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这块藏金地——关于垃圾资源化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这块论文,金地论文,垃圾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果说,我们生活的城市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绝不是危言耸听。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历年垃圾的堆存量已达60多亿吨,占用的土地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近年来,我国每年处理城市垃圾的费用高达7.5亿元。如今,垃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垃圾到哪里去了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猛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大幅度上涨。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已超过1亿多吨,并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其中仅北京市年产垃圾就超过500多万吨。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
据了解,其中一小部分是由环卫工人运到了郊外,送入垃圾处理厂,但更多的则堆放在露天垃圾场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垃圾堆。垃圾污染了城市的水源和空气,孳生着各种传染病菌,同时又潜伏着资源危机。事实上,垃圾公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据有关媒体报道,1998年至1999年两年间,我国共投资180亿元用于处理城市垃圾。据北京市环卫部门介绍,近几年北京市政府财政支出达20亿元,已建成9座大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等8个区县目前已全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预计到今年底,北京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80%。到2005年,将力争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的目标。
目前,我国对垃圾的处理总体上属于最终处理,承受着巨额的费用。据估算,每处理一吨垃圾需费用100多元,在1997年,我国用于处理城市垃圾的费用已达7.5亿元。
在我们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们长期被动地对待垃圾,处理的办法无非是焚烧或掩埋;几十年前,人们开始寻求垃圾前端处置的对策,分类收集处理应运而生;近些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垃圾量猛增,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双重困扰,人类又在深索更科学更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办法。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我们的经济活动一直在循着这样一个模式发展:大量开采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弃物。
从表面上看,垃圾是消费的终结,但对社会和人类而言,尤其是当人类社会普遍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垃圾回收利用日益得到重视。人们认识到:把大部分垃圾转化为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资源危机,同时还可以节省垃圾处理的费用,“垃圾资源化”可以说是一件一举三得的事。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1991年就制定了《资源循环法》;德国于1996年也制定了《循环经济法》。不少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使垃圾回收业得到了有序的发展。在瑞士和荷兰,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率为52%和45%,大大缓解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有关部门通过对城市垃圾成分分析发现,我国城市垃圾的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北京为例,1990年北京城市垃圾中灰土占53.22%,到1999年这一比例降至5.64%;与此同时,垃圾中纸类上升13.33%,玻璃上升6.5%,食品上升13.7%,织物、塑料等可回收利用物质也明显增多。
各先进国家在垃圾处理问题上,大都采取分类处理的办法。长期以来,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缓慢,政府投资修建的垃圾分类处理厂,每日只能生产出可供堆肥的垃圾2000吨,而北京南宫堆肥厂的日处理能力就达到4000吨。垃圾处理设备闲置的背后,无疑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我国目前垃圾处理体系还很落后,但是,垃圾的处理问题已经提到许多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有关专家认为,国家应大力加强对垃圾问题的宏观对策研究,使这一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得以健康发展,并最终造福于人类。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一般来讲,城市垃圾分为可再生垃圾(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金属、废玻璃制品、废旧家具等)、不可再生垃圾(厨余、果皮等)和有害垃圾(废电池、废灯管、废显像管等)。
固体废弃物混在一起就是垃圾,而把它们分开就是资源。有关专家认为,对垃圾进行分类利用,应从废弃物产生的初始环节入手,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建设部今年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8个城市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从今年9月份开始,首先实施废电池、废纸和废塑料的分类收集和回收。
早在1994年,南京市就制定了“垃圾袋装化、运输密闭化、处理无害化、收集分类化”四步走的措施,在城市68.7万户居民中实行生活垃圾袋装,撤除了遍及城市大街小巷的8000多个露天垃圾箱,使南京成为大城市中第一个实现垃圾袋装化管理的城市,几年来,袋装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上海市也提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今年中心城区600个居民小区、50万户、150万人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北京市从今年11月1日起,在8个城区全面实行废纸分类回收处理,年底以前实现废塑料、废电池的分类回收。2002年北京市区内的所有单位和城镇居民产生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回收,到2005年,北京市的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将达到30%。
最近,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一种用废旧塑料和粉煤灰复合而成的金属替代材料,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据鉴定报告称,此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利用这项技术制成的城市给排水井盖、墙壁内分线盒等产品已经投放市场,受到用户好评。
有关专家认为,垃圾分类所涉及的收集、运输等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系统、周密地安排,确保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更重要的是对全社会进行资源和环境意识的宣传教育。
如果人们知道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变成800公斤再生纸,相当于少砍伐17棵大树;如果人们知道易拉罐可以百分之百再利用……如果每个人在抛弃垃圾时,都能多一点环保意识,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就能有效提高,全社会就能少受垃圾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