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争优势与小城镇发展——以滕鳌与西柳镇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竞争优势论文,小城镇论文,西柳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竞争优势理论与小城镇发展
1.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始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并由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加以发展。根据俄林的解释,在不同区域同一商品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国家或区域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自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程度上的区别。因此,各区域应当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区相对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区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要素结构和相对丰度,一方面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本通常是最为稀缺的要素,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土地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随着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加达到一定水平,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有所提高,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而,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更高阶段,劳动成本也逐渐提高,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将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无论经济处于何种发展阶段,每种经济均有其比较优势;由于经济发展有先后之分,比较优势在不同的经济组别具有转移性和相继性, 形成比较优势的动态性〔1〕。
本世纪80到90年代,以迈克尔·波特为首的学者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全新发展。该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是否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又在于国家是否具有合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2〕。 创新机制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来阐述。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其内部企业的活力。企业的活力来自于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创新。个别企业价值链的顺利增值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及其它旁侧关联产业的协作与支持;企业为寻求满意利润和长期发展还必须将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服务部门在空间上加以合理组合和分割。
个别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必然导致区域或国家的竞争优势,整体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的整合作用。这四个基本因素是:(1)生产条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从它们的产生机制和所起作用来看,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拥有或不需要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如自然资源、非熟练劳动力及地理位置等,另一种是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高质量的人力资本、高精尖技术等。在区域经济不同的发展时期,二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充分发挥前者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在发展初期非常重要,它是其全面有效动员本国本地区资源,从而较快积累物质资本特别是人力资本的关键所在。(2 )相关和支撑产业因素:主要指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品供应者的国内企业。它们的价值不仅在于能以最低价格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更重要的是它们与主导产业在地域空间上的邻近,使得企业之间能够频繁而迅速地传递产品信息、交流创新思路,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地方化经济”和“城市经济”。(3)需求因素, 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旺盛的需求有利于企业迅速达到规模经济;“挑剔的”消费者会促使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有利于企业不断跟踪国际水平。(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因素:现实中的企业均有其各自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领导风格和竞争目标,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企业的内部条件和所处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除了上述四个基本因素外,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是国家整体竞争优势形成的两个辅助因素。竞争优势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政府在提高国家或区域竞争优势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它强调政府应当创造有利的竞争和合作环境,催化和激发企业充分利用本国、本地区优势以及企业家自身的创造欲。政府要特别注意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性,防止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遗患于长远。
