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评价与分析——2003年高考教学复习建议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国统一论文,考试试卷论文,普通高校招生论文,评价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理大综合命题建议
2002年,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所有省、市、自治区都实施了"3+X"的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其中广东、广西、河南和江苏四个省在"X"科目中实行了“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是包含了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和生物等六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考试,它旨在考查学生对各个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生答卷反映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基本技能有待提高
从考生的答卷情况来分析,不少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清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基本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审题能力及表述能力亟待加强
试卷答题情况反映出许多考生审题不清,表达能力不高,不能应用科学的语言进行叙述,从而造成失分很多。这也反映出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不牢。
对命题的建议和探讨
分析2002年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我们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1.试卷的效度和区分度有待提高
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共包含了六个学科,总分只有150分或300分,每个学科所占的分值很少,又由于试题量的限制,因此每个学科考查的内容很少,特别是理科部分,考查的内容过少,以点代面。同时,由于文理综合试卷的特点,试题的设计可能是照顾到某个学科的主干内容而其他学科的内容却不属主干知识。因此,造成试卷的内容效度较低,结果不利于区分进入高校的学生是否具有发展潜能,也不利于中学在注重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应该增加实验试题的考查
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能力和要求,在中学教学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试卷题量的限制,文理综合试卷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试题或社会科学中的实践能力,从而不仅不能鉴别考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论是从完善试卷的测试功能,还是正确发挥试卷的导向作用,应该在文理综合能力测试中增加实验试题的考查。
3.应该进一步把握好各个学科的难度
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是考查考生在《教学大纲》必修内容范围内所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求,是针对所有考生的考试。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是,学生除了要达到必修内容的基本要求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学科进一步深入学习,即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因而每个学生各个学科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是均衡的,这也是正常和合理的。因此,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应该在必修要求范围内,注意把握好不同学科的要求和难度,不能造成某个学科难,而某个学科容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公平。
4.应进一步科学规范测试
由于综合能力测试还处于试行阶段,目前的综合能力测试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测试的发展方向如何?测试的性质是怎样的,是选拔测试,还是水平测验?如果是选拔性能力测验,怎样界定测验内容与测验性质的关系?测试的考核目标不太明确,不利于在命题中贯彻落实;测试的形式应该怎样才是科学合理的?又如,目前的综合能力测试虽然具有较好的测量信度,但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试卷中各个学科的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内容怎样安排才能最大程度地、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命制试题时,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试卷的能力测试水平。以上这些问题都应该在试验中进一步研究、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综合能力测试健康发展,较好地发挥它的功能。
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是为了使高考更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这也是高考改革实施"3+X"科目组方案,设置综合能力测试的主要目的。文理综合能力测试与单学科考试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而不能以一种考试替代另一种考试,特别是不能以综合能力测试替代单学科考试,或者是强化综合能力测试而削弱单学科考试,这样都不利于客观、准确地测试考生的能力,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更不利于中学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只有在与单科考试同时使用时,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通过近两年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实施发现,由于应试教育的存在,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削弱单科教学,过分强调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从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该正确认识综合能力测试的性质和功能,处理好教学与综合能力测试的关系,注重学科教学,注重基础知识。
政治对教学与复习的建议
2002年全国普通高考政治试卷全卷难度为0.573,与近几年试卷基本持平,说明考生对于今年政治试卷的回答情况总体较好,但在不同题型上的表现略有差别。具体说来,在选择题方面回答情况令人满意,在简答题、辨析题上的回答情况基本正常,但今年的论述题得分情况不容乐观,特别反映出考生在系统阐述一个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欠缺。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教学与复习参考。
