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些细节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房屋整体质量的下降,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大可小,已经成为了房屋安全的隐患。有效防治房屋的质量问题是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控制和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不仅是建筑工作者的责任,更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使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住宅建筑的质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些质量通病时有发生。这些通病,面大量广,危害极大,有的缩短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的直接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有的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消除质量通病,是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加建筑工程总体效益的关键环节。
1 相关概念及要求
1.1 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指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所建造的房屋能够在安全可靠性,功能性,持久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满足居民对住房的要求。
(1)安全可靠性:指建筑物在各种外界或内在因素作用下保证自身结构的完整及居住的适用性,各方面的性能达到指标,使得居民放心居住;
(2)持久性:指房屋的实际适用期限。从工程竣工到无法居住的时间跨度;
(3)经济性:指在满足各种居住条件下,节省居民的开支及资源的使用;
(4)舒适性:房屋的构造符合人体工程,给居民提供很多方便。
1.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及设备使产品满足顾客和法规等方面对质量的要求。
房屋建筑施工由于施工的投入巨大,选择的地基固定,房屋的要求过高而影响因素较多,以及不能多次生产的特点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显得越发重要,因此要将质量控制放在施工整个过程的关键地位,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3 影响因素
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施工人员,技术,设备以及环境。施工人员自身的测量、施工误差,技术上的缺陷,工艺流程的不完善,设备本身的机械误差,受震动和电磁等的影响等,这些都是施工时经常遇到且影响很大的因素,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认真规划,细心施工,及时发现问题,来实现对质量的控制。
2 质量控制过程
2.1工程设计方面
(1)应当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和有关资料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设计要求大纲。通常情况下,设计大纲可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在调查、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进行制定,并将制定好的大纲提交业主方进行审定,然后据此编制详细的设计方案。
(2)对设计进行初步审查。对初步设计方案的审查主要是针对项目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审查过程中应当与设计要求大纲进行对照,看其是否满足相关要求,设计概算是否在控制范围之内。
(3)对施工图进行审查。这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一个关键点,在对其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应当重点看使用功能及质量要求是否达到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审查内容包括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安装施工图、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图等等。
2.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从图纸到人再到施工对象,通过对材料和机械的操作按预定的方案完成施工过程。具体需要完成:(1)工序的质量控制;(2)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3)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4)问题的处理。这里以具体的事例来详细说明。
3案例分析
3.1 工程概况
君澜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约8000㎡,砖混结构6层,于2003年10月开工,2004年10月初基本完工,但在准备进行验收时发现4层楼地面出现较多裂缝。笔者当时作为建设单位现场代表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有关技术员参与调查。经过调查分析,该裂缝是由于钢筋保护层偏差引起的裂缝。经过处理,已经不影响该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该工程于2004年12月顺利验收,交付使用。
3.2 钢筋保护层偏差而产生裂缝的原因
(1)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
(2)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
(3)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
(4)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撑脚设置间距过大。
3.3解决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同时采用楼板负弯矩筋悬挂施工工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悬挂法布筋工艺是由桂林市七建首创的,因其材料成本低、人工操作简便、控制效果稳定,可以有效地防止现浇混凝土板负钢筋向下位移过大,造成混凝土板结构隐患,从而得到桂林市建委的肯定并在桂林市大力推广。悬挂法布筋工艺原理:采用方管铺助架立筋,将板的负弯矩钢筋临时悬挂固定于铺助架立筋下,使负弯矩钢筋、辅助架立筋、分布筋和撑脚连成整体,从而构成刚度较大的钢筋网片,能随一定的冲击力和偶尔的人工踩踏,避免混凝土浇捣过程造成负弯矩筋的严重偏位、下陷和严重变形情况,较可靠地保证负弯矩钢筋的正确位置,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合格率。悬挂法布筋工艺流程;布置钢筋撑脚→摆放辅助架立筋→撑脚与辅助架立筋绑扎→负弯矩钢筋与辅助架立筋逐点绑扎→检查复核撑脚的高度、间距→砼摊铺找平→平板振动器第一遍振捣→拆除辅助架立筋→补平粗钢筋位置的凹槽→平板振动器第二遍振捣→砼表面收浆抹平。
4小结
房屋通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屡屡出现,出现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究其根本,所有这些都由于是监管力度不严,相关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和一些外部自然因素造成的。要根本解决通病问题,需从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对防控工程质量通病重要意义的认识和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入手,并建立相应制度法规,同时各建设单位通过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达到预防和消除房屋质量通病的目的,从而整体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张铟、郭诗惠.建筑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3]汪黎明.华东工程质量监督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王奕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钢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质量论文; 弯矩论文; 房屋论文; 通病论文; 施工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