1.2 竞争优势与小城镇发展
首先应该确立这样的信念:小城镇尽管小,但也存在着与之相应的比较优势。一个小城镇发展的成功与否,首先在于它能否正确判断自己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其次在于它能否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的比较优势,并且能够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以确保其产业优势,进而通过产业优势来推动小城镇的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全面推进小城镇的社会经济进步,赢得小城镇的综合竞争优势。
一个小城镇可能具有五个方面的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1 )空间优势。是由于小城镇所处的特定的空间地理位置所产生的优势;一个小城镇的空间优势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优势、接受大城市辐射的优势和交通运输优势。空间优势属基本因素,在小城镇经济成长的初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 )时间优势:“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3〕。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不同区域之间常常由于在时间序列中的不平衡性而形成相对的比较优势;小城镇在时间方面的比较优势可分为传统优势、先发优势与后发优势。传统优势是小城镇从其历史遗产中获得的优势,比如商业经营的传统、手工业传统等;先发优势是由于把握商业上的先机而获得的领先一步的优势;但起步较晚的小城镇由于先进小城镇的示范作用,可以通过学习而少走弯路、节约成本,从而取得后发优势。(3)市场优势。 是指由于旺盛的市场需求而获得的优势,它有助于小城镇规模经济的迅速形成。小城镇市场优势往往产生于一个区域特定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环境。(4 )资金优势:资金在小城镇发育的初期常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小城镇由于能够获得国内外的大量投资而取得原始资金的比较优势。但资金优势具有很强的动态性,缺乏原始启动资金的小城镇往往可以通过发挥自己在其它方面的比较优势而逐渐取得在资金上的比较优势。(5 )人力资源优势。在小城镇的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便是其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优势也是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而不断积累的,小城镇发展初期往往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但富有魄力和创造力的地方领导和企业家所产生的“能人效应”对于小城镇的发展常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对于一个具体的小城镇而言,可能只具备其中的某几项比较优势,如果对一个小城镇这五方面的优势赋值,可能有的为正,有的为负,有的为零。而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扬长避短”,从而使得以各项优势为自变量的目标函数最大化(图1)。
图1 小城镇竞争优势分析
在小城镇的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开明的、积极为百姓撑腰作主的地方政府可以创造一个有益的合作和竞争的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因此,良好的区域政策环境也可以构成小城镇一项比较优势。
发挥小城镇比较优势的核心在于确立小城镇的产业优势,而产业优势的确立来自于对小城镇各项生产要素优势的客观分析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催化和激发。优势产业必然是在小城镇特定的发展阶段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也必然是能够作为小城镇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小城镇各行业全面发展的产业。一般而言,在小城镇发展初期,这样的优势产业必然是资金、技术的进入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优势的确立一方面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可以使小城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取得稳定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小城镇各业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系统。
