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论文_刘建龙

浅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论文_刘建龙

身份证号码:13018219871106xxxx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人们对建筑房屋的需求越来越大,就要求建筑群体有较好的安全性,质量经严格审查过关。这些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施工建设,更需要有较高的施工技术和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实现自动化、系统化、人性化管理建筑设计的同时,更要求我们对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特别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其中在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方面的比较尤为突出。一些施工企业尽管物资力量雄厚,但由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管理,使得其在竞争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管理作为一个企业永恒不变的话题,可以说关系到其未来的成败与兴衰,若想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抓好这个关键。建筑企业更是如此,其管理的内容不仅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更涉及到施工技术的管理。只有进行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推动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进一步降低工程的预算及成本,继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得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且通过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还能将企业的生产、管理面貌逐步进行改变,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2.1施工图会审

建筑项目施工前,施工图担当的角色至关重要。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的内容作详细的了解,对于关键部分更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严谨的态度,为了深刻的了解设计意图,应组织人员进行会审,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要点,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此外,对于设计图中存在的问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在发现的第一时间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尽最大的能力解决或是消除可能存在的一些隐患,核实施工任务。施工图会审这一环节不是简单的会议讨论,它是贯穿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需要相关人员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严谨地完成,首先要确定施工图的完整性,查看与工程相关的地址、气候等资料,然后深入分析建筑的建设场地、高度、尺寸是否符合实际标准,建筑各工种专业图纸的契合度等。基于施工图会审这一环节的重要性,施工单位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施工图会审环节的顺利完成也就意味着保障了建筑建成后的各项使用功能。

2.2责任分配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施工环节,每个环节的负责人的工作安排是有所区别的,因此需要明确施工技术负责人的权责,指认负责人将建筑项目工程的各项信息完整、准确的传达到各个施工现场,例如,建筑工程的施工图和委托单位的建设意图等信息。此外,施工技术负责人还需要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做系统的管理,并对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实,进而准确、及时的处理好可能涉及到的施工技术问题。

2.3成本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前提,因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对其有充分的了解,而且为了保证建筑场地后续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与建筑设备和材料的供应单位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根据建筑项目所在场地、人工、材料等条件,做出妥善的管理和调整,从而保障工程的进度。

3、常见的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制度的“软弱”

在建筑工程中有许多的岗位对于技术操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这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专业性。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有些工程技术岗位十分混乱,不是一个施工流程由多人负责就是一个负责人都没有,有的施工方还会聘用一些未经专业培训过的操作人员直接上岗操作。不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没有相关技术操作的责任规划制度,没有规范、完善的监督管理机构等,这一切都将现行的管理制度的“软弱”体现得淋漓尽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对于施工技术监管的执行力度较差

在建筑施工队伍中,由于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施工技术水平也就良莠不齐,因此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针对个别人员进行专门的技术指导与管理。然而,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工作,几乎没有企业能够做到有如此强的执行力度,甚至有的企业连基本的监督意识都还没有形成,这就使得一些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者是技术参考书来进行施工。这也就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频频出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造成这种局面与施工技术管理的执行力度差有直接的关系。

3.3没有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管理体系

由于各个建筑工程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通用的规范标准管理体系。当前的施工工程中,施工技术在总包和分包单位中的衔接性很差,操作技术也没有按照最初设计的标准执行,以及施工材料的购买、存放和保管等工作都未按照施工要求和预先的设计进行,致使工程不能如期完成,经济上也有较大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建筑工程有着十分繁琐、庞杂的工序,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规范标准管理体系,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很难达到统一标准,进而完成的工程也不能满足真正的市场需求。

4、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应措施

4.1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制度

虽然我国有关建筑施工工程的规章制度以及规范条例等比较全面,但其权威性较差,使得管理制度“软弱无能”。因此,只有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制度才能够保证规范条例的执行力度。此外,还应该实现监管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多数建筑工程监理的内容仅停留在施工的阶段而没有系统的了解建筑工程的进行,这样是无法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有效的监管。因此,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制度对于全面监理建筑施工工程、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4.2加强施工技术监管的执行力度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都需要向当地的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单位提交一份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然后质量监督单位就会派遣专业的质量监督人员对工程的建设施工质量实施监督。在工程正式施工前还应分别审核负责施工和监理的单位的相应资质,以及考察、核对施工单位准备采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格、相关技术施工人员的操作能力是否达标等内容,如果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决不姑息。进行工程质量监理的工作人员应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要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工作交叉进行,这样能够提升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应尽快进行整理然后通报,之后再将整改意见反馈给施工单位。只有将监管制度落实到位,才能避免工程中的违纪行为,真正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4.3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的管理体系在管理方面的要求、标准相当于施工技术的优化,它能够帮管理人员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推动了建筑施工完成的顺利性。优化施工管理体系并不只是策划一些书面标准这么简单,其重点是在实践与规范相结合,严格地执行与开展。为了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建筑企业、单位应在遵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坚定响应并遵循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从而制定出适合的技术施工的体系、标准。在进行工程分包时,应综合考虑总包商与分包商的水平,将施工管理体系融入到分包商的管理之中。优化管理工程里面一些重点的环节和岗位,使得工人在作业时可以有一个指导,进而在操作过程中能够用一个标准对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约束,达到优化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的目的。

结束语

建筑工程不仅关系着民生更影响着社会,亦是国家精神面貌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体现,而施工技术管理决定房屋建筑质量及效益,因此,必须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从而促进企业的升级与转型,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锋.浅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68-00168.

[2]倪传辉.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6-37.

[3]常建军.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204-204.

论文作者:刘建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  ;  ;  ;  ;  ;  ;  ;  

浅论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论文_刘建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