全面把握《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内容与能力要求
《考试说明》规定了“考查的知识范围”,这是政治高考考试内容的依据。目前,2003年政治科《考试说明》已经修订完成,针对原考试说明中对于考查知识范围的说明太过笼统、不易于复习过程中实际把握的情况,本次修订将《说明》中的知识点逐条细化,将原有的二级标题形式扩充到了三级标题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考核知识点。此外,由于2003年普通高考的时间提前一个月进行,“人教基[2002]6号文件”明确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将删减部分“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相应地,2003年政治科高考试卷中也对这部分内容不作要求。
《考试说明》同时也规定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是与一定的教育认知层次相关联的,“能力要求”第1、2、3、4条规定了考生学习政治课后应具备的、从“再认知识”到“综合认识和评价”的各层次的能力,这一“能力要求层级”基本上是与考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相对应的。如果说,《考试说明》中“考查的知识范围”对考查内容的广度作了要求,那么“能力要求”规定的就是高考政治对于考试内容深度的要求。此外,“能力要求”的第5条“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不仅属于文科类考试的一条特殊要求,而且,从考生参加考试、回答试卷的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回答问题的表述是考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考生在表述中所反映出来的专业性(使用术语情况)、条理性、逻辑性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考生的实际水平相一致的,因此高考政治考试也一直要求考生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评分标准中在两道论述题设置的“综合评价分”,也有针对性地对考生回答的条理性、逻辑性作了要求。
切实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在记忆、领会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增强可持续性的、在高等学府继续发展的能力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一方面强调它在德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强调它的学科知识和学科体系。目前在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中开设的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都是有着丰富的学科内容和严密的学科体系的。今后考生进入到高等学府,会接受到更多这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学的日常学习中夯实根基、打好基础,会为今后在更高阶段的持续性发展做好铺垫;同时,政治科高考在试卷中所强调的关注现实生活、发挥创新意识的要求也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基础上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协调学习课本基本知识与联系实际问题思考的辩证关系。所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对知识的认知不是最终目的,但离开一定的知识准备去思维与实践则容易导致盲目性。要处理好“学”与“思”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来,政治课教学引导学生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热爱和体验现实生活,是在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后分阶段、分步骤完成的。如果不切实际地、过高地要求中学生紧密联系过多的“实际”,则这种联系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能力发挥和所谓的“创新”也只能是原地的重复。当然,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不可能要求学生熟知学科内的每一个细节。在中学学习阶段,主要以准确理解、掌握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主干知识作为要求。
加强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注重多角度观察和研究事物,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切实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近些年来,高考政治命题的改革,一直致力于对“素质考查、创新精神”的探索,并为了这一思想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但归结到一点,就是使高考政治试题更加贴近和符合我们生活、学习的规律,比如试卷中对试题多样化的设计,就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存在多种渠道;再如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中对“酌情给分”、“酌情加分”、“综合评价分”的设置,正是基于社会评价标准的多维性;又如试卷中对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凸现,正是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又有潜在的育人的功能。试卷中设置的材料,也往往是对现实生活某个情节的模拟,当然,这种模拟不一定是直接的模拟,而是经过一定的提炼和加工。同理,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认识,也需要经过一个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过程。
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和逻辑性。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要求我们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判断、分析、评价问题,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问题的出现和对问题的研究并非孤立存在,而往往是多个问题相伴而生、互相交织在一起。在日常学习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之余,可以尝试选择以某个社会问题为主题,探讨其他问题与这一主题的相关度,研究这个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在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感。我们在阅卷中时常发现,有的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把能够想到的知识都罗列上去,虽然在表面上看回答的文字很多,但句与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层次凌乱、欠缺有机联系、欠缺逻辑性,最终不能获得满意的分数。这种现象反映了这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抓不准问题的关键点,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主线,从而整理不出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良好的思维习惯。
