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的培养与以文化教学为核心的素养_文化论文

文化意识的培养与以文化教学为核心的素养_文化论文

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及文化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素养论文,意识论文,核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但如果在语言教学中就语言论语言,就语言教语言,对语言系统、语言要素和语言规则条分缕析、百讲不厌,“只看见工具,‘人们’没有了”(吕叔湘,1980),强调语言工具性的一面,忽视语言的人文性,缺乏对语言使用和语言交际文化因素的关注,这样的语言教学没有生命张力和可持续发展性,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反过来也会影响语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为什么文化意识是核心素养?

      为何要在外语课程中融入文化教学的内容,并将文化意识看作外语学习者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语言与文化共生互依,一体两面,互为镜像,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无论是语言的“体”,还是语言的“用”,都是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体现:语言之“体”蕴含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而语言之“用”,则需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正是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文化意识培养也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

      另外,Gardner(1972)等人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经典研究表明,对目的语使用群体和文化习俗怀有兴趣,从而对外语学习产生“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要比单纯的由考试就业升职等“工具性动机”驱动的外语学习者,更愿意同目标语言人士进行言语交流,更具有持久的语言学习兴趣,因而也更容易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取得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并将会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奔赴世界各地,亲身参与国际交往和跨文化交流,这将成为我国国民的“新常态”。因此,尊重和理解差异,形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用开放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不同文化,将应该成为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语课程在塑造国民国际视野、提高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方面将责无旁贷。

      二、何为文化意识?

      那么,在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所说的文化意识,其实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异文化成员的理解和共情、共感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感悟和反省。这种文化意识帮助学习者主动获取和处理文化知识,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灵活地加以应用。这种文化意识并非仅限于目的语文化内容,而是通用于与任何“他者”的跨文化交往。这种跨文化意识应该成为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能被广泛接受的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词源上讲,汉语中的“文化”二字中的“文”与表示自然和原始状态的“质”相对,与表示武力和征服的“武”相对。在所谓华夷之辨的大语境中,具有对野蛮、原始的四夷之人“以文化治”和“文治教化”之意;英语中的culture一词,则源于拉丁语cultura,意指栽培、脱离原始的状态。

      迄今为止,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定义文化因之也变成一种“现象”。有人做过统计,对文化的定义竟有两百个之多,从中可以窥见文化现象的多维性和复杂性。最早对文化二字从学术意义上进行界定的是英国人类学家E.B.Taylor,他在“Primitive Cuture”一书中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Taylor,1871)。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这也是目前普遍将文化理解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层次说”的最初来源。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语言,更重要的目的是和不同语言的人去交际,这样我们就需要了解、理解和尊重交际对象的文化的各个侧面,如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礼仪习俗、价值信念、宗教信仰等等。

      三、文化意识教学中的“不该”与“应该”

      既然文化概念包罗万象,文化教学似乎也应无所不包,这很显然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这里存在着一个对外语课堂文化教学概念的定位问题。既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世界眼光,拓宽国际视野,理解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沟通时所需的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这样我们在文化教学时就不能面面俱到,而需要对文化教学的内容进行界定。以下我们着重谈谈外语课中文化教学的Dos和Don'ts。

      要理解文化教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我们不妨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应该是什么样出发,也就是首先需要澄清一些对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些误解或误区出发。首先,我们所说的文化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关于文化的显性的、静态的、系统的背景知识,更应是关涉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所感、所思、所言、所为这些隐藏在显性语言和文化知识之下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逐步增强学生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力,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我们所说的文化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英美国家、英语国家或西方国家,而还应包含世界其他非英语国家和地区及本国文化的内容。目前,英语已经变成世界通用语,其世界性及全球性不仅仅表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国际政治、经济、商贸、科技等方面,而且因为其通用性,英语也为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的主要载体,成为各民族表达各自的文明成果和民族个性的工具。这是因为英语已经是事实上的世界通用语言这一特性,决定了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需要超越英美或西方的全球视野。最后,文化教学的指向不应该是认同或尊崇目的语文化,将英美文化、西方文化或发达地区文化看成高于世界其他文化的优势文化或先进文化,而将不发达地区的文化认为是原始的、落后文化。如果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及文化差异,平等地对待对全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文明成果,学生将很容易羡慕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认为“外国的月亮就是比我们的圆”,不知不觉中滋生出妄自菲薄的崇洋心理,竭力尊崇或模仿西方文化,失去了对母文化的认同感,成了没有文化归属感的文化流浪汉或“假洋鬼子”。

