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阅读_哈利·波特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阅读_哈利·波特论文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网络阅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导学生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注意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语文教学的挑战,十分重视信息社会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学会网络阅读是信息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也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的基础和保证。网络阅读是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网络资源,获取有用信息的新型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信息社会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阅读的典型方式,也是开展科学研究时查找资料、研读文献所用的最主要的方式。在信息化社会中,现代信息以网状辐射的结构突破了传统信息的线性结构,实现了信息存在形式的革命;现代信息以良好的声像特点,将自然信息与文本信息表达方式上的优点集于一身,既直观形象,又编码严谨,实现了信息呈现方式的革命。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显然不能胜任现代信息的读取、处理和运用,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有效阅读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即兴阅读

案例:

时间:2001年9月12日星期三上午8:40

地点:电子阅览室

课程:语文阅读课

教师坐在计算机面前,发出了计算机同步的命令,于是所有学生的计算机上出现了一个记事本,教师在上面打下了一行字“课题:今天,全世界的目光投向哪里?”然后取消了计算机同步命令。

几乎所有学生的鼠标箭头都指向了浏览器,打开了各大中文网络的新闻主页,教室里静悄悄的。

很快,惊叫打破了宁静。教室里炸了锅。

然后,渐渐地平静下来。更多的链接网页被打开,各种搜索引擎被启用,“世贸中心”作为主题词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被一次次地刷新……

计算机再次被同步,所有学生的计算机上又出现了一个记事本,教师在上面又打下了一行字“请回答:今天,全世界的目光投向哪里?”

“纽约的世贸中心被炸了!”“五角大楼也被炸了!”脱口而出的答案。

“美国的天塌了”引用的是人民网上的新闻标题。

“看这里——”出示的是一张飞机撞击大楼的图片。

“接下去应该炸白宫了”摘自网友评论。

……

这是一次即兴的网络阅读,却真实地表现了网络阅读的特点:

1.自主性。在网络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荧屏,荧屏背后联结的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它所赋予的自由度绝不是一本或几本上百页的书所能比拟的。在这里,孩子们的自主性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孩子们可以关注这个问题也可以注意那个事件,这是阅读主题的自主;在主题性探究阅读中,孩子们可以阅读人民网的报道,也可以浏览新浪网的报道,这是阅读空间的自主;可以按链接阅读所有相关新闻,也可以按主题搜索同类报道,这是阅读顺序的自主;可以按顺序追踪事件的发展,也可以选择关注最重大事情,这是阅读兴趣的自主;可以读得快一点,也可以读得慢一些,这是阅读时间的自主;可以只阅读新闻标题,也可以看完正文再看看网友的评论,这是阅读内容的自主;可以阅读文字,也可以查看图片,还可以观看录像是阅读媒体的自主……

2.开放性。当一个孩子开始网络阅读的时候,他的心灵已经离开了限制他身体的时空,飞向了开放的网络天空。因为网络阅读资源的无限丰富使开放阅读成为可能,因为网络信息提取的简单便捷使开放阅读成为现实。如果说开放阅读需要一个足够大的空间,那么网络是现今世界所能提供的最大阅读空间,全世界都能浓缩到眼前;如果说开放阅读需要足够自由的时间,那么网络是随时可以连接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与未来也可以在刹那间定格。对“9.11”事件能够实现及时关注就是时空开放的一个证明。

有人说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那么,在传统阅读方式下,读者往往是和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作者对话,而在网络阅读中,读者往往是在和一个开放的作者群体对话,“相关链接”和“搜索引擎”在这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创造出足够多的开放阅读的材料。

3.简约化。网络阅读对心灵的震荡首先来自于浩瀚的信息量,身在网上,一个人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渺小得如同汪洋中的一叶扁舟。对于高密度、大容量阅读信息的适应和操作对策,阅读的简约化成为必然的选择。简约阅读是为了获取更多、更重要的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阅读策略。其实,简约阅读就是略读和速读,与精读一样,都是重要的阅读技能,它们分别反映了阅读的广度、速度和深度,是每一位现代阅读能手必须谙熟的综合技巧。小猴下山丢了玉米去摘西瓜,似乎有些傻,但他所得到的毕竟是更大更好的东西。

