.15)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99±2.41)天,住院时间(13.52±3.53)天。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 治愈程度

联合组患者146例治愈97.3%(146/150),4例复发2.7%(4/150)。治愈率97.3%(146/150)。对照组患者119例治愈79.3%(119/150),31例复发20.7%(31/150)。治愈率79.3%(119/1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翼状胬肉的由来是因为其类似昆虫翅膀的外形。翼状胬肉的组织学特点是结膜上皮和结膜间组织的一系列增生与肥厚变化,导致球结膜移向角膜生长的结膜组织病变。一般临床表现是角膜缘处的球结膜发生小范围的充血水肿,并侵犯了眼角膜,从而形成一种三角形结膜血管组织。通常情况下,当患者出现翼状胬肉时,不但会降低患者视力,导致患者视物不清,而且会导致患者眼部的不适感,影响患者整体脸部的美观[4]。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常规的手术办法,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根据文献报道得知,对于翼状胬肉患者除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较低的复发率。本次研究联合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13±0.97)天,住院时间(8.54±2.15)天。对照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99±2.41)天,住院时间(13.52±3.53)天。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愈率97.3%(146/15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79.3%(119/150)。两组进行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翼状胬肉患者,使用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饶解非,陈蔚,解林根.角膜干细胞移植与单纯切除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对照[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08):65-67,77.

[2]李鸿,赵敏,辜凤娟,刘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4):4145-4146.

[3]王丽波,李海,巫宇舟,王懿,伍凯强.VEGF、CD34、Ki-67和p2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优先出版[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07):1197-1202.

[4]冉茂丹.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4):15-17.

论文作者:陶仕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对于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研究论文_陶仕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