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建设周期内业主方总控咨询的应用探讨
周剑毅1,邵利凯2,冉维波3 (1.温州市轨道交通置业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2.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12;3.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14)
摘 要: 在整个建设寿命期中,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的管控目标值始终处于变化状态,而对于决策性战略层级的落地管控,在应用技术上尚存空白。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目标管控的决策应用,对促进相关领域的经济性、环境性、社会性具有重要价值。从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管控需求中剖析出进度目标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大数据信息管控方案。通过对近200亿市域铁路项目总控管理长达3年的跟踪评价,编制网络计划技术任务包,获取其形象进度的投资值;通过进度预测排序,梳理出任务包的困难优先级。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群进度预测取得低于6%的偏差率,可节约大量资源和资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群;工程咨询;大数据分析
1 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已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以地铁为主的多制式协调发展态势,以 2017 年为例,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建设投资 4 762 亿元。作为典型的线性组合类项目群,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开放性和复杂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工程规模和时空跨度大,产品结构复杂;项目参与主体众多,专业类型复杂;项目内外部环境处于持续变化之中,对项目动态控制要求高;项目产品和管理组织具有明显的一次性特征。
相关文献表明,我国针对项目群投资进度管理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研究方向主要是多项目排序、冲突管理和资源配置等。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在建设寿命周期内处于持续变化状态,无论在决策性战略层级的落地管控应用上,还是在实现动态管控的管理技术上,都尚存空白。
从图中可以看出,22家标准化研究机构针对各自的机构特性设计了独立标志,而10家机构则没有使用独立标志,其中江西、河南、海南、甘肃、青海5个省份使用的标志为质监系统的徽章,安徽、天津、辽宁、贵州、西藏5个省市区没有使用标志。
统计资料表明,正确的管理手段能使普通项目缩短工期 20% 以上,降低成本 10% 以上。因此,只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实施有效的管控方案,就能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节约成本远超 10%。为此,本文针对业主方如何利用总控管理咨询平台在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的建设周期内实施战略性决策进行了综合分析。
2 传统管控的困境
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一般也是政府投资监管类项目,在管控措施上一般存在以下通病。
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强调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境外办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技术院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我国高职教育近十几年来在教学引进上成效显著,先后借鉴参考了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但在“走出去”上取得的成绩乏善可陈。国内走出去的学生多,国外来的学生少;邀请的国外专家多,去国外讲学的专家少;国际化的课程引进国内的多,具备中国特色的职教课程被国外引出的少……这样的问题[9]与国家提出的走出去的战略越来越不相适应。
不管注册会计师怎样小心严谨与认真,审计风险都是无法避免的。追其根本因素,审计风险是属于客观性的存在,列入审计成本方面的因素,想要减少审计风险就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与物力的资源,当风险被减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一步减少审计风险会造成适得其反。
