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二病区 421001
【摘 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38例对比组常规性护理,38例循证组循证护理。对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及自理能力进行观察。结果:循证组临床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及自理能力均比对比组优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有效恢复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控制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增加患者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后恢复
作为高血压中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的脑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脑底小动脉发生病变,致使患者小动脉上管壁纤维样发生变化,造成局部性出血、组织坏死,进而导致扩张局限性、血管壁强度减弱等问题,诱发小动脉瘤[1]。当患者过度运动血压升高时,致使脑血管壁破裂,轻者致残、重者死亡。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
76例于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法为前提,分为对比组和循证组,各38例。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病变所致脑出血患者;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同意书;年龄45-80岁;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比准。排除:心脑血管重大疾病者;重要器官肿瘤者;精神障碍严重者;不配合本次研究者。对比组患者男女比22:16,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1±6.9)岁,脑出血情况:7例小脑出血、20例壳核出血、8例丘脑出血,其他3例。循证组患者男女比23:17,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6±6.7)岁,脑出血情况:8例小脑出血、22例壳核出血、6例丘脑出血,其他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比组
对比组常规性护理,主要包括:患者日常起居、病房清洁、药物更换、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跟进。
1.2.2循证组
循证组:(1)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核心,邀请责任护士、专业医师、优秀护理人员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定期对于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护理流程、服务态度等,经护理考核,促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进一部提升[2]。(2)心理:患者由于病情比较严重,焦虑、偏执等情绪纷纷出现,甚至有患者出现恐惧情绪,不利于护理工作得顺利开展。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心理疏导,遵循多听、多看原则,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制定符合病人实情的心理护理方案,让患者提高依存性、治愈信心。(3)问题:对患者术后病情跟进,结合患者实情,提出患者术后出现问题及可能发生问题,询问护士长及医生,开展全面检查,以便确保提出问题的正确性,为制定治疗、护理计划奠定坚实基础,预防术后病情不良可能性发生概率,尤其是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脏器衰竭等等,强化预防护理[3]。(4)特殊:术后少部分患者出现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影响到患者情绪,甚至出现轻生、自暴自弃等现象,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过言语、健康知识宣教、日常生活护理计划调整,改善患者的生活,以避免患者过激反应。(5)营养康复:术后患者给予肠内外营养,当患者意识清醒时给予半流食,粗纤维食物,以确保营养。根据患者恢复,制定康复锻炼计划,以便患者循序渐进的恢复[4]。
1.3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术后临床各项指标(住院时间、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皮肤受损)、后遗症(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自理能力进行评价[5]。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软件分析本次研究结果,计量资料临床各项指标分析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后遗症及自理能力分析用[n(%)]表示,卡方检验,数据差异P<0.0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各项指标分析
循证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各项指标分析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发作人群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该病临床主要表现常以恶心、呕吐、昏迷、嗜睡为主,诱因则是由于高血压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化或者运动剧烈化引发。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发作急、死亡率高,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临床治疗采用手术手段,且为了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给予高血压脑出血给予术后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循证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后遗症及自理能力均比对比组优良(P<0.05)。具体原因分析:(1)为确保患者舒适性,护理人员适时调整患者体位,不仅将异常痉挛症状所避免,而且将患者术后血压护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定时监测,强化血压变化关注度,以便在血压发生过大时,采取急救措施或药物静脉滴注,保持患者脑内压处于正常状态,而且当患者出现情绪过于激动时,给予患者镇静剂,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6]。(2)比较常规性护理,循证护理从患者的心理、疾病问题发现、提出、解决、预防等方面强化护理工作,不仅有效将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进行改善,而且还有效将患者术后恢复的干扰因素进行控制,为患者的术后快速恢复提供坚实的基础。(3)另外循证护理立足于科学理论之上,故循证护理对患者的护理针对性强,有利于改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等烦恼。
综上所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有利于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控制术后不良因素干扰,临床推荐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黄文芳,余慧兰,雷艳,等.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4(2):322-324.
[2]赵建红,张鑫. 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8):1533-1534.
[3]宗艳玲,张秀波. 高血压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33例行气管切开的循证护理实践[J]. 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7):3640-3642.
[4]江岳珊,肖玲,林少斌.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便秘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1):1778-1780.
[5]赵亚梅,王楠,李琳. 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鼻饲大黄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1):117-118.
[6]孙惠杰,赵英凯,刘丹丹. 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7,38(7):1375-1376.
论文作者:廖淑春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指标论文; 能力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