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分抽油机井由于砂岩有效厚度小,产液量偏低,连通性能差,供排关系不协调,造成低产低效井增多。如何采取间抽的方法来实现节能、降低机械磨损所做的工作。在间抽井的产量变化分析及间抽制度的制定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抽油机井;间抽制度;制定;节能
1引言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综合含水的不断上升,高含水井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卫星油田薄差油层的特点,部分低产井的出现已成为必然,这部分井存在低渗透、产能低、泵效低,并且一些井存在间歇出油的特点。
这些低效井冲程、冲次已调到最小,沉没度仍小于100米,甚至50米,若仍然采取全天制的运行方式生产,这无疑会损失掉大量的电能增加油田的生产成本。缩短井下管、杆的使用寿命,增加检泵率、缩短检泵周期;若将这部分井进行间抽生产,将对整个区块高效、节能、环保开发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间抽井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容忽视。
2抽油井间抽制度研究
对抽油机井而言,经过一段时间停产后生产,其产量主要有两部分构成:关井时的井眼储存液量q1与开井后的地层供液量q2。
关井后,在井底仍然有油流入井,此时。油井的动液面不断上升,即井底的流动压力不断恢复。在关井t时的流压变化的近似公式:
----(1)
式中:
为方便起见,将井底压力的变化直接换算成液面的变化,即:
此时井筒内储存的液体体积为:
----(2)
式中,Atc为油套环形空间的截面积,即:
对低产井而言,通过监测油井动液面的变化,由式(1)可确定关井时间,即:
----(3)
当油井在关井t时刻开井连续T时间后,地层向井筒的供液量可根据起抽前的产量q0按下式来考虑:
由上式推导可知,在油井关井t小时后,油井连续生产T小时的产液量q应为:
若油井的泵效设为η0,油井的开井时间为:
----(4)
根据上述分析,只要知道地层的物性、关井时间,通过式(1)便可求出油井动液面的上升幅度与储存的液量,由(4)便可求出油井的生产时间。
3间抽井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
3.1间抽井的确定
含水大于70%且日产油量小于2.0t的高含水井。连通状况差,沉没度低的井,通过上面计算,沉没度小于100m,日产液量≤5.0t,同时日产油量≤2t,冲程≤3m,冲次≤3n/min,泵效≤25% 可选。
对于实施间抽的油井,由于地层能量低、渗透率低、产量低,开井前表现为间歇出液,开井后,在一个开井周期内动液面的变化很大。关井后,地层继续向井筒供液,油井的动液面开始上升,泵的沉没度增大。至油井开始抽油时刻,动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此时的沉没度最大,泵的充满程度最高,泵效最高。随着生产时间的延续,因地层供液能力差,地层供液量小于泵的排液量,导致动液面逐渐降低,如果一直抽下去,就会出现“干抽”现象,导致井口不出液。此时,进入下一个周期。因此对间抽油井,建议采用以下工作制度:
泵挂应尽可能深,以提供较大的生产压差;
长冲程、低冲次;
合理控制开井时间和关井时间。如果关井时间过短,那么动液面还没有上升到足够的高度,沉没度太小,会使泵效过低,浪费电能、增大机械磨损。如果关井时间过长,因为井底流压的上升而限制了地层的供液能力,导致油井的产液量下降。
为提高低产井的经济效益,达到既节能、减小机械磨损,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又不降低间抽井的产液量的目的。我们须从制定合理的间抽制度入手。
由于间抽井的液面变化规律较为复杂且因井而异,依据液面的变化规律,借助于同步测试时功图的变化情况所得到的初步结论。
当间抽井的沉没度低于100m时,即可关井;当折算沉没度恢复到300m以上时即可启抽。
3.2合理间抽制度的确定
停机后,前7个小时液面恢复184m,平均每小时恢复26.3m;后11个小时液面恢复175m,平均每小时恢复15.9m,起机后液面迅速下降,6小时液面下降329m。
从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在此给出了确定合理间抽制度的原则如下:
尽量减小间抽前、后油井产液、产油量的差异。尽量缩短油井的开井时间。
兼顾上下班时间方便操作,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的原则。上午9:00启机,下午15:00停机。既保证了间抽制度的相对合理又方便实施不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3.3节能效果
执行间抽工作制度后,每天生产6小时,耗电44度,节约用电133度;由于保持了合理的沉没度,使泵效得以提高,对产量影响很小。
4抽油机井间抽的几点认识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部分井表现出的低渗、低压、低产、低效与间歇出油的特征,推导出低产油井间抽油的关井时间、开井时间及产量公式,并通过现场实践认识到。
4.1合理优化间抽制度后,单井产量不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且可以提高低产井的经济效益。
4.2低产低效井通过间抽以后,因沉没度低造成偏磨而检泵的井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能在同类油井中推广,不但可以降低检泵率,还可达到很好的节能降耗的目的,从而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
4.3为防止油井结蜡,造成蜡卡事故,间抽井每天需要加药15kg,后结合生物清防蜡药剂试验,在洗井后加菌100kg,5天后再加50kg,由于生物清防蜡剂有繁殖功能,之后没有加清防蜡剂。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方便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采油工艺原理》 张鸿勋 张琪等编 石油工艺出版社
论文作者:张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油井论文; 液面论文; 地层论文; 时间论文; 制度论文; 产量论文; 井底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