4.人性化。网络阅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原因之一是因为阅读的对象从单纯的、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飞跃。在关于“9.11”事件的阅读中,有一些孩子就用一张飞机撞击大楼的图片来回答老师的问题。网络阅读的超文本特点,要求阅读者具有对各种媒体的快速解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对各种媒体解读结果的快速选择和整合的能力,尽可能地缩短对信息的理解距离,这也是超文本的优势所在。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存在九种不同的智力类型,每个人所擅长的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由此推想,每个人对不同媒体的解读趋向、解读速度、解读方式等也是存在差异的,超文本为不同的阅读者提供了多种选择,是工种更人性化的信息传播形式。

超文本信息的另一个特性是按立体网状结构而不按线性结构组织信息。阅读者根据需要选择切入点进入信息库,那么这个切入点将与其他一切相关的信息点建立关联,计算机就能最快、最全、最新、最方便地提供信息。这个特性如同人脑的思维方式是很人性化的,因为人的思维和内部心理活动就是联想式、跳跃式的。

二、网络趣味阅读

案例:

打开“网上课堂”,《鸡为什么要过马路》特别醒目。

魏巍:在你喝着甜美的鸡汤时,你想过鸡正在过马路吗?

施耐庵:许鸡那厮过马路,就不许俺过!

鲁迅:其实鸡本不想过马路,但你们说得多了也就过去了。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

……

看着看着,原本静悄悄的教室成了笑的海洋。

学生有点莫名其妙,不明白今天的网上课堂为什么要推荐这篇文章?

大家都盯着老师看,老师不紧不慢地坐在电脑旁,只听手指击键盘的嗒嗒声,一眨眼,几行滚动字条出现了:

“1.识其人,明其意。搞清回答的人,读懂回答的文字;

2.赏其趣,续其文。品味每一回答的幽默处,并模仿其笔法、风格,自拟两则。”

顷刻间,教室里人声鼎沸。 内向的同学,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外向的同学,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之后,激动得向前后左右的同学推销炫耀。

模仿施耐庵笔下“黑旋风”的一句,男生特起劲,认为太逼真了,演活了李逵的莽撞、强悍而又厚道、爽快。对那些学生不认识不熟悉的人,诸如孔子、杜拉斯、荣格、希波克拉底等等,学生只有在网络上寻求,享受顿悟之后的快乐。

在鼠标噼噼啪啪的点击中,在google忙碌的搜索中,在学生们会意的一笑中,古今中外的多少思想汇聚过来,多少文化大师与他们交流,这种旧瓶装新酒的调侃、幽默的网络语言,是一道名副其实的文化快餐。各种修辞现象、哲理思想、凝固句式在新的语言环境下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成为快活身心的一种享受。

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老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一两句,同学们早已灌注了十二分的兴趣,早就有人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在丰富的联想和奇妙的构思中,一句句妙语问世,真可以成为《鸡为什么要过马路》的续篇: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真正的鸡。

克林顿:鸡过马路,是想声明,人权高于主权。

贪官:过马路不发财,请我也不来。

……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网络阅读教学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网络阅读教学与传统文本阅读教学相比较,教学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1.阅读的目标:从积累为主转向搜索为主。

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强调语言的积累,这是符合人类的语言发展规律的。孩子的语言是在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中习得的,这一语言习得的过程实质上是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积累的过程。因此,加强语言的积累,在孩子的头脑中储备丰富的语言信息,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促进其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还强调知识的积累、认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在积累中获得发展。因此,有人认为:阅读重在积累。

因为网络阅读具有简约化的特点,它更适合于搜索,网络阅读教学更具有培养孩子快速搜索信息能力的可能。当一个孩子要理解“鸡为什么要过马路”是黑色幽默的网络文学而会心的一笑,他并不需要去全面地了解众多的文化大师,他也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了解他们,当然更谈不上积累了。他们只要能朦胧地“识其人”,朦胧地“明其意”,还能够朦胧地笑一笑就足够了。这其中需要的是搜索式的阅读,快速地掀起蒙在这种黑色幽默上面的薄纱。

搜索,是一种对高密度信息的宏观性了解策略,是一种对信息由面到点迅速捕捉的能力,是对网络的一种最基本的适应方式,也是在网络世界中独善其身,在信息洪流中保持自我的基本生存方式。

