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_素质教育论文

潍坊市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_素质教育论文

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潍坊市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性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潍坊市论文,研究报告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的伟大实践,开始逐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作为国家教育战略任务,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各个层面上逐步推进和落实。2001年我国开始实施和逐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四个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之一[1],新课程改革得到了各级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因而对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快了素质教育的步伐,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潍坊市而言,素质教育不仅逐步为教育和社会各界所理解和认同,而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在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取得了个体推进和落实的成功经验,而且取得了在一个县、区整体推进的区域性经验。

一、整体规划,全面动员,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仅仅是教育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由“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向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回归。“应试教育”把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价值取向,仅仅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评价教师、评价学校。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升学率不高,群众不满意、家长不满意、社会不满意,这种无形的压力势必造成教育部门某些领导和学校校长的急功近利。这是多年来实施素质教育步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行为,引导社会舆论和价值取向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一)实行目标责任制,把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政府各部门

一是县、区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法》,在以正式文件形式规定自身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方面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工作目标的同时,规定自身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责任和目标,在依法将义务教育的相关责任和目标分解到政府所属有关部门的同时,也把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和目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并以此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以此类推,各乡镇或街道也类似地落实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和目标。二是各中小学根据县、区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划,制定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划,明确责任和目标,并将责任和目标分解到教育教学和管理评价的各项工作中去。三是规划和配套政策。县、区政府把实施素质教育的阶段目标分别列入县、区人大审议通过的县(区)有关文件,如《十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等,并把实施素质教育列入评优秀树先进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

(二)建立有效评价机制,加强过程监控

首先,市、县两级政府承诺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下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其次,发挥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的作用,加强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的“督政”行为和县、区政府对各部门的“督政”行为。“督政”以实施义务教育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和目标为主要内容,根据政府在一个阶段内抓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或者综合各项进行综合督导,或者进行专题督导。督导的结论作为对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和评价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比如为落实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市政府把义务教育管理上划到县、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由县统一管理及发放、建立教师“工资资金专户”、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等作为对县、区政府督政的专项内容。再次,发挥县、区政府督导部门对学校的“督学”功能,对中小学校实施多元评价、过程评价和自主发展评价,淡化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坚持评价指标、标准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与手段的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育教学成绩,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和谐发展,既重视学生发展,也重视教师发展;在评价主体上,在加强评价者评价的客观真实性的同时,强调被评价者和社会、家长对评价内容与方法的认同和理解,强调被评价者的自我认可、自我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强调学校的自主发展评价,以学校自定目标、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为主,再辅之以督导评价。

二、统筹开发和协调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的不均衡现象是制约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城乡差异、学校间差异给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重点抓了下面五项工作。

(一)合点(点指散落在乡村中的教学点)并校,调整学校布局

鉴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客观存在的办学水平不均衡状态,以及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逐年递减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调查摸底基础上,制定新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凡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达不到实施义务教育基本教学要求、生源短缺、社会声誉很低、办学困难的教学点和学校原则上予以撤并;对于规划中必须定点,且有一定生源的薄弱学校,有的实行解困工程,政府设专项解困基金重点扶植改善办学条件,有的依托社会声誉较高的学校,用举办分部的形式,组建紧密型办学集团,依托办学集团,改善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

(二)统筹规划,实现物质资源共享

针对经费短缺的困难,县、区政府集中财力建设重点项目,促进教育物质资源共享。一是建设县、区城域宽带网,实现网络校校通;建设校园网,实现网络室室通;建设县、区教育资源共享中心,实现教育资源整个县、区共享。二是高中阶段重点加强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加强乡镇两中心校(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建设。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示范校和中心校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并制定有序轮流使用设施、设备的计划,通过落实计划,实现教学设施、设备共享。三是针对劳技教育、科技教育设施、设备不足,配齐了而利用率不高,配不齐又影响教学的状况,县、区集中建设劳技、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安排附近学校学生轮流有序地到基地学习和实践。四是建设青少年德育基地或社会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五是城区针对学校运动场地不足的实际困难,打破学校和社会的“围墙”,实现学校运动场地、游泳场地的有序共享,提高公共体育运动场地利用率。

