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小学 266440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老师是合格老师,教3+2=?的老师是好老师,而用学生出现的错误的3+2=6来教的老师才是真正优秀的教师。可见,优秀的老师非常重视学生错误,把错误看成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既能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中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数学学科教学中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
一、错误分析开出理性精神之花
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曾经说过:“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错方法。”学生的学习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深化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和反复。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正确引导学生对错误的分析评价,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例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课时,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小数点移动引起价格的变化,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巩固练习环节中,老师收集学生的作品。投影显示学生的作品:0.37÷10=0.037;0.37×100=37.0。
师:让这位同学说一说他是怎样想的?
生1:0.37除以10,就是把0.37缩小到原数的1/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0.37×100就是把0.37扩大它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师:这位同学说了算理和算法,大家也是这样做吗?
生2: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0.37×100=37,不是37.0。
师:0.37×100到底是37.0还是37呢?小组讨论一下。
师:生1起来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等于37.0?
生1: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在7的末尾,要添上零,就如同小数点左移,小数点的左边也要添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师:大家发现他存在的问题了吗?谁起来给他讲解一下?
生3:0.37÷10=0.037,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点的左边没有整数部分,所以要添零,变成0.037,而0.37×100=37,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是37.后面添上0或去掉0,都是37。
生4:利用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就是37。
师问生1:知道自己存在问题了吗?
师: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当小数点左边没有整数,就添上0,变成0点几。而37.0整部部分是37,小数点和后面的零都可以省略不写,写成最简数,听明白了?
通过学生自己的作品展示,发现问题,我并没有蜻蜓点水般一点而过,而是让学生从具体的错题中分析问题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抽取本质,养成严谨细致、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德育理性精神。
二、将错就错开出思维严谨之花
记得在教学《2-5口诀求商》时引导学生回顾了求商的方法时,让生想想我们找到了哪些方法求商?
生1:用减法求商。
生2:用口诀求商。
师:比较一下用哪种方法更加简便?生选择用口诀求商。
师:还有其方法吗?
生3:乘法算式求商。
师:举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用乘法算式求商?
生3:一时之间又想不上来。
我想何不将错就错,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沟通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非常好,咱们来看8÷2=4,8÷4=2我们用口诀二四得八求商,二四得八乘法算式就是2×4=8,4×2=8,一句口诀即能写出乘法算式又能写出除法算式。你能有一句口诀写出乘除法算式吗?八九七十二。生独立完成。
师:我们根据口诀既能写乘法又能写除法,给你一个除法算式,你能写出乘法来吗?生独立做。做完后总结,口诀能够写出乘法和除法算式,那么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就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课堂上我紧紧抓住乘法算式求商这一不成熟的错误的想法完善自己的预设,拓展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
三、收集错误开出审美之花
课堂上,为了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对于个别学生的错误,往往忽视。还有因为学生出其不意的发言,教师不能及时地判断分析而不知所措……学生的错误未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导致学生一错再错。学生准备一本“改错本,学生将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和错误原因进行整理、记录。让学生经常阅读“改错本”,在阅读中回忆与纠正错误,感悟积累与提高。“改错本“中积累的不仅是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承认错误的勇气,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改正错误的意志和毅力。在错误面前要敢于正视错误、锻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
学生的学习,是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逐渐探索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是正常的。课堂正是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真实、鲜活。我们要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数学的欲望,培养做事严谨、条理有序、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和人性的美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让错误之树开出鲜艳的德育之花。
论文作者:杨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小数点论文; 错误论文; 学生论文; 算式论文; 乘法论文; 口诀论文; 除法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