2.阅读的过程:从品味为主转向选择为主。

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是十分强调品味的,古人称之为“涵咏”。涵泳品味的功夫,是文本阅读的传统,也是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过程。而孩子们的语言也就在这样的雕琢过程中精细起来,精美起来,中华文化也在这样的浸润过程中,滋长起来,丰满起来。

然而,网络并不是一个适宜品味的地方。首先,网络并不是一个纯文本的存在,网络的信息传达方式是多渠道超媒体的,要品味语言它并没有书籍那样纯净空阔。其次,网络即使有文字有文学,也已经不是传统的精英文学的本来面貌。网络只有文化快餐,快餐当然不值得品味。网络阅读最重要的并不是品味而是选择,选择那些对自己来说有用的甚至只是即时可用的信息,选择就不必考虑太周全,坚决地淡化信息背景,不要面也不要线只取其中一点。要对鲁迅关于“鸡为什么要过马路”的黑色幽默“赏其趣”,只要找到鲁迅的名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拜读《故乡》的全文,真的去读了,反而就没有会心的一笑了。

3.阅读的功能:从内省为主转向交往为主。

古代的文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这种传统一直保留在文本阅读中成为教学的经典规则。因此在教学中表现为重视阅读者内心的体验和感情,通过细细地读书品味悟天地之道,悟为人之道,悟修身养性之道。

网络阅读更强调阅读的交往功能。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这为实现网络阅读的交往功能提供了主观上的条件。为了能看清楚“鸡为什么要过马路”中的幽默成分,孩子们开展了网络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并不会和那么多的文化大师们进行心理的沟通,也不会通过阅读反省自己,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为了和同伴们一起赏其趣,哈哈一笑。

4.读的对象:从经典为主转向大众为主。

语文阅读教材是孩子阅读的主要对象,教材选文的典范性决定了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是以经典文学或文化为对象的。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差不多,从各种推荐目录、作品汇编中能很明显地发现这一点。这也是相当必要的,让中华经典为孩子的心灵奠基。

但是在网络上传递的并不全是经典作品,或者说越来越多的不是经典作品,被网络阅读者宠爱的更不是经典作品,而是大众作品。当诺贝尔文学奖执著地进行着的同时,大众的目光越来越被那些无法为精英们理解的“非文化”的文化所吸引。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在网络占了相当大的地位。“鸡为什么过马路”就是典型的网络大众文化。

网络阅读教学的对象不可能是经典或不可能全是经典,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孩子如何多一些审美式思考,如何用文本阅读积淀的纯净心灵去选择、改造、引领网络阅读的潮流。

三、网络探究性阅读

案例:

这段时间,孩子们都很迷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小男孩,他就是哈利·波特。早些时候孩子们就在传阅《哈利·波特》了,昨天我又和他们一起在影院里领略了他的神奇,班级网页的BBS上一下子又多了许多有关哈利·波特的话题。

今天,我就让孩子们浏览这些话题,并让他们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推荐最佳帖子。看着孩子们快活、兴奋的表情,我也很快乐。结果很快出来了,最佳帖子是静同学的“勇于挑战、敢于挑战”:

“《哈利·波特》是一本同学们都知道的书,但他到底给我们小学生带来了什么?是他那充满魔法的世界?还是紧拽人心的故事情节?”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哈利·波特》这本书,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完了4本不同的《哈利·波特》,一切都是那么偶然,但是他永远激励我勇于挑战困难、敢于挑战困难。”

“同学们,你们不妨也去看一看《哈利·波特》这本书,他也许会对你的生活带来不同的影响。”

我很满意孩子们的眼光。

我又让孩子们去看看《哈利·波特》中文网站,一起领略一下网上哈利·波特的风采,除了有以前的了解,通过网络,有没有新的发现?可以从故事的角度去看,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去发现,也可以从读者角度去分析……

一番“冲浪”之后,新的帖子又源源不断地传上来了:

“在我的眼里,《哈利·波特》并不是纯粹的儿童小说,因为加入了科幻小说的精髓。一个英国女作家,在种种困难中却能写出这么多本书,而且每一本都获得过白金奖,真是伟大!”