      现在我们反过来再看看作为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教学应该包含哪些内容。首先,在最基本的层面,最低的底线就应该注意在言语交际中避免跨文化误解及可能的文化冲突,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交际对象所在文化的禁忌语,典型的如英语中的four-letter words以及英语会话中一些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如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年龄等。这些话题在汉语会话中显得“很自然”,表现了国人关心他人的“美德”。但从文化意义上在英语中属于禁忌语,如使用不当,会产生比单纯的语言错误更严重的后果,很容易引起交际失败或文化冲突。

      其次,应该引导学生注意日常社交中常用表达方式的文化意义。日常社交话语,如称谓、打招呼、道谢、致歉、恭维、请求、打电话等,其表达方式在英汉语中存在着较大差异,也正因为其“日常”,所以学生很容易在使用这些高频的话语表达方式中,套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容易产生所谓的“社会语用失误”。

      再次,应该关注语言中的文化负载词汇或表达方式,这一部分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典型的如文学典故,神话传说,表示动、植物词汇和颜色词的联想、比喻及搭配意义,都应该适时地教给学生。而在高级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汉英语言在句子结构和语篇结构方面的差异,摆脱“中式英语”的影响,用更加符合英语习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另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注意中国文化内容在外语中的规范正确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引入诸如中国节日、饮食、服饰、历史、典籍、名胜以及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学会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将不同民族的文化自觉进行对比,形成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并且通过对比文化异同,有助于学生对文化进行深刻理解,重温熟悉的本国文化,提高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水平,对不同文化形成尊重、宽容的态度。

      当然,以上列举的仅仅属于文化教学中的显性内容,仅是文化的“冰山之一角”,文化中还有很多深藏于冰山之下的涉及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举止、社会角色、天人关系等隐性的内容,既不可见,也难以言说,并非“引导学生注意”就可以掌握的文化内容和文化意识,更多需要在与异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中理解、感悟和体验,并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文化意识?

      最后,谈谈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目前最常用的策略和模式是“文化导入”——文化往往成为进入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熟悉单元话题内容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操作性较强,所以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青睐。但这种“文化导入”模式的缺陷在于先验地把文化看成外在于语言系统的存在,需要人为地导入本来自成体系的语言教学之中。

      正如前所述,文化背景知识仅仅属于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的一小部分内容,更多的与文化相关的内容则紧紧密密地编织在语言的字里行间、句子篇章之中,与语言诸要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合为一体,密不可分,无法通过简单“导入”的方法,来让学生领悟或掌握,更需要见缝插针或润物无声式的“渗透”的方法,让学生感知体验两种文化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并运用于自己的跨文化实践之中。

      无论是“导入”还是“渗透”,仅仅适用于静态的“异”文化知识内容教学。这种基于文化知识、文化背景和文化事实的静态的文化教学,有可能会造成语言学习和使用者在动态跨文化情境中进行有效交流内产生所谓的“跨文化悖论”,在本位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竖起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而文化意识培养中更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则更多地通过文化比较、文化感知、文化讨论、文化体验、文化环境、文化交流等动态的方式进行,通过这些方式,学生才能摆脱本位文化视角的羁绊,开始走近异域文化,亲身体验和感受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心理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相互促进,同生共长。这方面可以开展的活动方式很多,如讨论、表演、演讲、辩论、阅读、欣赏、模拟、体验等等,囿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五、文化教学中教师的素养

      文化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视野和高度,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水平和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外语教师要有一双文化的“眼”,能敏锐地观察、感知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善于发现和挖掘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内容在语言中无处不在,语言中遣词造句、篇章构成、行文方式、文体风格,都是语言和文化编织的网络,一些看似很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英语中的最常见的问候语“Hello!”“Hi!”和“How are you?”中都已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一双发现文化的“眼睛”。

      其次,外语教师要有一颗文化的“心”,能感受、理解隐藏在文化差异背后的人类共同的命运和价值追求。文化的“眼睛”固然可以帮助老师发现两种文化之间差异,但也可能会让教师变成只会用好奇的眼睛或者猎奇的心理去打量异文化的“观光客”或“旁观者”。其实,在文化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的是成为理解异文化并善于与“他者”沟通的“同行者”,这样会更容易让老师发现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化,隐藏在文化背后的“人”,完成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差异性文化观,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认知、体验和理解人类共同愿景的飞跃和超越。只有教师具有在异中求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解和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学生具有全球眼光的文化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最后,教师需要具有一个文化的“脑”,能发现、分析、反思、评价和批判语言中广泛存在的文化偏见、文化定式和刻板印象。具有这种素质的人,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偏见,清醒认识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相对性,用多元平等的视角来看世界、看自己、看与其他人和其他群体的关系。

标签:;  ;  ;  

文化意识的培养与以文化教学为核心的素养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