生物对教学复习的启示
2002年高考,生物学科共编制了7份试卷,其中有单独编制的,也有合作编制的。虽然每份试卷中生物学科所占的份量不尽相同,但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和作用却在逐渐增加。2002年大约有30个省(市、区)的考生不同程度地选考了生物科。其中广东、广西、河南的部分考生参加了生物单科卷的考试,下面重点分析、介绍2002年广东、广西、河南卷高考生物的情况。
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考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如2002年生物卷的第35(4)(5)题,考查的实际上是呼吸作用的大小与水、温度的关系。考生应该循此思路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可是一些学生却没有理解命题者的意图,认为:“粮食种类不同或粮食中所含有机物的不同”,是各地规定的入库粮食的含水量不尽相同的原因。正确答案应该是“不同地区的温度和湿度不同”。因为高温和湿度大都会加大呼吸作用的强度,使有机物分解,进而使种子和粮食中的有机物损失增大。为了更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考生看到高考题目后要仔细、冷静地审题,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点,而不能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题目的解答思路去回答问题,或受思维定式的影响答非所问。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中也有这种情况,如新课程卷的第21题,题干已经表明:某同学为搞明白植物体内水分从低处往高处流动的动力是什么而做了两个实验。之后应该循着动力是什么来回答问题,可是有的考生却从动力在生产上有什么作用的角度来回答第3问(根据这两个实验,你对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有何新认识?)显然答非所问。正确答案是:推动水分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除蒸腾拉力外,还有根部产生的向上推力。后一个力是教材上没有讲过的,但通过回答本题可以得出这一结论,所以称新认识。
高考试卷中往往会出现考查内容相对隐蔽的题目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思路的题目,题干不但素材来源广泛,而且表达形式也多种多样。回答这类试题时,考生往往不知道从哪下手,也就是找不到解题思路。这实际上反映了考生在新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强,如2002年第32(2)题,考生知道温度对酶的活性有影响,但却不会把这一知识迁移到“细胞周期持续时间长短受温度影响”这一新情景中去。事实上,本题题干已经提到了基因、酶和蛋白质可以调控细胞周期。因此回答本题应从“细胞周期受酶的影响,而酶的活性又受温度的影响”下手。
对复习的建议
踏踏实实地按照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强调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获得,包括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获得,而不要做毫无依据的预测和猜测,甚至认为:这个内容今年未考,明年一定会考,或明年根本不会考。还有课本上的实验根本都不用做,讲讲就行了,因为这几年根本未考书上的实验,等等。事实上,2002年试卷中叶绿素不溶于水的题目与课本上实验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如果不做实验,答起来肯定不容易。
高考复习有一个误区,就是热点问题,每年都花费较多时间用在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上。对待这一问题,态度应该是,不要盲目地追赶时髦、紧跟形势。作为学生应该掌握学科中的基本内容。这种做法与中学课程改革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中学生应该关注生物学的新成就,但最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实际上,设计题目时,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素材,考查学生的还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2002年生物试卷的第33题,关于细胞周期的内容。
物理对教学的启示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高考科目组的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全国范围内都实行了"3+X"科目组高考方案。其中,广东、广西、河南实行的"3+X"中包含了单学科物理试卷。以下对单学科物理进行分析和评价。
考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不扎实,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不深入
高考物理学科提出了要考查考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同时指出,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而理解的基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理解清楚,弄清其本质,明白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而不能简单地以做习题、题海战术来代替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理解,这样只能使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不全面和支离破碎,当遇到新的物理问题时,学生就很难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同往年一样,从考生的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问题是由于考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深入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而造成的。例如,第1题,许多考生只选择了(A)项而漏选了(C)项,占考生人数的37.6%,还有21.6%的考生选择了(A)(D),说明这些考生没有真正理解光电效应的本质。第4题,选择正确选项的只有33.7%,但这样的类似的试题经常在高考中考查,考生没有理解静电平衡状态中电势、电场强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11题是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问题,一些考生在读数时不知主尺上的刻度是厘米还是毫米,导致读数错误。第14题,许多考生不知道单摆周期的公式,把重力加速度和高度的关系搞混淆了,结果得出错误结论。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待提高
