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途径研究论文_杨黎雪,任保轩

电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途径研究论文_杨黎雪,任保轩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南县供电公司 安徽阜阳 236300

摘要:当前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提高竞争实力,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必须做到上下同心,努力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切都有赖于电力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电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途径

1 电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1.1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为建设和谐企业环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劳动关系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和谐劳动关系是我国最根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环境的内在要素和客观要求,而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电力企业环境的基础与关键。

1.2 电力企业工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基础

电力企业工会能否处理好劳动关系,直接影响到其使命、目标的实现。电力企业工会若想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不仅可以取得公平报酬,还可以有效施展个人才华从而实现个人价值。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如果电力企业工会连员工最基本的生存、安全等需要都无法满足,员工只会有“不满意”,是不可能为电力企业工会积极努力工作的,这将直接威胁到电力企业工会的生存和发展。

2 电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困境

2.1 电力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影响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电力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诚然,电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力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也随之显现。首先,电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直接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成为电力企业工会视角下的单纯的劳动力,忽视了劳动力自我实现方面的价值。其次,电力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工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利主义盛行。电力企业工会作为资方具有风险偏好、谈判优势等优势,在劳资双方博弈中往往占据优势,而劳动者始终处于劣势,从而使劳动者的利益受损,从而影响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2.2 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及政府监管不力

伴随着《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于我国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起了非常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劳动法律制度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障碍。在劳动平等的制度方面,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状况依然较为普遍,正式用工和临时用工在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劳动仲裁是应用比较广的调节劳资关系的手段,但是在仲裁制度方面依然存在制度缺陷,比如面临程序繁琐、仲裁时间过长,甚至在某些方面存在与法律制度的不协调,这些也阻碍了电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制度的执行需要监管,政府监管不力也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政府相关部门对劳动关系的监管力量不足,效率低下。虽然《劳动法》等法律制度中,对节假日、员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在法律的执行上,缺乏必要的监管,使很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得不到保障。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法律制度的不完备及政府监管不力是电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面临的又一困境。

2.3 劳动者群体的性格和利益诉求的差异

由于每个人生活的年代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同个性或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80年代以前的劳动者虽具有时代赋予的“沉稳”的特征,但其中不乏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和特征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富有个性的80后、90后新生代员工逐渐取代了70后,成为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上的主力军。而新生代员工从普遍上来看,他们具有更多的个性与特点,他们偏好价值感强、高收入、高成就的工作,喜欢追求工作的自由性、追求工作和家庭的平衡。

3 完善措施

3.1 政府要主动作为,从源头着手

在立法之中将更多的非正规就业者纳入到劳动法的保护之下,督促劳动合同的签订,规范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预防和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政府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强化日常巡查,深入电力企业工会,预防和纠正各种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创新监管模式,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监管,实时掌握劳动关系的动态状况。要完善制度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把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2 以共享电力企业工会发展成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目前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源在于普通劳动者很少或没有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市场的逻辑加上资本的侵权,使发展的成果没能惠及全体劳动者。逐步拉大的收入差距,只会进一步恶化劳动关系,使社会丧失前进的动力。让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普通劳动者,改善人民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经济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需要,发展不能走入“低工资、低价格、低质量”的陷阱中。当前社会基本上解决了“患寡”的问题,“患不均”的难题正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然,今天我们拥有更为宽广的理论视野、雄厚的物质资源和制度条件来思考和解决好这个历史性难题。要推动电力企业工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变革,探索员工持股,参与电力企业工会管理,分享电力企业工会权利和责任的方式方法,使劳动关系双方的融合、合作具备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实现产权、激励和经济行为的有机统一。当前劳动者分享电力企业工会利润,以使资本与劳动得到最佳组合,已经成为国际上现代电力企业工会制度新的特点、动向与趋势。要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将普通职工工资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电力企业工会利润的多寡、个人努力程度、通货膨胀率等综合因素结合起来,做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从宏观上调控好收入分配的差距。

3.3 以劳动关系和谐促电力企业工会质量效益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企业工会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而劳动者一方总体上显得被动、消极。良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应该是把两个积极性都调动起来,统一起来,达到和谐。电力企业工会劳动关系改善,必将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参与电力企业工会民主管理、为电力企业工会发展建言献策的热情。其结果必然是生产节约,管理成本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电力企业工会增效。从而真正实现电力企业工会与劳动者合作共赢,实现电力企业工会质量效益的提升.

结语

总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过程,就是用人单位、劳动者、法律法规、执法部门诸要素的互动过程,是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甚至相互碰撞的过程。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在这个矛盾统一的过程中实现的。其中,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有力执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董保华.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周春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困境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15(6).

[3]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2016(5).

论文作者:杨黎雪,任保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途径研究论文_杨黎雪,任保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