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也持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促使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建筑工程行业提出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使得建筑工程结构和功能也变得愈来愈复杂,投入资金也逐年提升,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建筑工程市场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工程的质量水平息息相关,然而构建较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关键是引入科学合理的管理技术手段。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分析了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办法,旨在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项目管理法;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规模、数量、种类的持续扩大,在带来巨大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项目管理法应运而生,项目管理法的本质是把项目经理设立为核心的问责机制,即是采用项目部中相关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进而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规划施工以及项目的过程控制,进而实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能偶优化项目各项生产材料的优化,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合理开展,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法概述
1.1 项目管理法的内涵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法作为管理学科的一项重要分支,其内涵是使得项目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相关要求的同时能够更为高效的完成。而且项目管理的核心负责人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需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合理的协同配合建筑工程项目中工作人员,进而对工程项目展开科学合理的组织、规划、施工和项目过程控制,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与内外部环境更加匹配,并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生产材料最优化,最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更好的项目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项目管理法是以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目标和经济收益为牵引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方法。
1.2 项目管理法的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和项目管理法的最终目标具备一致性,两者的主要目标或最终目标都是使得建筑工程项目更为高效的完成,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一般而言建筑工程项目具备四项基本要求:工程安全要求、工程进度要求、工程成本要求和工程质量要求。因而,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建筑工程成本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是项目管理法的主要目标。
1.3 项目管理法的特征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法的基本特征是:科学性、程序化和全面性。其中,科学性即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法应用的工程管理手段和方法契合建筑工程企业自身的基本情况的方法;程序化即是指在项目管理法在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组织和管理工作具有合理性;全面性则是项目管理法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其需要覆盖建筑工程的成本、安全、进度和质量等核心内容。
1.4 项目管理法的内容
在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法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点:第一是,协同:即是组织相关人力和物力协同工作;第二是,两个管理工作:即是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工作;第三是,四个控制工作:即是进度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
2 项目管理法应用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
2.1 事前质量控制
项目管理法中的事前质量控制: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事前质量管理和控制主要涵盖几点工作内容:第一,在建筑工程项目前全面收集工程项目的资料,并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调研;第二,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前需要设立完善、科学和合理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组织机构;第三,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人员奖惩体系,进而确定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第四,制定详细明确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标准和规范;第五,制定程序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控程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事中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事中质量控制也是极为关键的,同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法的核心管理内容。因为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把关,进而将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威胁因素都进行规避,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良好。一般来讲,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严格把控的就是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因为如果建筑工程生产材料质量不满足要求,不管施工技术怎么样、设备多先进,最后都无法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因而在进行建筑工程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们需要对原材料的供应商、质量检验证书和材料的型号规格进行详细和严格的把控,进而保障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采用的所有材料都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质量的规范和标准,并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实际的技术要求。
2.3 事后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的质量控制称之为事后质量控制,即是在建筑工程竣工后,依据国家的质量标准针对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项工程展开全面的检查和验收,务必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验收标准的要求,凡是发现问题的建筑工程项目都需要返工处理。
3 项目管理法应用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
3.1 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一般在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决策阶段,需要依据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科学合理的编制高度可靠的项目研究计划,与此同时[1],针对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准确评估和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项目投资决策,同时加强投资决策管理也可以促进工程设计估算的控制,以确保设计估算在批准的投资估算范围内。
3.2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是决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因为建筑项目中的诸多的经济问题都受到设计阶段的影响。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需要结合过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来比较各种替代方案,并应选择经济性最好和技术最先进的解决方案[2]。并且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内容,设计范围和预算成本分析图纸的经济性和技术性,确保其完全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标准,并进行设计变更管理。并应加强图纸审查。专注于配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3.3 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一方面,有必要对各投标人对建设项目的招标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选择符合项目标准和高性价比的投标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招标制度,明确工程量,工程造价,价格调整等相关内容。
3.4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一般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首先要加强项目变更管理和合同价格调整的管理。当建筑工程项目因各种原因发生工程变更时,应在工程变更前由工程师签字确认,并严格按照工程变更程序处理相关变更。事项。其次,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成本的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规模大,技术复杂的建设项目。由于施工周期长,在长期施工期间经常遇到大型材料和设备。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这个影响项目成本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事先知道价格波动的可能性,并提前做出科学的成本估算。此外,有必要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严格控制签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5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结算中,合同建设项目应严格按合同约定,以确保完工结算的标准化和真实性;其次,应严格审查相关的结算信息,如设计变更和签证订单;确保项目数量符合项目图纸和设计文件。
4 结论
本文梳理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法的内涵和特点,并归纳出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以期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浩琨. 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2018(6):104.
[2]张烁. 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8(14):371.
论文作者:邓善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法论文; 阶段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