近两年高考物理试题的明显特点之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增多,要求学生能够从所给物理过程、物理情景中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虽然其中所应用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是比较基础的,甚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但从考后数据来看,考生的解答并不好。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关键还是基础知识是否牢固,在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结合一些实际生活、科学事件中的有关问题,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它们,包括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知识,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建立物理模型、建立关系式解决问题等。理论联系实际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实验,进一步开拓实验的功能,以理论知识指导实验,以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3.获取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加强
从试卷第16题和第18题的答卷情况分析,考生在怎样获取试题提供的新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第16题中,试题共给出了六个核反应方程,但许多考生被这些反应方程搞懵了,不知如何下手。第18题,试题描述的条件也比较多,相对比较复杂,再加上许多考生在看到热学题时就习惯于套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但这次行不通,许多考生不知道怎样把硝酸甘油爆炸后释放的能量与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对应起来,不会利用试题中所给的恒量来建立压强和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从而得不到正确的结果。这些情况都反映了考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加强,要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对实际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理解情景和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物理模型。
对命题的建议
2002年高考物理单科试卷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很好地贯彻了“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原则,是一份质量很好的高考试卷。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参加高考的人数逐渐增多,高考物理试卷应该进一步降低试卷难度,以适应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
化学对教学复习的建议
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教育、过程教育、学法教育
高中阶段,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这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们经过调查研究,根据形势发展,吸取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建设需要和可行性所确定的。世界是运动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而化学和物理就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运动、能量的科学,因此它们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也因此,中学的化学就成为一门必修课,化学教育就成为中学整体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仅将中学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各门课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并不能完成中学教学任务,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各门课的教学,都应该结合本门课的特点,以本门课的知识内容为载体,承担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责任。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每个学生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人才,是简单复现型的人才,还是综合型的人才、创造性的人才,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形成雏型的。因此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教育外,还要特别注意过程教育和学法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各类习题或是各种考试题,无非都是设置一些新情景和条件,要求考生分析解决一些问题。这里所考核的,实际上就是接受信息(包括已经学过的知识、观察社会、课外活动所接受的知识、从做过的实验中所得到的信息、考卷上所给的信息等等)、处理信息(将这些信息进行调用、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信息(运用文字、符号、方程式、图表等表达方式)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是要靠平时训练积累的。教师在教学中的“过程教育”往往对此作了很好的示范。不讲过程,只灌输结论,违背认识规律,只能培养复现型人才,而这不是高校所期望的学生。
阅卷反馈的信息
从近年高考各阅卷点反馈的信息来看,参加高考的考生成绩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广大教师辛勤培养的结果。为了更上一层楼,对考生失分的原因作一回顾,仍是必要的。
考生失分的原因,归纳为六个“不够”:
1.审题不够仔细;2.实验不够重视;
3.基础不够扎实;4.思维不够灵敏;
5.表达不够清楚;6.书写不够规范;
观察能力是化学教学要求的4种能力之一,在做习题和考试时,就表现在审题上,正如观察要发现和选准观察点一样,审题时要注意关键词,既不可掉以轻心,忽视细节、词语含意,也不可凭思维定式,曲解题意。例如甲基取代的苯称为甲苯,因此六氯取代的苯就是六氯苯,后者决不应误作六氯环已烷(单科卷第4题,市面上有不少人有些误解);检验全部产物,除尽某某气体,就不应理解为只检验SO[,2]、CO[,2],而不检验水,不除尽SO[,2](第17题)。审题清楚是解题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灵敏性和精确性的品质,要靠平时养成,临场又不失常才行。