2 关于滕鳌镇和西柳镇的崛起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曾一度名列前茅,1978年辽宁的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8%,居第三位;工业总产值占全国9.4%,居第二位。但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工业基地老化、经济体制僵化以及其它历史、区位条件等的影响,辽宁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下跌。1985—1995年的10年间,辽宁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全国的第五位退居第八位,工业总产值更由第三位退到第六位;“七五”、“八五”期间,辽宁省的工业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10个百分点。辽宁省的企业收入从1979年开始持续下降,1993年全省亏损企业亏损额达45.6亿元〔4〕。1995 年辽宁省城镇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已降低到沿海所有省市之下并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辽宁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7.1%,比全国平均低4个百分点,比沿海其它省区低6—9个百分点〔5〕,表明其经济地位仍在继续下跌。 但辽宁省的一些小城镇却迅速发展起来。海城市的滕鳌镇和西柳镇就是其中的两个典型。
1994年滕鳌全镇面积70.3km[2],建成区面积2.5km[2]。1994 年底全镇常住人口为51507人,镇驻地常住人口27046人。现辖7 个街道办事处、16个行政村。1985年,全镇人均耕地为0.16hm[2]。滕鳌镇小城镇的发展以工业为主导,1987年滕鳌镇成为辽宁省乡镇工业发展最快的镇,1986—1991年间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5.5%,而1991—1994年则高达135%。1994年,全镇工业产值达到37.4亿元, 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84.9%。工业优势成为推动滕鳌小城镇发展的火车头,直接导致了滕鳌镇非农产业的兴起、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人口的集聚。
西柳于1984年8月撤乡设镇,全镇总面积64.12km[2],全镇共计1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993年,镇域总人口34074人,人均耕地2.03亩(0.135hm[2])。西柳镇所走的是一条以服装市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由于西柳服装市场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商业、服务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使西柳成为区域性的经济中心。1994年西柳镇社会总产值实现25亿元,居海城市第二位,财政收入4500万元,名列全市之首。在大市场的推动下,西柳镇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建设投资的迅速增加小城镇面貌日新月异。1994年,西柳各项建设总投资2.65亿元,总建筑面积30.2万m[2]。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壮大,西柳镇的暂住人口迅猛增长。1993年,西柳全镇暂住人口达27985人,其中镇驻地24074人,是镇驻地常住户籍人口的2.74倍。1993年,镇驻地全年流动人口2555万,平均每天7万人。此外,还有8480人与镇驻地有通勤联系。
3 滕鳌镇与西柳镇竞争优势形成的动因分析
3.1 滕鳌镇工业优势形成的动因分析
3.1.1 滕鳌镇位于千山山脉的西麓平原, 西出广阔的辽河冲积平原可通关内,是辽东半岛的一个门户,素有“关东康衢”之美誉。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东北距鞍山市15km,东南距海城30km。沈营路与鞍羊路在镇内交汇。沈营路从沈阳经鞍山至营口,南北穿过镇区,鞍羊路是鞍山向西入关的要道。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建成,在滕鳌特区内穿过并设有下道口,使滕鳌与沈阳、大连之间的交通时间大大缩短。
3.1.2 滕鳌镇是一个历史古镇,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乾隆初年,此地建有山东、山西、直隶三省商业会馆,各地商贾云集,本地经商之风日甚,从1949年到1984年,滕鳌是海城市仅有的三镇之一,经济基础较好。1960年,辽宁省专门组织各大中城市的部分厂矿、企业扶持公社工业生产,催发了滕鳌原有的工业萌芽。70年代,滕鳌镇兴起办厂的高潮。改革开放以后,全镇工业的主导产业逐渐形成,滕鳌的村办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82年,滕鳌镇已有镇办企业56个,以建筑企业和机械加工业为主体。村级企业发展迅猛,1979年村办工业厂点共有15个,到1982年上升为100个。
3.1.3 滕鳌镇位于鞍山市的近郊,与鞍山市的联系极为密切, 受大城市强烈辐射。1982年,滕鳌镇第一次作总体规划时,发展性质确定为:鞍山市的农副产品基地,以加工业、服务业为主的卫星城。当年滕鳌调入鞍山市的粮食占滕鳌商品粮总数的67%。鞍山市的各种经济成份在滕鳌兴办企业,是滕鳌外来企业的主要部分。在开发区登记的新办的187个工业企业中,除两家企业分别以深圳和香港的名义投资, 其余企业都与鞍山市有关。24.7%的企业直接以鞍山集体或个人的名义投资,其余都是各村工业小区与鞍山市集体或个人合办的。新办的120 家商贸型企业中,直接以鞍山市集体或个人名义成立的企业占67.1%。滕鳌工业企业可分为四种类型:(1)以鞍钢的废料、角料进行再加工, 产品部分销往鞍钢;(2)利用鞍钢的钢铁进行机械加工, 许多产品和鞍钢产品配套,是鞍钢的定点协作单位。这两类企业的设备大部分是鞍钢的旧设备或模仿鞍钢设备改制,技术人员都是靠每天的通勤车接送的鞍钢的离退休人员,仅寿安村每天往返鞍山通勤的技术人员就有50多人。(3)利用鞍钢的高炉废料加上土、砂生产耐火材料,大部分的产品为鞍钢的高炉使用。(4)为建筑业服务的建材生产,包括砖厂、水泥、 模板和钢窗,鞍山市是它的重要市场。
3.1.4 1984年海城市实行综合改革,在乡镇设置了财政所、 工商所、税务所和乡镇金库,施行财政包干,并且把设在乡镇隶属于县的事业单位全部下放给乡镇管理,使乡镇级政府成为一个拥有了实权的经济实体。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滕鳌成为鞍山市的经济特区创造了条件。1992年6月,鞍山市批准滕鳌为唯一的市级经济特区。 特区管委会可办好企业所需的一切营业手续,并代理市、县级行使土地审批权、处罚权,同时享受县级贷款审批权。特区“核定基数,超收全留”,一定五年,超留部分主要用于特区建设。在特区新建工商企业可享受3—5年免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而按国家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征税后,企业只能得到全部利润的30%左右。优惠政策掀起了在特区兴办企业的热潮。据镇工业企业局的统计,仅1992年6月20 日特区成立到年末,就办理了1073个执照。特区政策猛烈地推动了滕鳌经济的发展。从1992年初到1994年底,滕鳌的工业产值三年增长12倍。