项目群管控的载体是信息流。信息是投资项目建设生产的依据,是决策的基础,是组织要素之间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工作过程中逻辑关系的桥梁。建设项目的信息来源具有海量性和多样性,完整、准确、及时地收集项目信息并合理地加以整理,是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判断和决策的正确性与及时性产生直接影响。据统计,建设项目参与方能够掌握的项目建设信息不足全部信息的 60%;10%~33% 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不畅有关[4]。决策者需要可流转的信息流。
(2)战略意识不强,综合分析能力低下。缺乏集成化管理的战略意识,无法以全局的观点分析判断当前的制约要素对工期的影响[2]。
综上所述,结合图 2 和图 3,得出项目群建设进度工期与困难之间存在如下排序方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购房也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决策之一。在房屋购买的过程中,百姓买房子一方面要关注其地理位置、整体的面积、布局以及交通等,同时对于房屋的外观、景观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为此这也导致很多建筑开发商在进行房屋的开发过程中,为充分满足购买者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房屋的造型以及外观等方面纷纷进行革新。但是在革新的同时,如果没有充分处理好外保温复合墙的布局,则很容易导致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冷桥现象。所以为充分确保消费者购买需求满足,同时降低冷桥现象的发生概率,就需要我们针对冷桥现象展开深入的剖析,基于此提出相应的规避举措,以更好提升购买者的房屋居住品质。
(4)咨询措施不到位,导致业主方无法提供合理的技术资料供决策者制定战略方案。
上述通病凸显了传统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群投资在进度管控效果上的硬伤:进度预测偏差极大,管控效果极差;忽视困难与进度的密切联系,进度管理缺乏抓手;忽视数据挖掘展现,战略方向不清,决策反应迟钝。
3 管控要点
3.1 项目群管控的目标
项目群管控的三大目标是进度、投资和质量。其中,施工进度居于管控首位,进度计划制订好了,在很大程度上就能把握好投资目标;在工程建设技术日趋完善的当下,施工质量可以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来把控。因此,复杂的线性项目群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其核心任务是在整体工筹指导下按计划实施各项进度,以保证整体项目群如期完工。
3.2 项目群管控的载体
(1)组织措施未采纳总控模式。限于专业能力,业主会将管理的侧重点放在日常业务上,而无法达到对整体工程的内在管控[1]。
3.3 项目群管控的效率
项目群管控的效率取决于决策层级的战略定位。项目业主的愿景和目标是让所管控项目群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而决策层级的正确战略定位是整体项目群管控实现进度最快、投资最省的前提。项目群的整体战略决策指导所属项目标段执行层和操作层的战术实施,以最经济的总控分析结果制定最有效的各子项目计划[5]。
如果规划审批手续的建房人与土地审批手续的使用人不同,则建房人必须要和拥有实际土地所有权的人进行协商,加快土地使用手续的办理。必须确保房屋所有人与土地使用人之间达成共识,才可进行房屋登记。
3.4 项目群管控的抓手
现代项目管理总结出两条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指出,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墨菲定律则认为,只要有风险发生的可能,就一定会有风险发生的时候。在项目群实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良多工”现象是进度管控的隐形杀手。因此,项目群管控的抓手是如何将合适的时间分配给合适的人,实施合适的任务以遏制“不良多工”现象。笔者认为,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管理失控的原因并不是建设技术的落后,即使个别项目存在资源制约,对项目群整体进度的影响也几乎忽略不计。其真正原因在于不能及时从动态海量信息中精确获取任务的困难优先级,从而不能实施战略性干预并促成原定计划进度目标的完成。进一步地说,正是管理者无法战略性地把控复杂项目群的进度,无形助长了“帕金森”“墨菲”“不良多工”等现象的蔓延,从而加剧项目群进度管控目标的整体失控。
4 解决方案
4.1 技术路线
本研究提出的总体技术路线(见图 1)即为在总控管理状态下实施信息汇集、数据挖掘、建模分析、战略研判和战略干预。
今天的人回顾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历史,经常会很惊讶。中国西南的边陲,经济、文化和教育并不比别处更发达(客观讲甚至更为落后),那为何在军事教育方面成绩会那么突出?