(三)开发社会人才资源,实现社会人才资源共享

针对人才资源短缺的状况,县、区政府多渠道开发教育人才资源。一是政府牵头开发社会人才。比如,组建艺术和科技教育导师团,分片包干开设科技讲座、艺术讲座,指导科技和艺术选修课,并且辅导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等。二是鼓励学校就近就地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如聘请民间艺人和科技人才任兼职教师到学校上选修课;聘请政府各部门专家、老革命军人、退休干部等到学校做专题报告。

(四)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实现优秀师资共享

优质师资不均衡,是学校教育不均衡的重要表现和重要内容,为此须建立优质师资共享制度。一是对优秀教师实行“客座教师制度”,根据计划轮流到薄弱学校讲示范课,或者分片集中举行公开课、示范课。二是打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间“人才壁垒”,促进学校间教师有序流动。如针对普通高中某些选修课缺乏教师的情况,县、区政府组建高中选修课教师协调中心,统筹安排高中选修课教师的任课。再如制定相应政策,使职业学校的教师到普通学校任劳技课和专业选修课,普通中小学的教师也可以到职业学校兼任普通文化课。三是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以学科带头人所在学校为基地,由学科带头人负责培训相关学科教师。四是延聘优秀退休教师,聘请他们组团到学校指导青年教师。

(五)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带动薄弱学校发展

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促进薄弱学校发展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促进薄弱学校发展,除了启动内在活力,实现内因的转变外,还要靠政府资金支持、政策倾斜,更重要的是创建新的办学体制。办学体制改革采取的基本模式:一是名校“下蛋”。即依托名校办民校,依托名校输出先进管理和优势师资,改造薄弱学校为民营学校。二是集团连体。这是一种紧密型的办学模式。其基本形式是:以一所优质学校为领导,吸收一所或几所薄弱学校为其成员,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一体化,二是师资配备一体化,三是督导评估一体化。三是学校联盟。这是一种相对松散型的办学模式。其基本形式是:使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结成对子,建立学校联盟,使优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经验得以分享,以带动薄弱学校的迅速发展。我们认为改革办学体制,必须坚持“不均衡”拉动的辩证均衡观。教育均衡发展的本质内涵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而不是“削高就低”搞平均主义限制发展;恰恰相反,真正的均衡教育则是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推动低水平教育向高水平看齐,推动低水平教育向高水平发展。

三、深化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启动素质教育的内驱力

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和艰苦复杂的工作,不能仅靠一个阶段的热情,也不能靠政府部门一时的行政要求,必须通过创新机制,普遍地把学校的被动行为转化为主动行为,激发学校的内在活力,启动学校的内驱力。目前学校内部的人事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远不能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革现有的干部教师管理体制,建立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我们的基本的思路是实施“校长职级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结构工资制,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

(一)实行校长职级制,提高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建设一支好的校长队伍,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校长角色纳入行政干部系列,并赋予了行政级别,校长作为行政“官员”的角色日益加强,职业特征日益削弱。因而校长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形成具有本土化、个性化的自身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提出和实施了校长职级制。

校长职级制的基本要求是,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制,由县级及其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管理。对中小学校长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区别对待。现任校长的行政级别保留在档案,实行档案管理,新任校长取消行政级别;所有校长都实行职级动态管理,分为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二级校长、三级校长等等,每两年评审一次,具体标准和办法根据学校的隶属关系由县教育局或地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校长工资待遇与职级挂钩,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发放,与所在学校脱钩;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制,同一名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一个任期,特别需要连任的也不得超过两个任期;校长的任用实行竞争上岗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由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实行校长交流制度,校长职级是校长能力、水平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产物,同等级的校长符合交流条件的可直接交流任职,并通过政策导向,鼓励校长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实行校长职级制有利于建立校长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流动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有利于调动校长自主办学、自主管理的内在积极性,从而引导校长集中精力抓教育、抓管理、抓效益。

