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蒋娜娜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 安徽芜湖 241001)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对脑膜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适护理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给予相应措施的舒适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和抑郁和焦虑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舒适护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两组在试验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高,焦虑、抑郁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舒适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实验前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舒适护理;脑膜瘤;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28-02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一种的良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史临床常用的方法[1]。脑膜瘤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视力、嗅觉障碍。多数患者对脑膜瘤不了解以及未来生活的担忧,担心手术成功率及复发率,多数患者情绪波动大,悲观、失望。有研究[2]显示,患者在术前的心理状况较差,对手术效果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96例脑膜瘤接受手术患者,我们将舒适护理用于脑膜瘤手术全过程。探讨舒适护理的应用在脑膜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我科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膜瘤手术患者。所有96名研究对象均被确诊为脑膜瘤,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舒适护理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中男27例,女21例,年龄33~72岁,平均(48.6±6.4)岁;

优质护理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32~71岁,平均(47.5±5.4)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签署与本研究相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既往有运动和认知功能障碍;

(2)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

(3)意识、认知障碍者。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验对象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舒适护理。

1.2.1术前舒适护理 让者住进舒适、光线柔和、周围环境安静的病房,护士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发放脑膜瘤的宣传册,使患者对脑膜瘤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心理、精神等方面全方位进行评估,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制订相应的护理方案。多数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及手术的具体情况,会在术前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术前联系手术室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手术方案等情况。还可以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式舒缓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自信心增加,树立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手术室前调节好手术室内温度、湿度,让患者身心舒适;通过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相应的设施,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进行静脉穿刺前,耐心仔细向患者解释相关注意事项及步骤,尽量确保穿刺一次成功,一针见血;麻醉前,协助麻醉医师向患者解释麻醉具体的操作,密切观察及时问询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心悸等不适主诉;患者术中采用仰卧位,头部向健侧偏移大于45°时肩下垫一软垫。必要时可在骶尾部和足跟等身体下垂的部位垫软垫,以此来使患者舒适感增加;密切监测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情况。

1.2.3术后优质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手术医师清洗患者术区皮肤上的消毒剂及血迹;仔细包扎伤口,固定好颅内引流管,动作轻柔的搬运患者,严禁引流管受压、脱落、扭曲。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引流管和引流液情况。安排患者食用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切记暴饮暴食,少食多餐。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康复计划。禁止吸烟、喝酒,保持正常生活规律。

1.2.4术后并发症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

(1)颅内血肿: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是颅内血肿形成的主因,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肢体偏瘫、瞳孔变化以及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医生治疗;

(2)颅内高压:手术后去枕平卧6 h,麻醉清醒后将头部适当抬高至150~300。若患者瞳孔大小变化、呼吸频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压增高的表现,立即告知主治医生进行治疗;

(3)脑脊液漏:术后回到监护病房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脑脊液漏,一旦确定存在脑脊液漏,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对患者降颅内压治疗,让患者卧床休息,至少1周,嘱咐患者禁止强烈咳嗽、打喷嚏,禁止大便干结;

(4)术后出血:术后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将口中分泌物吐出,在患侧颈动脉处放置冷毛巾一块,护士定时观察术区有无渗血及相关部位填塞物的固定情况;

(5)颅内感染:术后第1周是颅内手术感染的高发期,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分泌物性状的变化,若患者体温较前升高、白细胞数量增多,再给予抗感染的同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等措施。

1.3 观察项目和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并发症情况。选择国内应用广泛、信效度良好的评估工具[5]评估受试者抑郁和焦虑情况。抑郁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内容有20个项目,分值波动在1~4分之间,总分值波动在20~80分,抑郁程度越重,分数越高;评估焦虑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具体内容有20个项目,分值浮动在在1~4,总分数在20~80分,分数越高,代表焦虑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舒适护理组术后出现1例颅内血肿和1例颅内高压,发生率2.1%;对照组发生2例颅内血肿,2例术后出血,2例颅内感染,发生率12.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舒适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5)。

2.2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的对比:两组在试验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高,焦虑、抑郁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舒适护理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下降显著,和护理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不显著,护理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提示舒适护理组具有明显优异性,详见表1。

注:▲干预前后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得到世界护理人员的广泛认可。护理专业要想成为自主性专业,摆脱依赖和束缚,必须有独到的理念和能力[3]。舒适护理的产生和实践不仅代替了传统的护理模式,而且使整体护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4]。我们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努力的学习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勤于练习技能操作,练就过硬的的基本技能,让患者在我们娴熟稳重的护理技术中感到舒适、安全,让患者信任我们。患者在手术前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手术效果。我们将舒适护理用于脑膜瘤手术全过程,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优质护理,通过以上手段,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状态在患者身上得到明显改观,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由于手术带给患者的压力,极大的改善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组护理后的SDS和SAS碍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脑膜瘤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效果。

总之,将舒适护理全程用于应用于脑膜瘤手术患者,提高了手术质量和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常规护理组比较,明显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Mehdorn HM.Intracranial Meningiomas:A 30-Year 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J].Advances & Technical Standards in Neurosurgery,2016,43:139.

[2]杜萍,周翠珠.健康体检中的护理质量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14(24):145-147.

[3]杨晖霞.心理护理的研究新进展[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7):9-11.

[4]陈明敏,马坤炎,韦静芝.浅谈外科中的舒适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281-282.

论文作者:蒋娜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脑膜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蒋娜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