“哈利·波特已不单单只是书的概念,它已经扩展到电影、游戏、食品、时装……我不禁要赞叹它一句:哈利·波特的魅力实在太大了!比如说美国吧,自从有了哈利·波特的书籍、电影以后,连‘9.11’带来的经济不景气都打破了;还有世界知名人士比尔·盖茨都会去扮演哈利·波特的角色……”

“为什么中国人写不出这样风靡全球的书来呢?中国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四大名著都不赖。我想:加入WTO后的中国,应该在文学方面也有类似的作品出版。”

……

我很欣喜,因为孩子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对他们说,大家相互看看每一个小小的新发现,在你的头脑中合成一个大发现,完成网上作文《由〈哈利·波特〉想到的》。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在自主的探究性的扩展阅读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建构意义知识的阅读模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既能充分发挥孩子的阅读自主性,又能体现教师阅读指导的作用,逐渐成为网络阅读教学的主流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

1.定向阅读。定向阅读,就是对阅读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设定阅读主题,让孩子们有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内容。阅读主题的提出,必须源于学生特定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进一步阅读的欲望。哈利·波特是个孩子们的热门话题,也是个孩子们向往已久的神秘世界,从这里切入教学既符合孩子的时尚心理,也满足了孩子的表现欲望。

在具体的操作上,可以有多种方法,或利用形象的展示唤起孩子相关的经验、表象和认识,或创设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或提供适度代理的信息资源,做成网页形式作为孩子学习的索引等。

“以阅读引发阅读”作为一种阅读定向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即以先期的阅读经验来激发学生投入网络阅读实践的热情,这其中包括认知的驱动和情趣的需要。上例中,“班级的BBS上一下子又多了许多有关哈利·波特的话题”就是一个最好的网络阅读导入时机,以小说文本的阅读、电影的观看、BBS的欣赏,推进学生的网络阅读。

2.广泛阅读。阅读范围的无限广泛,阅读资料的无限充裕是网络阅读教学的优势所在,使有主题的广泛阅读有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现实,广泛阅读成为探究性网络阅读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环节。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搜集到尽可能多的关于主题的信息材料,形成对理解主题的较宽广的视野,构筑足够幅面的知识背景。

自主学习是广泛阅读的一个主要特征。孩子们在网络中运用以主题搜索和网络浏览为主要的阅读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判断信息的有效程度,并对有效信息或采取深入阅读,或进行下载备用等方式进行处理。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进行网上巡视监控,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技术问题,保证阅读的顺畅。在上例中,教师主要提供了必要的有关哈利·波特的信息代理服务。

3.内化阅读。内化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对信息进行具体加工的过程,也是主题型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内化的主要方式包括:(1)归类,引导孩子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不同信息类别,把握各类信息的内容要素,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2)抽象,引导孩子透过大量信息提取素材本质的属性,较为深入地理解阅读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内化是一种积极的心智活动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思维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入思考。比如关于“哈利·波特”可以从故事的角度去看,也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去发现,也可以从读者角度去分析……

4.交流阅读。不同视角地认识同一事物对较为整体地理解该事物具有特定价值,但是不能取代整体认识本身;不同视角看法的有机整合才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某一方面,帮助我们较为全面把握该事物。这就是主题型网络阅读教学重视交流阅读成果的原因所在。

孩子通过BBS、电子卡片等形式,展示自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与看法,是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成就感的满足。通过不同视角观点之间的相互砥砺、补充、完善,是一个协作学习的过程,可以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同时,这也是孩子对自己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力的自我检测,教师则可以根据交流的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总结。比如:“相互看看每一个小小的新发现,在你的头脑中合成一个大发现,完成网上作文《由〈哈利·波特〉想到的》……”

这一阶段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孩子们在自主扩展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优势,在广泛的、多向的、立体的交流和协作讨论中,往往又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主题产生,于是一轮新的主题型阅读又开始了。从这个角度说,交流阅读既是主题型阅读的结束,又是新的开始,主题型阅读也因此成为一个开放的阅读教学系统,在不断地滚动和循环中,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来越深刻,网络阅读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标签:;  ;  ;  

如何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阅读_哈利·波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