3.1.5 滕鳌镇镇办企业的原始积累是通过农业积累完成的。 1986年,滕鳌镇工业产值已超过亿元,工业职工有14000人。1987 年企业投资中,有64.7%来自镇村的积累。滕鳌非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厂和建筑队。特区成立以后,各村都办起工业小区,出租土地给工厂,这样,土地出让成为集体的重要财源,收取的租金远远高于在原地上发展任何农业的收益。以寿安村为例,每个村民只有0.05336hm[2]口粮田, 其余的123hm[2]土地,由村里进行统一经营。寿安工业城占地40万m[2],1994年10月建成。工业城划分成小块厂地出租,每块厂地面积为7200m[2],租金为每年8万元,一般一次合同为5年。企业可以买下50年土地的使用权,每块地为100万元,工业城内的钢锭模轧管厂买下了15000m[2]土地50年的使用权,并已投入850万元进行建设。1995年4月,已建成14家企业,每家一次交30万元,仅此一项就收入400多万元。村里还可以拿土地折股,工厂赢利以后分红利,1994年底,寿安村从建在寿安工业城的高频焊管厂和轧钢厂分别获得红利14万元和17.8万元。
3.2 西柳市场优势形成的动因分析
在激烈的竞争中,西柳服装市场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东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
3.2.1
西柳具有辐射东北广大地区形成大型批发市场的优越区位条件。西柳距沈阳135km,鞍山30km,营口港45km,大连245km。西柳镇距海城市仅10km。海城市具有的沟通关内和关外、辽东和辽西、辽南与辽中北的功能,西柳同样具有。沟海铁路和哈大铁路在海城交汇,沟海铁路在西柳设有客货站,1994年,升为三级站并备有二级站的设施。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通过西柳镇区,并设有辽中城市群南部的最后一个下道口。因此西柳的交通条件甚至优于海城市。
3.2.2 辽宁省属重型产业结构,1982年, 轻工业产值不到全部工业产值的1/3,缝纫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06%,在13个工业部门中排第11位〔6〕。广大乡村地区在经济改革以后, 生活消费品中的商品性支出最高的就是服装,城市居民对于服装也有多层次的消费需求。然而,辽宁这个过重的产业结构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正是由于这一市场空缺的存在,才使得西柳服装业的兴起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据调查,沈阳是西柳服装的主要销路之一。从手工作坊起步的西柳服装不仅能适应农村市场的要求,而且在大城市中也找到了销路。
3.2.3 同周围其它的地区相比, 西柳镇也并不具备更多的办市场的有利条件。西柳服装市场的生生不息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在时间上的“先发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走一步”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柳的变化是从办市场开始的。1979年,为生计所迫而急中生智的东柳村农民通过做裤子、卖裤子,开创了迅速致富的商品经济之路。到1984年,西柳服装市场已有相当规模,经营者达数千人,辐射范围已扩大到整个东北地区以至京、津等地。西柳靠已有的市场基础、靠管理、靠信誉稳住了客商。西柳市场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93年西柳服装市场集市贸易成交额31.9亿元,名列全国百强市场第四位。1994年11月西柳新服装市场第一期工程正式完工,新市场占地面积72.8万m[2],有摊位1万多个。
3.2.4 在西柳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当中, 海城市和西柳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柳党政部门敢于顶着风险为农民撑腰,使西柳市场终于能够生存下来。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海城市从1984年开始,以财政包干为突破口,向乡镇下放财政、工商管理和税收调节等项权力。对于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优先提供经营场所,优先办理营业执照,优先安排子女就业,并在信贷和税收方面予以适当照顾。西柳镇为鼓励外来人口在本镇投资办企业,在土地使用、执照办理、工商税收等方面都采取了十分灵活的政策,并且实行了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政策。对外来暂住人口除按规定收取暂住人口管理费外,其它与当地居民一视同仁。
海城市小城镇的发展早在1984年就开始,当时兼任县委书记的李铁映领导的综合经济体制改革,活跃了整个县域经济。
虽然辽宁省小城镇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作为辽宁省经济主体的大批国营大中型企业步履艰难,但是,象滕鳌、西柳等小城镇仍然能够蓬勃地发展起来。这些小城镇的兴旺是由于恰当地发挥它们在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接受大城市辐射、历史传统或者市场结构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且在竞争中抓住了机遇、把握了先机,树立了各自的产业优势,进而通过当地党政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制度创新使其产业优势得到巩固和加强,逐步积累了资金,改善了城镇面貌,从而确立了其整体的竞争优势,走上了人口集聚、产业集聚与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健康的城镇化道路。虽然这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甚至有一些初期的做法尚值得商榷,但笔者认为,尚未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只要循着它们的思路,从分析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出发,尽早确立自己的优势产业并加强其在区域经济中的竞争优势,一定可以走上良性循环的城镇化轨道。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鲁斯基金资助项目。滕鳌镇调查由刘燕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