(二)实行“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除了要有一支好的校长队伍外,更关键的因素就是要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而要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是改革现行人事制度,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活力,盘活人才资源。

1.定岗定责,促进交流,建立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良性运转机制。一是落实教职工聘任制,根据按需设岗,按岗定责,按责定员,按员聘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并采取校内转岗改聘,对口脱产、半脱产进修,借调、调出等方式优化教师队伍。二是改变单一固定编制的教职工人员结构,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流动编制适用于兼职人员、被聘用的社会人员和退休返聘人员。三是县区建立教师资源供求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学校于学年末向该中心提报所需教师的信息,该中心集中整理建立各校师资供求信息库,并负责及时向学校提供有关信息咨询服务。四是建立教师交流制度。首先是政策导向,用调控城乡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比例,增加乡镇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评优树先”比例、教师工资补贴等政策,导向教师的合理流向;其次是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城镇学校与乡村学校,优势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子,手拉手共同提高,实行教师在共同体内的双向交流制度、共同评价制度,引导教师由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由强势学校向弱势学校流动。

2.严把入口关,优化新增教师队伍素质。基本指导思想是变“单位人”为“系统人”,建立合理有序的教师队伍吸纳机制。一是实行试聘制度。对新进大学毕业生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社会人才,实行一年试聘期制度。在试聘期内,实行合同管理,试聘合格转入正式聘用。二是实行新增教师农村服务期制度。规定凡从大学生中招聘的青年教师至少要到农村学校任教两年。对于表现优秀者,经过考核合格,可应聘到城市学校工作。

3.改革教师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师德考核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教职工的发展,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内在积极性,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德、勤、绩、能全面考核原则,过程和结果并重的原则和尊重教师个性差异原则,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工资、职称评定、“评优树先”、奖励惩罚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发展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区域性地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整体性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除了改革教育内部人事制度,启动教师队伍内在活力外,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整体性地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每一位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一)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

在统筹处理好教师教学工作和接受继续教育关系的前提下,集中时间、集中人员进行专门专题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快捷途径。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的主要措施:一是培训内容层级化,以适应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教师的需求。最低层次的是口语、教态、板书和运用一般教具能力的培训,在此之上是特殊技能培训,如理化生(科学)实验技能培训,运用电教手段培训,艺术和体育教师的艺术、体育技能培训;再深一层是教学基本功培训(更新观念、理解教材、整合教材、开发课程资源、运用教法等),再高层次依次是电脑和网络信息技术培训和科研能力培训等等。这些不同层级的内容适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需求,为教师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由被动接受培训转变为主动参与培训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化,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听专家报告是普遍实行的培训形式,但是不能单一和僵化,我们目前更多的采用讲座式培训与互动式培训、参与式培训、研讨式培训、考察式培训,专题科研式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三是培训机构社会化,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培训质量。这是对已有“官办”培训的改革和创新,即改变培训由教师进修学校(或教育学院)独家经营的局面,扶植社会民营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目前,潍坊市已有四家民营培训机构,而且都运行良好。教育行政部门用以支付的培训费以代金券的形式发给教师个人。每年年初,培训机构提前向社会公布培训计划(时间、内容、方法等),由教师个人自愿选择报名参加。这使培训变成了教师和培训机构的双向选择行为,在增强教师培训主体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

(二)实施和整体推进校本培训,在校本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除了定期集中培训外,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更主要依靠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主要通过校本研究来进行。根据课改要求,我们的校本研究一般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或过程:问题——设计——行动——总结[2]。(1)问题。校本研究从教学中的问题开始,问题必须源于实践,源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的管理工作。(2)设计。设计是在问题提出后,针对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解决方案。在设计中要注意对已有经验的反思和借鉴。(3)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行动具有验证性、探索性和教育性,对教师而言,行动是真正教学研究的开始。(4)总结。总结既是一个问题研究的终结,又是一个新问题研究的开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在整理和描述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反思研究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个新问题的设计奠定基础。

