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党的思想路线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_党的思想路线论文

牢记党的思想路线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_党的思想路线论文

牢记党的思想路线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路线论文,新问题论文,情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版《邓小平文选》第1、2卷公开发行,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有了完备的教材。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1-3卷,对党的建设、对改革开放、对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必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深入学习这一理论,就要从深入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入手,时时处处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得出新结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下去,发展下去。

一、邓小平同志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1978年12月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重新提出来的。这次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准备,邓小平同志在这次会上的讲话,实际上成为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恢复了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最早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使用的,并把它规定为共产党人的党性表现。在中国的历史上,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路线,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这正是毛泽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把这一原则坚持到底。自从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支配下,出现了大跃进,又搞了公社化,脱离中国当时的实际,给正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大搞个人迷信,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鼓吹“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压制不同意见,党内党外万马齐喑,人们的思想受到严重禁锢。粉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人民欢欣鼓舞。但中央又出现了“两个凡是”,党内外的思想仍不能活跃起来,群众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这种局面不打破,党就不能领导人民前进,国家就不能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是针对‘两个凡是’的,重点是纠正‘左’的错误。”(《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79页)“左”是党在1957年以后所犯错误的思想根源,解放思想主要是纠正“左”,抓住了端正思想路线的根本。“左”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集中表现就是“两个凡是”,在“两个凡是”的影响下,条条框框多起来了,随风倒、不讲党性、说话做事看来头的风气多起来了,不从实际出发的本本主义也就严重起来了。可见,如果不触动“两个凡是”,不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党就没有希望,中国就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同上书,第143页)

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同志大力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不会有对我们党的历史的正确评价;就不会有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就不会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经济建设的大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事实证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十六年后的今天,回首我们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我们深深感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对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新情况 解放新问题

什么是解放思想呢?邓小平同志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79页)”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认真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认为解放思想已经到头了,甚至过头了,显然是不对的”(同上书,第364页)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符合新的情况,从中找到规律,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新情况新问题是层出不穷的,解放思想是永无止境的。

邓小平同志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把社会主义作了教条的理解,或者把它扭曲了,导致二十几年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不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甚至“四人帮”宣称,“宁肯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邓小平在怎样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同上书,第312页)邓小平同志为了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困,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坚持按劳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到1992年南巡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做了新的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邓小平同志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成果。

第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是立足中国来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要十二亿中国人民能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能为世界人民作出贡献。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回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说:“相信毛泽东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同上书,第382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中国的新情况,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同上书,第3页);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建立社会主义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对我有用的经验,这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重要表现;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用三步走的战略实现现代化,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它共同富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计划、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发展要靠科技、教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保持稳定至关重要;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健全民主与法制,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社会主义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党的建设的理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出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把握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问题,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称霸;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实现统一等等。以以上这些主要观点为基础,确立新时期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第三,深刻认识国际形势。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是新情况、新问题的重要方面。邓小平同志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由于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趋向多元化。世界各国大多着眼于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世界大战在近期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可以争取更多的和平时间,发展自己。

2、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称霸,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

3、一国两制是稳定世界局势的新方法,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9页)以新路子解决问题。

4、在处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时,着眼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永不当头。

5、在党与党的关系上,坚持平等对待,不干涉内部事物,发展了我们党与世界各国友好党的关系。

由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孤立和封锁,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的朋友遍布世界,我们的事业深得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邓小平文选1-3卷,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结晶。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当联系自己的情况,联系本地区、本单位的新情况,不断地调查研究,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的发展,创造新经验,走出新路子。

三、勤于思,勇于行,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到底。

怎样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呢?

第一、要解放思想,就要努力学习。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干部要学理论,学科技知识、学管理知识。在学习理论方面,他特别主张干部要学哲学,他说:“陈云同志建议,要提倡学习,主要是学哲学,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例如《实践论》,《矛盾论》,还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等。这个意见很好。我看应当搞学习运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要引导大家认真读点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81页)又说:“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当前大多数干部还要着重抓紧三个方面的学习:一个是学经济学,一个是学科学技术,一个是学管理。”(同上书,第153页)可见,邓小平同志为了使干部解放思想,非常重视干部的学习。只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才能树立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才能解放思想;只有学习历史知识、科技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才能开拓视野,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第二,注意掌握解放思想的几个重要条件。首先,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是最基本的客观实际。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有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解放思想也应以此为前提。离开人民的利益去“解放思想”只能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其次,要坚持民主集中制。这样,既能充分发扬民主,又能真正做到集中,通过民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活跃思想,发表意见,然后把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形成科学决策。再次,要落实责任制,提高各级干部、人民群众的工作、生产积极性。农民、厂矿企业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把劳动成果与自己的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干部、群众就会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

第三,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勤于思索,总结经验。毛泽东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第122-123页)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大家敢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前进。邓小平同志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就是要有创造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又说:“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同上书,第373页)要实践,要试,要闯,百分之百的正确是没有的。问题在于要善于总结经验,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在实践中认识规律、取得自由、解放思想、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要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法,并用这一方法来学习这一理论,发展这一理论。

标签:;  ;  ;  ;  ;  ;  

牢记党的思想路线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_党的思想路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