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引领
刘静芳,蔡杭州
(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 要: 在全员全过程育人的新时代背景下,我省不断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加快一体化德育横向布局,从“三重点”“六维度”着手,横向覆盖德育全领域。同时,首创省级德育平台,实现“大中小幼”各学段一体化德育的纵向贯通。以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为引领,从体系上保障和提升我省青少年德育实效。
关键词: 德育体系:一体化;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教育系统铸魂育人的指导思想,也是德育工作的行动指南。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工作为引领,河北出台“三进”实施方案,组织各地各学校在空间层面拓展校园德育、校外德育、家庭德育横向协调,在时间层面将大中小学幼儿园、乃至职后阶段纵向贯通,将“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一、从“三重点”“六维度”着手,加快一体化德育横向布局
“三个重点”即校园德育、校外德育、家庭德育,三重点下细化为六个维度,具体指思想政治课程衔接、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德育活动组织、第二课堂设计、家校合作和家长教育,横向贯穿德育工作的各项实践。
综上所述本文作出以下推测:(1)TB患者MAIT细胞水平降低,尤其与患者结核菌活跃状态密切相关。(2)当机体感染结核菌后,MAIT细胞功能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产生Perforin的能力明显降低。(3)MAIT和IL-22在抗肺结核免疫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因此,MAIT细胞和IL-22动态变化可反映肺结核的病情发展与转归,具有成为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依据的可能。尽管MAIT细胞和IL-22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抗结核免疫中各亚群细胞与IL-22的协同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我不敢相信,这些人前天——也就是前天吧——他们还对将来充满了企望。然而此刻,他们就完蛋了,此刻的世界已经不属于他们,前天成了历史,成了他们的另一个世界。
(一)校园德育
1.思想政治课程衔接。学校思想政治课堂是校园德育的主渠道,在不断研究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项举措,加强中小学和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效衔接。高度重视发挥教材育人作用。按照国家部署积极推进中小学学校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马工程”国家统编教材。加强授课指导,坚持组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2019 年成立了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组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调研基础上,督导大中小学校加强备课授课质量监管。鼓励思想政治课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探索开展大中小学学生思政课现场教学、素质拓展、研学旅行等体验教学模式。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宣讲团,深入各级学校开展巡讲,精细解读,加强思想统一引领,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元素,加强学科德育、课程思政。
校外课堂纳入德育一体化,以实践和体验弥补学段德育目标抽象化部分,利用全省高校百万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开展千乡万村“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充分依托党团和少先队组织和高校师生力量,打造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精心打造了邢台临西东留善固村玉兰小学这一出色的德育实践试点校,依托省德育研究中心,累计组织了全省高校师生千余人次来到玉兰小学,接受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过的“吕玉兰精神”再教育,为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艺活动,并带领小学生到高校进行研学参观,促进了大中小一体化德育的实践进程。
2.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创新德育师资队伍一体化培养模式,在充分开展城乡不同学段德育师资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省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对高校思想政治骨干、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一体谋划,分段进行系统业务培训。积极发挥高校师资优势带动中小学师资力量提升。2017 年起,我省搭建了中小学班主任“面对面”工作平台,帮助大中小学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教师与中小学班主任对接,讨论各学段育人现状和问题,构筑育人“全链条”,避免一个学段的学习结束后的推责问题,以及德育过程中的雷同重复问题,提升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7 期,帮助中小学班主任整理并发表教研文章百余篇,获得科研荣誉奖项计30 余项。部分高校思政工作者走进中小学充任大队辅导员,部分中小学德育校长走进大学课堂,以实际教学经验开设专业对口的选修课。
(二)校外德育
在远声场中,长横孔为线状缺陷的典型代表,在实际探伤时,由于试样制造过程中机械加工的工艺是困难的,所以理论推导及其运算结果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与参考.
(三)家庭德育
从“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理念出发,科学设计,系统创新提升家庭教育一体化水平,组建省家庭教育讲师团,评选树立50 所省级家庭教育示范校,研发使用专业教材,系统开展专家讲座,依托全省各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打造“家教茶座”平台,开展优秀论文征集、视频优质课评选,命名首批全省家庭教育实践基地,打造家校合力育人一体化模式。
二、创设省级德育平台实现纵向贯通
多年来,通过调研座谈、开展活动等方式,我省持续为各学段德育创造沟通交流的契机。2017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10 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河北整合资源,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一体化德育平台——河北省德育共同体,秉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化改革构建一体化德育体系、贯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三项重点任务为主要着力点,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
通过河北省德育共同体平台,加强对各学段德育工作协同育人的指导,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共同体依托114 家优质大中小学校幼儿园、172 家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省青少年校外教育研究会等等优质共建单位,通过跨校、跨学科、跨学段集体备课、大学小学师资互换、骨干校签约共建、大手拉小手实践研学、家长学校共建等模式,组织各学段德育工作者从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等方面共同着手,整体规划德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考评,整合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资源,深化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进程,发挥重难点问题研究平台、新思想新任务研发实践基地和多角度多层次服务载体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0X(2019)32-0039-02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重大招标课题“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创新体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701002)系列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冯梦阳】
标签:德育体系:一体化论文; 指导思想论文; 河北省德育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