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昭乌达盟蒙古话的某些语法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安娜尔[1](2021)在《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树库是一种含有词类、句法信息的语料库,可以为词类、句法研究提供真实而可靠的数据。目前广泛应用于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近年来,利用依存树库进行句法计量的研究成为了研究热点。收集蒙古语文语言政策资料,进行句法计量研究属于语言政策研究和句法研究领域的新研究,也可以为蒙古语依存树库建设提供更多的数据,具有应用和研究价值。本文在构建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树库的基础上,参考蒙古语传统语法研究观点,从依存句法分析角度对语言政策主题语料进行了句法计量研究与分析。本论文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原因、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构建树库时遵循的原则及标注体系并分析了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统计结果。第三章,对我们所构建的含有18607个句子的树库语料句长、句类、句型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第四章,对语言政策语料进行了依存句法方面的统计分析,再根据时期和性质为分类,试图从语言学角度对语言政策特点作出分析研究。第五章,统计分析了各词类词的句法功能并与前人相关研究进行了对比。第六章,回顾和总结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论述。
银桃[2](2019)在《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赤峰市境内蒙古语方言土语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把这次调查的赤峰市七个旗县的蒙古语大致划归为内蒙古方言的巴林土语、喀喇沁土语、察哈尔土语等三个土语。本文依据《中国蒙古语方言地图》项目进行调查的赤峰市7个旗县(42个点)的蒙古语方言调查资料作了研究。论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赤峰市概况、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土语研究概说、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方法及调查材料等内容。第一章由调查材料、材料分析构成。《中国蒙古语方言地图》项目调查大纲中200个字的语音调查材料统计表格。主要通过将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土语语音与蒙古语书面语比较揭示了赤峰市蒙古语土语的语音特点和蒙古语书面语的语音之间的异同点。第二章包括语法材料统计表格、材料分析、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等三部分内容。本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了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土语的语法现象并分类说明了蒙古语书面语之间的异同点。第三章包括词汇统计表格、材料分析、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土语特殊词汇等三部分内容。通过比较赤峰市蒙古语土语的词汇与蒙古语书面语,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土语特殊词汇进行了研究。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
张旭[3](2019)在《施云卿的《蒙古语会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对民国时期的教科书进行分析研究,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考察,首次将《蒙古语会话》一书进行系统的介绍;论文充分吸收和借鉴学者先行研究的成果,运用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对前人未涉及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有所论述,进行突破和创新;在研究过程中查找尽可能充分的资料完善论文,有利于更多的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主要内容,通过对民国时期历史背景的探究以及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蒙古语会话》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蒙古语会话》一书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创新之处和撰写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第一部分追溯到民国时期,分析了《蒙古语会话》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清朝末期被迫接受列强的侵略,知识青年开始觉醒,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到民国初期民族之间的融合,使得各个民族之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与语言,共同进步的发展前景一直到民国后期喀喇沁亲王贡桑诺尔布开设学堂,兴办教育的历程。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蒙古语会话》教科书得以编着完成。第二部分通过介绍该书的作者、校阅者、出版社及版本,了解到《蒙古语会话》一书的基本概况。第二章对《蒙古语会话》的内容进行研究,首先对该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简单介绍。其次将书中的语言特点,语音、词汇、句法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将施云卿的《蒙古语会话》一书与不同时期的教科书在内容、形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教科书编写的特点以及相同处和不同处。从而产生对后人编写教科书的意义及影响。结语总结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目前有关民国时期教科书的资料还不充分,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将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之前的研究。在附录部分对全书进行拉丁文转写,而且将书中的词汇与现代蒙古语词汇的拉丁文转写进行对比,将有助于更多的人学习蒙古语,了解蒙古语。