(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层级系列,引导教师不断攀登

为满足教师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引导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我们建立了从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到特级教师的层级系列评选制度,规定各个级别的教师的标准、职责、任务和任期,按计划每年或每两年评选一次,对入选的教师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在任期内不能较好地履行职责的教师撤销称号。建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层级式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鼓励每一位教师的提升和发展。

五、抓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

“改到深处是制度”,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切体验。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总结出了林林总总的经验,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理解、认同和不同程度的接受;但是观念要变为普遍的现实,大家能认可的改革要切切实实地转变为一致的实践行为,点上的经验要能大面积推广,一时能实行的创新要能长期坚持下去,这些没有制度的制约和保证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建设新的适应于素质教育的现代学校制度。

(一)区域性推进教师评价制度建设,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关注孩子的明天

陈旧的教师评价,只关注给教师分等和奖惩,很少关注教师本身的发展。加强教师评价制度建设,就是要引导教师从关注分等和奖金到关注自身的发展,其基本思路是淡化以分等和奖惩为特征的终结性评价,建立和整体推进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在价值取向上, 强调把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同教师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致力于人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的激发和智力的开发,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和评价对象作为评价主体作用的发挥[3]。因而发展性教师评价能够消除传统评价带来的种种弊端,有效地促进每一位教师的自主发展。作为一个县、区,要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首先必须在县、区范围内整体推进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是实施和整体推进以问题反馈为主要形式的教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是根据某项评价内容,先行制定一部分概括性的问题,然后依据这些问题进行评价,从而发现优点,找出缺点或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二是实施和整体推进以面谈为主要形式的教师评价制度。面谈式教师评价强调改变过去那种评价者高高在上的评价姿态,要求评价者主动地与教师进行讨论、沟通和交流,实现被评价教师的主动参与。这种面谈式评价的特征是通过合作式的、交流式的谈话方式,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以平等的身份及心态参与面谈过程,经过一个相对完整的面谈周期,来完成一次评价面谈[4]。三是实施和整体推进以自定目标、自我实现为特征的教师评价制度。这种评价要求教师从服务于学校总目标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差异出发,因人因时制定并向学校提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奋斗目标、实施措施,并进行自我评价,实施过程中接受同行监督和评价。学校对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自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价的结论要有利于教师补弱扶强,发展优势,并且获得新一轮自我评价的信心。

(二)整体推进课程管理制度,保证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

课程管理制度是巩固素质教育成果的必要措施。新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促进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对师生的人文关怀,努力使制度建设过程成为教师用新的理念自我认识、自我更新、自我规范、自我实现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形成教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的崭新局面。制度建设坚持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把制度建设的任务转化为科学研究课题,用课题招标的方式,启动基层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基层学校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最后形成一致意见。概括起来讲,对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影响颇大的课程管理制度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管理制度。一是备课管理与集体备课制度。通过制度引领教师备课因人而异,注重实效,克服单一化的备课模式,通过“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建立起集体备课制度和个性备课欣赏制度,力求通过此项制度既发挥骨干教师的创造性,又对新教师的备课进行一定的规范与指导,并通过实施教学“三反思”(课前、课后和课中),引领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学会反思、学会发现和探究问题。二是课堂管理制度。以“有效教学”思想为指导,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计划性课堂”向“计划性与生成性课堂互补”转变,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是问题积累制度和同步研讨制度。问题积累制度把鼓励支持教师发现和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制度化,同步研讨制度规范了教师校本研究的行为,这两项制度保证了校本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作业改革制度。本着“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作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作业”的原则,精心设置规范加特色作业,技能型、实践性、创新型作业,引导学生分层次选择完成作业、自主设计作业,并规范教师作业检查的行为,倡导多样化的、富有实效性的作业检查和批改方式。五是学生个别辅导制度与优秀学生自修制度,建立学生辅导与管理导师制。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身发展特点,指导学生学习定位,确立学习与个性特长发展方向,促进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建立优秀学生自修室,为优秀学生拓宽和延深学习提供条件、帮助和政策保障。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加以整理记录,不断调整指导思路,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2.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制度。一是骨干教师资源开发制度。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工合作、共建共享的策略,分学科建立新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教研员审查、资源评价等措施保证开发资源的质量和教学的可借鉴性。二是学校课程资源管理与共享制度。改革已有的与素质教育不适应的课程资源管理制度。比如建设新的图书资源管理制度,增设图书阅览室,把图书馆的书全部摆放到阅览室,开放阅览室,以有利于学生课内外大阅读;建设新的实验室管理使用制度,开放实验室,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自主设计实施实验。