平时做实验,不应该只是照方抓药,还要思考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所做的实验,对每个步骤都要切实掌握,还要考虑,装置重新组装、程序如何重新安排,还可以做哪些实验。这样虽然做过的实验不多,但掌握实验的思路拓宽了,深度和广度都增加了,就便于临场发挥(理综第29题Ⅱ)。
在复习做题目时,要精练。书写答案时,就要用规范的表现方式,不要匆匆忙忙做大量的题目,书写不规范,养成不良习惯。对于简答题要组织语句简捷明快,也要做些练习,每年简答题上扣分甚多,应以为训。
正确对待复习和迎考
凡是有教育,就有考试,这是客观规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选拔性考试中,考生之间是竞争关系。
凡是有考试,就会有应考,这也是客观规律。复习首先是一个学习阶段。
在《教学大纲》中规定了教学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整个学科的全面认识。我们在学完全部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准)之后,就应该有个复习阶段,将它们各章各节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子曰“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从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到整门学科融会贯通。
复习既是提高阶段,同时也是一个迎考备考的过程。在此之前,学生应该在老师指导下,确定一个目标,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或其他高校等等。定出这个战略方向是很要紧的,人贵有自知之明,复习固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是提高还是有一定极限的,量力而行能使精力、时间发挥最好的效果。有了战略目标再在复习中贯彻拼搏精神,力争更好的战果,就比较主动。
从个别到综合,这是一个飞跃。在复习中也有做法问题,还是要注意能力培养。考前教师要想灌输给考生,他将遇到的所有问题中所需要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提高考生的能力,使他能够临场审清题意、吸收给予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回答所有的考题却是可能的。强调学习方法教育,平时要让学生对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式思维和求异思维多作一些训练,知识点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启发考生会分析问题调用信息和使用信息,然后重组信息解决问题。这就是学法、练法相结合。根据反馈信息,复习仍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为主,切实加强实验教学,注意提高能力是重中之重。题目是要做一些的,但是要精选,不在量多,层次要逐步提高。模拟题可以做,但做过的题目都要讲评讨论。做一题,进一步。
巩固基础、培养能力,基本功扎实了,再加上方法、能力,高校的大门就是向学生们敞开的。
理综对复习的建议
2002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共编制了三种试卷,分别是新课程卷、旧课程卷和辽宁卷,文中所举的试题除标有新课程卷的题目外,其余均属于旧课程卷中的题目。
对复习的建议
1.踏踏实实地按照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强调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获得,包括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获得。而不要做毫无依据的预测和猜测,甚至认为:这个内容今年未考,明年一定会考,或明年根本不会考。还有课本上的实验根本都不用做,讲讲就行了,因为这几年根本未考书上的实验,等等。今年考生在回答化学题目时出现的问题有:化学专有名词汉字不会写,有机物结构式书写不准确,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应该说,这与考生平时忽视化学基础知识,盲目进行习题训练有关。
2.从今年考后的反映来看,中学教学过程中,在学科间的综合性问题方面,老师和学生花了许多的时间,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对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上。应该踏踏实实地按照高中阶段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强调学生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获得,包括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获得,强调对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养。而不要盲目地在学科间综合类题目中浪费时间和精力。因为按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设计原则,全卷中学科间综合类试题毕竟还是少数,大量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类题目。
3.高考复习有一个误区,就是所谓热点问题,每年都花费较多时间用在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上。对待这一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不要盲目地追赶时髦、紧跟形势。作为学生,最重要的是掌握学科中的基本内容。这种态度与中学课程改革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中学生应该关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但最重要的还是基础知识。实际上,命题组在设计题目时,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被作为素材,实际考查的还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要重视实验教学,近几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中,每年都有实验题,这对中学实验教学是一个较大的促进,因此从整体来说,考生的实验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尽管这样,考生在解答实验题时也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2002年第29(1)题,学生在答题时忘记了活塞、框架的重量,选错单位,横截面积S表达有误,以及把重力用质量来表示,等等。第29(Ⅱ)题,考生对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掌握得不扎实,不知道通常是用价格便宜的熟石灰和氯化铵反应制造氨气,而是选择了价格高的烧碱、硫酸铵等,还有的错用硝酸铵。还有不少考生忘记关键步骤“打开止水夹”,只是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这些问题就提醒考生在平时的实验课中要注意培养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严密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要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以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