白永泉[4](2018)在《通辽市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了《中国蒙古语方言地图》调查大纲中的200个单词、54项语法和代名词题以及273个词汇选项来对通辽市所属的科左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科左中旗、奈曼旗、开鲁县、科尔沁区的蒙古语土语调查的材料。通过采用描写法、比较法及方言地理研究方法对通辽地区的蒙古语土语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了其语音、语法及词汇等方面的特征。本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由研究介绍、通辽市各旗县概况、选题原因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材料来源等内容构成。第一章在200个单词的语音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制作了表格。第一节,根据调查结果整理出了问题和对应的答案。第二节,分析了通辽市蒙古语土语的辅音和元音的特点,并总结出了各个调查点间的差异。第二章着重对54个语法项目及代名词和指示代名词题目进行了分析。主要结合问答形式和列表法来进行了整理,并做了分类。从而对通辽市的蒙古语土语的语法特征做了充分的归纳。第一节中对所有语法项目进行了表格化。第二节中将语法调查材料以问题和答案的方式进行了排列,接着对语法调查材料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出了语法上的特点。第三章总共有两个部分。第一节中将调查大纲中的273个词汇选项以问题和答案的形式进行了排列。第二节中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分类,进一步说明了词义的差异,并制作了各个调查点词汇的分布图。结语部分中分三部分对全文内容做了总结。首先,对语音部分的全部内容进行了概括。其次,对语法相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做了简单的概括。最后,对词汇部分进行了概括,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论述。
诺敏都仁[5](2018)在《乌珠穆沁土语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珠穆沁土话属于察哈尔、苏尼特、乌拉特方言。它与其他方言土话有着很明显的差别。本文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利用2016年调查的《蒙古语方言地图调查大纲》之中的两个乌珠穆沁旗的16个点的调查资料,运用语言地理学描写方法和比较方法,对乌珠穆沁的语音、语法、词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文由概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论述了乌珠穆沁概况,研究概况,选题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材料等内容。第一章主要通过比较研究乌珠穆沁的口语的语音和蒙古语书面语的语音揭示乌珠穆沁的蒙古语口语的语音特点和蒙古书面语语音的异同点。本章包括语言资料、语言资料的分析等两个内容。第二章利用问卷和表格的形式记录了乌珠穆沁的口语语法现象并揭示了语法特点。本章包括语法现象、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等两个内容。第三章对调查所搜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揭示了乌珠穆沁土语词汇特点。本章包括词汇资料、词汇资料的分析等两个内容。结论,对全文进行简单概括。
张玉帅[6](2017)在《历史文化类着作Manchuria: Cradle of Conflict (Chapter3, Chapter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对中国满洲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促进外界对中国东北社会与文化的认知,而且有力增加了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知识储备,提振中国学者对于东北地区知识更新和创造的活力与信心,进而为中国东北史研究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与文本。本文希望通过翻译美国着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欧文·拉铁摩尔的Manchuria:Cradle of Conflict(《中国东三省(“满洲”):动荡之地》)一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来促进中外学者对满洲史研究的学术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中的语言结构顺应座位翻译指导和理论支撑,着手探讨顺应论在学术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和功能。同时,译者也对原文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讨论和界定,并借鉴英汉语言差异和中西方思维方式对比,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归纳了语言顺应论指导下历史类文本翻译中值得注意之问题和对应翻译之策略,总结翻译实践收获的同时以期发现翻译实践之不足。
策力木格[7](2016)在《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仁巴雅尔胡尔奇是蒙古族着名的说唱艺人,而《隋唐演义》是他演唱的经典之作。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故事来源于汉文小说《说唐》。比较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演述文本与汉文小说《说唐》,可以看出汉文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时发生的变化、书面文本转换成口头文本时的变化以及原因。两种文本从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人物形象的蒙古化和叙事方式的口头化等三个方面展开转换,得出了胡尔奇演唱不是机械地重复或复述小说故事,而是结合本民族说唱传统、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等进行的再创作活动的结论。书写转换成口头的过程中,胡尔奇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胡尔奇在快速创作和即兴表演的压力下,通过积累大量的程式化的表达来完成表演。
