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实践论文_高阳

110kV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实践论文_高阳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东供电分公司 天津 300250)

摘要: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建设,创新建设模式,按照“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思路,积极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集成应用新技术、优化建筑结构型式,推行工厂预制和现场安装两个阶段建设变电站。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不但基于最新的技术,而且具有操作智能化、安全可靠性高、经济环保性好、低碳高效等特点。110k V 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建设新一代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和建设热点。

关键词: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实践

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结合其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反映出各国对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电网最为重要的运行参量采集点、管控执行点和未来智能电网的支撑点,其发展建设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智能变电站的总体水平不仅仅局限于新设备、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与智能化发展相对应的建设模式也是决定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关键基础,实现电网建设模式与新技术、新设备的协调发展是智能变电站全面发展的关键。

1 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定义

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实现了标准化设计、生产化加工和装配式建设。

1.1 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和标准工艺,全面实现设备形式、回路接线和土建设计标准化,形成施工图深度通用设计成果。同时,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二次设备间采用标准化连接,实现二次接线“即插即用”,支撑“大运行、大检修”,实现信自、统一采集、综合分析、智能报警、按需传送及顺序控制等高级应用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和定制化。

1.2 工厂化加工

工厂化加工指一次、二次等集成设备最大程度实现工厂内规模生产、集成调试。建、构筑物主要构件,采用工厂预制结构形式。

1.3 装配式建设

装配式建设是建、构筑物采用装配式结构,减少现场“湿作业”,采用通用设备基础,统一基础尺寸模数,采用标准化定型钢模浇制混凝土,提高工艺水平。推进现场机械化施工及电气安装,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现场安全风险,提高工程质量。

2 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专业管理

2.1初步设计方案确定

为准确领会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建设目标,基建部组织业主及设计项目部集中学习相关知识,逐项讨论确定成果应用范围以及实现方式,通过多次讨论,达成共识,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2.2 初步设计

业主项目部安排专人落实初步设计阶段的各项工作,及时上报初步设计评审计划,并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按计划开展工作。初设期间,业主项目部及时组织设联会,通过设联会设备厂家与设计人员面对面的交流沟通,确保设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站内设备参数的收资与提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初步设计评审坚持

“先内审、后送审”的原则,基建部牵头成立由发策部、生产技术部、安保部、调度、科信部、相关生产单位及所在县公司组成的初步设计工作组,明确内审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及时召开内审会议,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逐项审查,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并进行系统归纳,对于存在的异议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协调,形成会议纪要。

2.4 施工图设计

装配式变电站设计突破传统变电站设计理念,采用统一设备基础模板,减少设计提资时间;应用即插即用技术( 预制电缆) ,取消端子排设计,提高现场施工效率;采用二次总集成理念,减少设计范围及工作量;采用装配式建筑,应用钢结构标化准设计。实现缩短设计工期及建设工期的目标。

2.5 施工过程设计纠偏及功能验证

通过开展施工图交底及会检工作,加强施工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于施工图有疑问的地方要求施工项目部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杜绝盲目施工现象的发生; 对于施工图中不合理的部分,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提出进行纠偏; 在单相工程完成后,业主项目部组织设计人员及时开展功能验证,确保所有设计方案取得预期功能。对于钢结构装配式厂房的建设,业主项目部多次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到钢结构技术比较成熟的厂家开展调研,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质量要求。

2.6 建设单位过程管控

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装配式变电站以及装配建材厂家调研,收集省内及相邻省份配送式变电站、工业厂房设计建设成功经验,不断优化调整设计方案。业主项目部精心组织、协调,设计单位及时跟进、工代服务到位,施工单位合理调配施工资源,各参建单位目标明确、协同一致,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3 工程实践

2012年12月,安徽六安孙岗110kV变电站被国家电网公司选取为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试点。国网六安供电公司统筹推进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孙岗110kV标准配送式变电站试点建设工作,并取得预期成果。

3.1 标准配送式技术方案

本站充分吸收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专项技术研究成果,并将建筑物预制技术、构筑物预制技术、信息一体化及高级应用技术、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预制光缆技术、预制电缆技术运用于工程实践。

3.2 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实践效果

(1)建设效率提升。装配式变电站设计基本出发点是借鉴了民用工业建筑装配生产的经验,实现变电站设计、施工过程的组织集约化,克服了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使工期增加,以及克服了由于设计和施工的不协调而影响建设进度等弊病。通过孙岗110千伏变电站试点建设,典型110千伏变电站设计建设整体工期(从初设到竣工整个建设周期)由540天缩短为240天。

(2)社会效益提升明显。标准配送式智能变建设,推行工厂化加工后,现场作业人员明显减少,劳动强度下降明显,安全风险降低;工厂化预制电缆、光缆的使用改变了以往人工接线存在人为操作误差的可能,使得工程质量得以进一步提升;水泥、湿作业的较少,大大降低了粉尘、噪音、污水的排放,环境效益提升明显;采用配送式设计方案,变电站节地 10% 以上。因此,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

4 总结

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建设,创新建设模式是通过应用标准化设计、实施工厂化加工、组织装配式建设,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及施工成本,相信随着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建设的推广,能够很好地解决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宋强,闫立秋,李涛,姚卫东.中110 kV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J]. 电力系统, 2014, 11:58-59.

[2]叶建峰. 110 k V 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设实践[J]. 供用电, 2010, 2: 42-45.

论文作者:高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110kV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实践论文_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