(三)改革中考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

中考改革(高中招生考试和录取改革)是家长、社会关注的热点,因而也是中小学关注的焦点,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传统的“中考”制度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考不改革,其他各项改革都难以坚持下去。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中考”改革机制是区域性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1.建立新的考试机制。新的考试机制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改革考试性质和方式,为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总的思路把原先毕业和升学分别进行的考试改变为以目标为参照的学业水平考试,不再单独进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引导学生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而逐渐从激烈的升学竞争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实现考试的多项功能(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学校教学质量、作为高中录取的依据等);化整为零,增加机会,分散压力,把以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科目分散在初二和初三两年当中,把压力分散在不同的年级,每年1月和6月组织两次考试,所有学科都开考。从初二结束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考试科目和时间。同样的,初中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对课程开设做出选择和安排。比如,允许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提前结束某些学科,也允许学生在某些学科考试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后不再参与这些学科的课堂学习,而到学校专设的自修室去学习。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给学生两次考试机会,即学生对某些学科的考试不满意时可以再考一次,以两次中的最高成绩作为毕业和升学的依据。考试命题依据课程标准进行,以学生在初中阶段应学的全部内容为考试范围。二是创新考试命题制度,引导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新的考试命题制度包括以下内容:①用新的目标观、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作指导,树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基本理念。②改革考试科目。实行单纯的纸笔考试与口语考试、实践能力考试相结合。③改革各学科中考命题的基本要求。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意识出发设计题目,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让学生有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试题答案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鼓励学生创新。④考试成绩等级表达。考试成绩用分数表达使考试结果量化过于精细,容易引发学生的分分必争,造成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大量浪费,增加了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相反,考试成绩等级表达,使成绩量化相对模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在分数上的激烈竞争,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更重要的是为高中招生录取中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特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⑤实行征题和优秀试题评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库》。⑥建立试题评审制度,加强对试题质量的监控。

2.建立新的招生机制。首先把学生成长的标志性成果(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的表现)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素质教育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发展,特别是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最充分地表现自己”[5]。新的高中招生录取必须体现素质教育这一要求,才能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基于以上认识,把学生学习期间的综合素质表现,特别是成长的标志性成果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所谓成长的标志性成果是指能说明学生成长的事实性资料、物件等。比如获奖的作品、证书、发表的作品、典型的过程记录等。

其次,扩大高中自主招生权利,在县、区教育局的监督之下,由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实行综合多元录取。一是综合录取。综合录取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和学生在初中学校的成长标志性成果。二是推荐录取。实行推荐录取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推荐部分个性特长突出的学生直接进入高中学校学习,鼓励、支持学生在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彰显个性,发展特长,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加试录取。加试录取是以上两种录取方式的必要补充。加试采取差额投档(比如按1∶1.2的比例投档)现场答辩方式。答辩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进行,要求从学生成长档案袋中随机抽取自己做过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作为答辩的内容,答辩结果的表达方式由学校自定。

3.建立保障机制。高中招生学校成立高中招生录取认定委员会(委员会一般不少于9人,其中2/3以上由教师和社区人员参加),负责审议并通过把学生成长的标志性成果分等的比例、标准,学业成绩等级排序的规则、录取的标准和办法、需要加试的人员、加试的办法、推荐录取标准、程序和办法等敏感事宜,以保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实行公示制度、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录取的标准、办法、程序和结果等在当地社区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设立投诉电话,随时接受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的投诉。教育行政部门、纪检、检察机构对录取过程进行监督,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录取过程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者及时查处,追究责任。

标签:;  ;  ;  ;  ;  ;  ;  ;  

潍坊市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经验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