张昊雁[8](2016)在《清代长城北侧城镇研究 ——以漠南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加大对北方边疆地区城市史的研究、发掘历史和当代的传承性、推动理论向应用转变,有助于从源头的相关性为当代相关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历史依据。本文以清代漠南地区治所城镇为研究对象,遵循“过程——格局——组织——机理”的递进顺序,以ArcGIS、SPSS、MATLAB以及分形、点轴理论为手段,从沿革历程、空间格局、组织结构、单体形态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定量刻画。首先,对城镇发展历程进行追踪和还原,指出清初长城内侧军管型向民治型政区转变拉开了长城带开发的序幕,在移民和商贸的推动下,蒙地城镇遵循“设官→设治→设官”的渐进模式,以口北三厅为起点沿长城线作横向和纵向扩散;但是因为政策的反复性和放垦的渐进性,城镇发展具有6个明显的阶段。其次,运用分形几何相关理论对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刻画,发现点目标群具有简单的分形特征,并以归化城和承德府为核心形成聚集。就局部而言,归绥和直隶地区分维值位于12区段内,城镇以发展主轴为基础向腹地延伸;奉天地区分维值趋近于1,城镇仍处于沿发展轴线性扩散阶段;就时序而言,城镇体系经历了随机分布→局部有组织聚集→整体自相似扩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长城通过指定驿路线和通关关口影响城镇扩散运动轨迹。再次,通过对比分析城镇行政格局、军事格局、市场格局的差异,理解边地城镇体系演化的地域性以及趋势性。行政体系上,道治平均控制距离约为140千米,府治范围根据与长城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差异,一、二级距离衰减值K约为1.9,长城南北侧地区城镇空间结构逐渐趋同,并向减少管理幅度的趋势发展;驻防体系上,通过“八旗兼统绿营”对两套系统进行重构,完成由“依托长城多中心簇状的常态值守模式”切换至“高级聚落前置的应激模式”,其与行政格局的吻合度随着级别的降低而分异;市场格局和行政格局的对应关系在中间层出现偏差,表现为新兴经济城市与传统政治城市的对峙,且前者更接近点轴扩散模型。最后,对城镇单体形态特征进行总结和概括。作为内地政治文化的延续,口外城镇形态保持了中国传统城市的单一性和稳定性,但在规模和设施方面较为逊色。以人口为衡量标准,城镇规模可以划分6个等级,且人口规模和城周里长对应性不显着。城市生活存在两个活动中心——商业活动中心和官绅士大夫活动中心。随着清末铁路的出现,沿线城市又于传统城区之外产生了独立的车站附属区,,形成以车站为中心,商业、居住、仓储、绿地、市政等多功能综合城区,标志着城市近代化的来临。
田宓[9](2014)在《“蒙古青年”与内蒙古自治运动》文中提出晚清民国时期,随着学制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大城市聚集了一批出身平民的蒙旗学子。在新式教育和各种新思潮的影响下,蒙旗学子自觉地进行身份建构,其"蒙古青年"的身份意识不断加强。"蒙古青年"从学校毕业后,从中央到地方均无适当出路,遂参加"内蒙古自治运动"和"百灵庙事变"等政治运动,成为内蒙古近代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在相互接触与竞逐中,来自不同地域的蒙古青年逐渐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别,并以"西蒙青年"和"东蒙青年"等概念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蒙古青年内在的差异性外化为政治诉求的分歧,最终使他们走上不同的道路。
哈达[10](2013)在《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文中提出蒙古语授课教育是整个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自治区民族工作中不可缺失的一份责任。其中,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根基和摇篮,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振兴,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奠基的决定性意义。自治区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各方面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共内蒙古党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各级领导以及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自治区各行各业迅速恢复并得以初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一度被称为“模范自治区”。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教育在薄弱的基础上较快普及和提高。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和演变,它的发展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文革”时期批评蒙古语授课教育为“长期以来推行了一条修正主义,民族分裂主义路线”,成为被“革命”的对象。到改革开放后,有人回顾这段历史时又赞扬它是实行民族政策的“黄金时期”或是发展民族教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的蒙古语授课教育是如何起步的,具体的政策、背景、实施又如何?又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很强的学术意义,而且结合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或民族教育)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人选择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为题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本论文以当时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将自治区成立到“文革”期间的十九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置于中国和自治区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查研究。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以及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澄清选择该题目做研究的意义、价值及目的,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简单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该题目搜集到的基本文献资料,阐述了研究该课题的主要思维、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情况。论文的主要部分根据现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分五个章节来分别论述。