图1 大数据分析技术路线示意图
项目群总控管理居于项目管理体系中的顶层,为决策层提供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服务。项目总控模式是在项目管理基础上结合企业控制论发展起来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型建设工程业主方的最高决策者提供战略性、宏观性和总体性的咨询服务。推行总控管理应实现以下目标。
(1)搭建项目群实施层的众多实体(施工方、设计方、咨询方、监理方等)与项目群决策层的信息直通道,保证信息流传输的快捷和通畅。
(2)提供项目群决策层向政府领导层上呈针对性解决困难的绿皮书技术,保证高层次政策的解决措施能有的放矢地得到执行。
模糊数学是研究与处理模糊性事物的一种新的数学模式[2],浓香型白酒的窖泥质量本身是一些客观存在的模糊概念和模糊现象,应用模糊数学模型可对评价中的模糊性问题进行定量化处理,以反映窖泥质量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应用模糊数学模型,从感官和理化指标上对窖泥质量差异进行评价,以数据来客观反映浓香型白酒窖池窖泥质量的好坏。
(3)根据各项目所处的轻重缓急程度,指导项目群实施过程,保证项目执行始终处于正确的轨道上。
近年来,每年近70%的云南蔬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南已逐步成为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运”基地。
4.2 关键技术
4.2.1 进度预测
精确预测进度的首要前提,即是挖掘出海量数据中的信息宝藏。首先,必须建立起管控信息的投资信息与进度信息之间的强关联;其次,建立形象进度真值概念,剥离无效的投资成本和无用的前期辅助进度时间;最后,沿用关键路径思路梳理出动态的进度工期路线。计算常用非典型偏差去预测出各工作包内完成当期各自所有构件组施工的末点,即认为当期各工作包的“关键组”中未完成余量用关键组的原计划工作效率去逼近完成时尚须用时的推算方法(见式 1~式 3)。
综上笔者对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将BIM技术运用到建筑施工中可实现数据采集、调整系统结构、细化应用流程,详情如下:
式中:D ym为各工作包当期更新后的各自内部线路上构件组完成施工的最早预测末点,D pm为当前排查期的预测节点时间,D p为当前排查节点的具体时间,I v为各工作包的工作始点至当前排查节点时间所形成的统计时间内的实际投资率,R v为进度真值系数,L gj为各工作包的当期更新后“关键组”所在的关键线路的工作进度真值总额;D gm为工作包的工作末点时间,D gs为各工作包的工作始点(可为实际始点或预测始点),L jh为各工作包预设的包计划工期。
4.2.2 困难优先级定位
根据各预测工期的竣工日,进一步推算任务包的工期延误时间,经排序获得各期导入的分类困难的优先级,从而依据高级别困难的项目任务包信息,具体编制绿皮书文件,阐述当期项目群有待解决的制约困难。
4.2.3 大数据决策面板
处理海量信息必须实时挖掘数据,依托大数据平台,才能实现快捷响应。本研究利用商务智能化 BI 系统对近百万级别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各 KPI 指标以图表形式展现于决策面板。决策层能通过多种手段(手机、电脑)快速定位关注焦点(见图 1)。
5 实证检验
5.1 实例简介
对工程估价近 200 亿元项目规模的温州市域铁路 S1 线项目群的总控管理进行跟踪研究,分析了所涉及的 23 个土建标段工程在 2015 年~2018 年期间的投资、进度信息及困难间的机理关系。
S1 线起自桐岭站终至半岛二站,线路全长 53.507 km,主要采用高架桥梁与地下线敷设方式,桥隧比 94.34%,全线共设置 20 个车站,并设桐岭车辆段及控制中心各一处。
5.2 以困难为导向的焦点定位
初期归类为 4 类 235 个主要困难(见表 1),至 2017年 4 月,相关制约困难已锐减为 55 个。此时,23 个土建标段中仅剩 1/4 标段尚存影响工期的制约困难。
S1 线工程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市域铁路概念的工程,其信号、通信制式和同相供电均为创新技术,所面临的难题也是纷繁复杂,例如:图纸设计、消防审批等建设管理环节;市域线利用原金温铁路老线盘活资源,涉及金温公司资产谈判;临近通信光缆施工、源水管迁移、高压电力线上改下工程、征地拆迁;等等。
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金融。资源总是有限的,企业产业结构的相关调整也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存量资产的调整是关键所在。重点解释清楚各个部门,企业之间的重组整合关系。重组整合中需要资金的支持,金融市场的作用显得尤其的重要。资金支持给产业结构调整的带来了动力,资产管理公司一定程度上提供资金支持,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因此,资管公司在整个过程中地位重要,角色关键。
表1 主要困难分类数
对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各标段最终的实际进度日期与现场逐月跟踪记录的进度日期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期间无制约困难的 3/4 标段,其竣工日的实际与预测误差均在 10 d~40 d 之间,占预测的目标工期偏差率的 6% 以内。跟踪评价表明,预测工期推演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现金贷借款审核不严并且利率畸高,导致债务不良率较高,作为从线下民间贷款中所演化出的一种“野蛮”风险管理手段,非法催收、暴力催收成为部分机构事前、事中没有做好风险评估的一种“弥补”措施。裸贷、跳楼贷等博人眼球的新闻屡登头条。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不暴力催收的机构逾期率要比暴力催收机构高很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是整个现金贷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当催收是一个系统性问题。
