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林盛,刘广博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林盛,刘广博

烟台市清泉建筑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日益壮大,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带动下,建筑行业的发展不管在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还是机器设备等方面较之前都有了很大改变,这些改变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大发展平台的同时也使建筑工程管理变的更为复杂。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而我国的建筑工程也发展的越来越迅速。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让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趋显现。建筑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工程管理,所以我国对建筑工程管理这一方面的重视度非常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

1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1.1施工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通过对不同岗位性质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员工,并结合企业实际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来达到对建筑企业的科学、高效的管理,进而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还明确了员工在利益分配中的权责关系,使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发挥其管理职能,确保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提高。

1.2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得到发展,就必须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筑企业,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有序开展。

1.3建筑市场科学实践管理发展的需要

随着建筑工程创新模式的不断被应用,一些老旧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被替代,被淘汰。通过这些科学、高效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建筑企业不仅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工作效率,而且在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也能发挥出更强大的竞争力。

2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存在施工技术不先进的问题,大多数建筑企业仅仅运用单一的管理方法,并没有利用创新的管理方法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也没有实地调研施工环境中建筑工程新需求,甚至没有结合建筑工程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管理方法。建筑企业通常会随意委派人员进行监督,没有加大技术力度,造成建筑工程缺乏安全性,经常出现事故,耽误施工进度,这样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下降,更加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甚至降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2施工质量控制力度不够

现阶段,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都缺乏创新意识。忽视质量管理思想的创新,建筑企业没有改变传统的思想,没有结合工程设计实际需求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也没有利用规范化的方法来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施工中往往会出现施工工序较为混乱、存储不合理以及设备维护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很多建筑企业都忽视优秀质量管理人才的引进,现有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熟练掌握建筑工程各项施工技术。

2.3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技术人员不了解最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无法采用新的方式来全面管理工程,所以对建筑工程施工创新的实效性产生影响。施工单位没有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的培训工作,造成施工人员无法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不能提升。施工人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施工单位也没有建立良好的创新管理环境,不能激发施工管理者的工作热情,所以对施工人员提升该工作效率会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模式的措施

3.1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融入信息网络技术

在当今世界,信息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中也应该融入信息网络技术,这样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监管等环节,这些都可以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平与资金的差距比较大,导致建筑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下降,一个行业在市场中的生存方法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不断地创新,跟紧时代的潮流。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达,为建筑工程这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建筑行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水平基础。

3.2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和成本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成本,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上的思想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的重视度,并且强化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思想。在质量管理中,可以创建质量管理的奖励考核制度,这样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且根据质量好坏的方面来进行奖励和惩罚。

3.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要以标准的要求对现场施工的安全设施进行配置,并且要对施工的工作人员配置合格的、标准的防护用品,定期的做好检查和保养工作,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现场都要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进行布置。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护环境和水土,要文明的进行施工,绿色的施工,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3.1加强特殊施工工作人员的防护

在高处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应该佩戴防冲击的安全带。而在攀登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佩戴攀登的自锁器、二道防护绳和水平安全绳,并且在攀登之前工作人员要仔细认真的检查这些设备的安全性。在做焊接、气割工作的施工人员应佩戴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设备,并且在高处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戴安全帽和面罩连接式的防护面罩和阻燃的安全带,这样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3.2安全文明的施工

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遵守规章制度,安全文明的进行施工。在施工前,工作人员应提前检查施工所用到的设备,严格执行施工方案,遵守安全文明的施工方案。工作人员要有爱护施工设备的意识,没有经过管理人员的准许,不准私自移动和使用施工设备,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并且施工人员要有自觉维护半成品和完整成品的意识,严禁私自移动和拆除。

3.4严格执行治污减霾工作

目前,我国在建筑过程的实施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产生雾霾问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及时的找到工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整改。在施工现场中,管理人员应现场督促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的坡道、出口和入口进行清理,也要对基坑内的裸露的黄土进行覆盖,并采用喷浆支护方式进行加固。管理人员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和防范技能知识的培训和宣传,也可以制作有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的公示牌。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要想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就必须重视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紧跟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不断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提高建筑企业文化,才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维俊.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35):235-236.

[2]李晓亮.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26-27.

[3]牛志梁.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8,(36):155-156.

论文作者:林盛,刘广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论文_林盛,刘广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