第一章分三个阶段回顾从清末到自治政府成立前的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情况,交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章结合党的民族区域政策、普及和发展民族教育政策以及内蒙古教育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措施,从学校、学生、教师等几个方面论述了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决定发展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为主体,论述了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情况、师资管理制度、培养师资的师范学校的建立以及在职教师的培训等内容。第四章从影响教学的国家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内容以及教育评价等入手考查了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五章论述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和授课语言的主要变化。
二、昭乌达盟蒙古话的某些语法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昭乌达盟蒙古话的某些语法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二章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树库的构建 |
2.1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数据库 |
2.2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树库的构建 |
2.3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树库的校对完善 |
第三章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特征统计 |
3.1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长分类统计 |
3.2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型分类统计 |
3.3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类统计 |
第四章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结构特征统计分析 |
4.1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依存句法分析 |
4.2 不同时期的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特征 |
4.3 不同性质的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特征 |
第五章 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功能特征统计分析 |
5.1 名词句法功能 |
5.2 动词句法功能 |
5.3 形容词句法功能 |
5.4 数词的句法功能 |
5.5 代词的句法功能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树库中的部分文件名称 |
附录 2:传统蒙古文拉丁转写内蒙古大学方案 |
附录 3:信息技术 信息处理用蒙古文词语标记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施云卿的《蒙古语会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蒙古语会话》的成书背景、概况及版本介绍 |
一、历史背景 |
二、基本概况 |
第二章《蒙古语会话》的内容结构与语言特点 |
一、内容与结构安排 |
二、语言特点 |
第三章《蒙古语会话》与古今教科书的比较 |
一、《蒙古语会话》与《华夷译语》的比较 |
二、《蒙古语会话》与《钦定蒙古文教科书》的比较 |
三、《蒙古语会话》与《蒙古语速成会话教程》的比较 |
结语 |
附录:词汇、会话、短篇小说的拉丁文转写及汉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通辽市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5)乌珠穆沁土语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历史文化类着作Manchuria: Cradle of Conflict (Chapter3, Chapter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介绍及文本特征 |
一、原文介绍 |
二、文本特征 |
第二节 翻译意义及目的 |
一、翻译意义 |
二、翻译目的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第一节 译前准备 |
一、翻译工具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取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四、翻译计划的制定 |
第二节 译中执行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中具体执行情况 |
第三节 译后总结 |
一、校对译稿 |
二、总结问题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一、英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
二、汉语专名英译的回译 |
第二节 顺应语言结构的翻译 |
一、语音层面 |
二、语义层面 |
三、句法层面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一节 翻译实践之感悟 |
第二节 翻译经验之得失 |
第三节 翻译文本之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原文及译文 |
附录二 术语表 |
致谢 |
(7)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及概念解释 |
二、研究概况 |
三、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
第一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传播背景、形式及其版本保存情况 |
第二节 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汉文小说《说唐》到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文本来源与文本选定 |
第二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故事情节内容的增减 |
