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了混凝土质量的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在实际工程中,为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必须对施工过程的各个工序包括原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及硬化后的混凝土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本文针对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全程控制作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引言
混凝土工程是一项规模比较大、施工周期比较长、交叉专业比较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施工质量控制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好坏标志着混凝土工程的好坏。下文论述了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及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几项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只有严格重视混凝土的各项标准和妥善处理施工的全过程,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1.混凝土概述及特点
混凝土作为工程建设重要的建筑材料,是由石子、水泥、沙子和水经均匀拌合而成。已经成为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价格低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是混凝土的三大特征,这也能够使混凝土需求量越来越大。有时还能够按照工程需要,使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得到改善,适量地加入掺合料与外加剂。
优势:①突出的可调配性能②优越的耐久性③可以很好的与钢筋共同工作④十分良好的可塑性⑤相当高抗压强度⑥来源广泛的原材料且低廉的造价⑦具有耐火性较好⑧生产工艺比较简单⑨可以提高抗震性使其浇筑成的整体建筑,也可以预制成各种构件再进行装配。
缺点:一定要注意混凝土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而发生的变形。比如裂缝的产生,在养护不良的情况下,当一旦成形的混凝土,任由其风吹日晒,其水分蒸发速度相当快、而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其体积收缩,随之出现的较大拉应力,混凝土表面的开裂也就不能防止。还有一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干缩裂缝,主要是因为构件水分蒸发发生的,也无法避免体积收缩,且垫层的约束或收缩过程受地基,进而发生干缩裂缝。
2.原材料控制
由水、矿物质混合材料、水泥、化学外加剂、细骨料是普通混凝土,根据配合比例,通过拌制均匀,养护硬化而成或振捣密实成型的人工石材。
2.1水泥。水泥有多种标号、品种要按照设计图纸的标准和现实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
2.2砂。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2.3石子。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cm-3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
2.4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样着重控制。
2.5外加剂。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要求指示(如坑渗标号等)。另外,应注意混凝土外加剂使用说明的有效日期、防止过期失效的外加剂用于工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能任意添加,在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应适当延长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在使用新型的复合型混凝土外加剂上要大力推广,以符合先进的施工工艺的各种要求。
3.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按照设计的混凝土耐久性、坍落度、强度等级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配知道,经验配合比使用不行。试验室要结合原材料现实情况,明确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
4.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配制混凝土需要面积大数量多,施工部门在进行每次拌制前按照进场砂石料的检验实况,将施工配合比转换算成试验室配合比,各原材料的用量需要每拌合盘进行计算出,记录在牌上;在计量上必须严格要求搅拌人员,提前校验拌和机上的进水表,杜绝加水凭感觉的错误操作,要散装称量对水泥,对外加剂更要称量精确;不得在小推车上划线计量在量较大的砂石上,坚持称量每一车;要对拌合物的和易性、坍落度等不定期的抽查,根据标准观察混凝土强度试块的取样。使用机械搅拌能够令拌合物的各种原料更加均匀的分布,尤其对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较小时,在相同各方面条件下,使用采用人工搅拌的混凝土与机械搅拌的混凝土相比,可以提高约10%的强度。使用机械振捣成型时,破坏水泥的凝聚结构是机械振捣的作用,从而使水泥浆体的粘度降低,还可使混拌合物的流动性提高,有利于获得致密结构,这对流动性小的混凝土或水灰比小的混凝土特别重要。对于输变电工程而言,因为绝大多数铁塔位于高山上,相当恶劣的施工条件,在使用施工工具时要选择轻便、简单、可拆装的机械设备,方便搬运,尽可能做到机械施工,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5.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质量控制
5.1对混凝土进行养护。自然养护法和加热养护法是混凝土氧化方法。自然养护方法是特混凝土终凝后,在构件上遮盖麻袋,草袋,砂子或稻草等,通过洒水,以确保构件常常处于湿润状态。自然养护方法的水泥品种与养护时间与掺用塑化剂相关。通常情况下,用一般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养护时7个昼夜以上为适合:在采用矿碴水泥时,火山灰水泥或掺用过塑化剂的养护时间14昼夜以下合适,每天的浇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保持充分的潮湿为宜,在平常气候条件下,当温度高于15度时,前三天内夜里至小浇水2-4次,白天每隔1-2小时浇水一次,在以后的养护期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方可,但大风天气中或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应恰当增加浇水次数。
5.2拆模对于混凝土来说。经过养护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规定要求后,就可以对模板进行拆除,进行拆模时需要先拆处不承重的模板,承重的模板最后拆为宜。
6.结语
在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在掌握了制约混凝土的主要因素和在实际操作中发生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后,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后,宏观地从整体上把握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对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容易掌握。
参考文献:
[1]雷宅荣;分析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科技视界;2013年24期
[2]郑聚才;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研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于泳海;关于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年01期
论文作者:冯贯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水泥论文; 水灰比论文; 强度论文; 工程论文; 外加剂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