上述期间在困难综合制约影响下,项目群的工期计划延后影响发生了扩大效应,经预测,整个土建阶段的计划工期由 760 d(竣工日 2017 年 1 月 31 日)延至 1 200 d(竣工日 2018 年 4 月 15 日),延展率达 58%,充分证明了工期和困难的依存关系。
(3)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只满足于浅层次的信息查询,忽视了动态管控的创新性和预测性[3]。
困难与进度目标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错综复杂、此消彼长的长期过程。各分类困难的管控具体特征如下。
(2)按要素涉及项目范围排序:征拆类>三改类>管理类>战略类。
图2 进度延误与困难数分布
图3 制约困难页
(1)按要素制约影响程度排序:战略类>三改类>征拆类>管理类。
(1)战略类:若存在项目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此类困难决策层面级别高,属于疑难杂症,不容易治好,易冲击整体进度目标。
(2)三改类:三改类影响进度的程度大于征拆类,但其涉及的范围一般小于征拆类;两者相辅相成。
(3)管理类:影响程度较小,但可能伴随项目建设长期存在,可以通过自身免疫随时得以避免。
5.3 仪表板的战略决策作用
依托交互式大数据分析平台,可实现如下功能。
(1)动态展示项目群投资进度信息的运行轨迹。如图 4所示,SG8 标段于 2016 年 9 月 24 日投资可控、进度可控。
图4 概况页
(2)从动态投资管控中实现极为重要的三算对比(概算—预算—结算)。如图 5 所示,SG14 标段于 2016 年 9月的投资情况显示,当期预算大于结算,概算可控,表明该项目为良性可控范围。子项目同图各期对比能随时查看到投资出现异常的标段。
图5 投资指标页
(3)动态对比各月及开累投资完成比信息。如图 6 所示,决策层能直观发现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变化趋势。
图6 投资趋势页
(4)动态对比各项目的进度趋势信息。如图 7 所示,提供决策层战略决策解决制约困难优先级信息。
茶的滋味,是或苦或甜,或浓或淡的,而苏轼在茶中品出了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图7 进度趋势页
(5)动态展示项目群分类困难变化趋势信息(见图 2和图 3),帮助决策层快速定位项目困难的制约分布。
6 结 语
在整个建设寿命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类项目群始终在众多利益方博弈下处于变化莫测和错综复杂的状态,传统的管控手段无法有效地解决其过程进度的管控问题,项目群的进度投资效率双控一直是决策层管理过程的瓶颈,使得目标超期和目标超额成了一种常态。
本研究基于现状的跟踪评价实证行为,以预测进度目标为基础,以困难优先级为抓手,以大数据分析平台为交互手段,实施综合技术路线,满足了项目群战略层面的决策需求。该方案属创新技术,运行可靠,为项目群的效率管控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郭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接口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
[2]骆汉宾.基于CIC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集成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3]孔昭妮.项目管理P6软件在中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5.
[4]丁士昭.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6.
[5]曹红昌.温州市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 U44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4104(2019)05-0045-05
基金项目: 住建部线性项目群投资进度决策层级精细化管理(2016-K8-010)
收稿日期: 2019-03-09
作者简介: 周剑毅,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任职于温州市轨道交通置业有限公司;邵利凯,大专,工程师,任职于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冉维波,硕士,经济师,任职于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从事轨道交通投融资工作。
通信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滨江街道金桥路吕浦花苑 1-601。E-mail:150672115@qq.com
标签:轨道交通工程论文; 项目群论文; 工程咨询论文; 大数据分析论文; 温州市轨道交通置业有限公司论文; 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论文; 温州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