第三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人物形象的蒙古化 |
第四节 对汉文小说《说唐》叙事方式的口头化 |
小结 |
第三章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特征探析 |
第一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语言 |
第二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程式化的结构 |
第三节 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中的主题或典型场景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布仁巴雅尔胡尔奇说唱过的曲目统计表 |
附录二:说唱过胡仁乌力格尔《隋唐演义》的胡尔奇统计表 |
附录三:《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中的隋唐系列小说统计表 |
附录四:田野调查访谈录及相关图片 |
附录五:《说唐全传》《说唐》与布仁巴雅尔《隋唐演义》故事情节和人物比较表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清代长城北侧城镇研究 ——以漠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楔子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边疆开发的兴起和理论研究的匮乏 |
1.1.2 空间技术的崛起和传统手段的滞后 |
1.1.3 区域协同的趋势和整体研究的缺失 |
1.1.4 大长城学的丰富和“后长城概念”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1.3.1 概念界定 |
1.3.2 数据来源 |
1.4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历史聚落研究现状 |
1.4.2 清代漠南地区聚落研究现状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中心地理论 |
1.5.2 施坚雅模式 |
1.5.3 分形理论 |
1.5.4 点-轴理论 |
1.5.5 理论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6.1 历史聚落空间结构定量研究方法设计 |
1.6.2 数据处理平台——GIS |
1.6.3 城镇格局判定——分形几何法 |
1.6.4 数据相似度描述——聚类分析法 |
1.6.5 信息提取和检验——内容分析法 |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发展背景研究 |
2.1 漠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河流水系 |
2.2 漠南地区的交通区位特征 |
2.2.1 清代漠南地区的区位特征 |
2.2.2 清代漠南地区对外交通体系 |
2.3 漠南地区城镇发展的社会政治基础 |
2.3.1 清以前漠南地区的开发周期 |
2.3.2 清代漠南地区的政治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代漠南地区城镇时空演化研究 |
3.1 序幕-清代长城南侧城镇发展概述 |
3.1.1 山西长城南侧地区城镇发展 |
3.1.2 直隶长城南侧地区城镇发展 |
3.1.3 山西、直隶长城南侧地区城镇演变规律 |
3.2 发展—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发展历程 |
3.2.1 城镇建置历程研究 |
3.2.2 城镇时序增长特征及分析 |
3.2.3 城镇空间扩散特征及分析 |
3.3 分布-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分布特征 |
3.3.1 城镇空间位置特征 |
3.3.2 城镇密度分布特征 |
3.3.3 城镇聚集倾向特征 |
3.4 成因—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发展动力机制 |
3.4.1 内生动力——行政调控与移民流动 |
3.4.2 直接动力——口岸贸易与资本流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代漠南地区城镇空间格局研究 |
4.1 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分形特征研究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分形结构实证研究 |
4.2 城镇行政结构空间特征研究 |
4.2.1 中心地理论的一般性与漠南地区的特殊性 |
4.2.2 城镇行政空间距离与地区分异 |
4.3 长城与城镇格局相关性研究 |
4.3.1 长城在城镇扩散过程中的影响 |
4.3.2 城镇与驿路空间相关性分析 |
4.3.3 城镇与关口空间聚集性分析 |
4.3.4 基于Matlab的聚落扩散法则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代漠南地区城镇组织结构研究 |
5.1 补充视角——军事和经济 |
5.1.1 城镇军事属性 |
5.1.2 城镇经济属性 |
5.2 军事防御体系与驻防圈 |
5.2.1 驻防体系的建置过程 |
5.2.2 驻防体系的层级控制 |
5.2.3 驻防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5.2.4 驻防圈与行政格局的吻合关系 |
5.3 经济商贸体系与市场圈 |
5.3.1 层级划分——规模等级和功能等级 |
5.3.2 市场层级和代表性城镇 |
5.3.3 市场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
5.3.4 市场圈与行政格局的吻合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代漠南地区城镇单体形态研究 |
6.1 城镇外部形态特征 |
6.1.1 城墙内的治所 |
6.1.2 自由生长的街市 |
6.2 城镇规模等级特征 |
6.2.1 府级城市规模 |
6.2.2 县级城市规模 |
6.2.3 次县级市镇规模 |
6.3 城镇内部结构特征 |
6.3.1 主要功能构成要素 |
6.3.2 主要功能区布局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9)“蒙古青年”与内蒙古自治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八旗到蒙旗——“蒙古青年”的形塑 |
其一,在外读书的蒙旗学子中,尤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卓索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的蒙古人居多14,这与内蒙古各地的汉化程度有关。 |
其二,外出读书的蒙古学子中平民子弟占相当大比例。 |
二、出路何在——“蒙古青年”的就业困境 |
其一,“蒙古青年”往往被视为替代蒙古“封建势力”的新力量。 |
其二,即便可以在蒙旗获得一官半职,情况也未见理想。 |
其三,晚清以来,蒙旗权力有所衰落,难以为“蒙古青年”提供适当的位置。 |
其四,成为蒙旗各类学校的教员,是“蒙古青年”的出路之一。 |
三、另辟他途——“内蒙古自治运动”中的“蒙古青年” |
结语 |
(10)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清末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一、清末新政时期的学制改革与学堂教育的推行 |
二、内蒙古的蒙古族新式学堂教育 |
三、清末蒙古族学堂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一、北京政府时期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蒙古族中小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
一、日本殖民地伪满洲国境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二、伪蒙疆政府统治区域内的蒙古族中小学教育 |
第二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19年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 |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政策措施 |
一、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 |
二、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教育、民族语言政策、措施和机构设置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 |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
二、统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的形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 |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 |
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发展情况 |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1) |
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情况(2) |
第三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
第一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师资基本情况 |
一、小学师资情况 |
二、中学师资 |
三、其他学校师资 |
第二节 培养蒙古语授课教师之师范学校的建立 |
一、初等中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二、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
三、师范学校主要制度的变化 |
第三节 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 |
一、在职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
二、在职教师培训方法及其规定 |
三、在职教师培训的问题 |
第四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与教学评价 |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主要变化 |
一、1947-195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变化 |
二、1957-1966年中小学教育目标的重大变化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学计划的主要变化 |
一、小学教学计划 |
二、中学教学计划 |
第三节 中小学的教育评价 |
一、内蒙古自治区小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二、自治区中学教育评价的主要规定 |
三、中等和高等学校的招生与升学 |
第五章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授课语言问题 |
第一节 19年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的变化 |
一、蒙语文教学计划 |
二、汉语文教学计划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学校语文教学计划 |
四、语文教学计划的比例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
一、蒙古语授课中小学蒙语文教材问题 |
二、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汉语文教材问题 |
三、汉语授课蒙古族中小学生蒙语文教材 |
第三节 蒙古语授课中小学的授课用语问题 |
一、自愿情况下蒙古语授课为主 |
二、提倡蒙汉兼通,蒙古语授课的被轻视 |
三、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语言授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昭乌达盟蒙古话的某些语法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语文语言政策文本句法计量研究[D]. 安娜尔. 内蒙古大学, 2021
- [2]赤峰市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D]. 银桃.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3]施云卿的《蒙古语会话》研究[D]. 张旭.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4]通辽市蒙古语方言地理学研究[D]. 白永泉.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5]乌珠穆沁土语地理学研究[D]. 诺敏都仁. 内蒙古大学, 2018(12)
- [6]历史文化类着作Manchuria: Cradle of Conflict (Chapter3, Chapter4)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张玉帅. 黑龙江大学, 2017(04)
- [7]隋唐历史演义小说在蒙古地区的口传 ——以布仁巴雅尔说唱的《隋唐演义》为例[D]. 策力木格. 暨南大学, 2016(02)
- [8]清代长城北侧城镇研究 ——以漠南地区为例[D]. 张昊雁. 天津大学, 2016(07)
- [9]“蒙古青年”与内蒙古自治运动[J]. 田宓. 近代史研究, 2014(05)
- [10]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授课中小学教育研究(1947-1966年)[D]. 哈达. 内蒙古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