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异位处理临床护理进展论文_杨冬妹

PICC导管异位处理临床护理进展论文_杨冬妹

杨冬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要】目的:PICC作为一种重要输液途径,导管异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对其进行研究,是为了能够对患者的异位现象进行及时处理,将PICC技术成熟化,避免造成医疗事故。方法:对患者所出现的PICC导管异位类型进行分析,剖析异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应对方案。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研究,PICC导管异位的原因多种,穿刺静脉的选择不当、导管的测量留置长度太短或太长、体位摆放以及患者自身的静脉畸形,都是导致PICC导管异位的重要因素。结论:在对患者进行穿刺时,应该正确选择静脉穿刺的位置,导管测量留置的长度要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可过长或过短,将导管摆放至有利于药液输送的体位。如果患者出现导管异位的现象,则应该根据其异位原因,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处理。

【关键词】PICC导管;异位处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011-02

引言:

当患者的疾病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时,临床上更多的会利用到PICC导管穿刺输液。作为一种重要的给药方式,导管异位是其常见的并发症,所以在医疗上对患者的导管异位处理及护理加大了关注度,不仅需要进行及时的异位处理,也需要进行后期的悉心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1.PICC导管

当PICC第一次应用于临床治疗上时,就注定会开启医疗手段的新篇章,上世纪70年代PICC正式作为给药方式进入医疗界,打破了传统给药方式的局限性。PICC导管亦称外周导管,通过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当患者的病情较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给药治疗时,就需要运用到PICC导管技术,它可以较长时间的留置在患者体内,不需要进行缝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每天穿刺的痛苦。PICC在医学上为医患提供了很多便利,当患者自身没有较好的外周静脉通路或者需要进行高渗液、有刺激性溶液的输送时,PICC是最好的给药选择。PICC导管穿刺与传统的静脉穿刺相比,它的并发症比较少,操作风险也较小,不需要每天穿刺,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穿刺点不会感染。PICC的应用比较广泛,肿瘤患者、病情危急的患者的抢救、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老年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他们都需要利用PICC进行治疗,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他们自身的药物给予和吸收[1]。

2.PICC导管异位类型

2.1 颈内静脉异位

颈内静脉异位是PICC导管异位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为患者进行穿刺时,由于体位没有摆放合适,置管太浅,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则会导致PICC导管异位。

2.2 心脏异位

当患者产生胸闷、气息急促的反应时,则PICC导管可能产生了心脏异位。置留的导管长度过长,会导致患者体内的导管发生异位,并影响患者的病情。

2.3 未到位异位

未到位异位,顾名思义,这种异位类型大多是因为护士进行穿刺时,经验不够,害怕给患者置留的长度太长,所以穿刺的导管没有直达病灶,其次,有的患者体质特殊,无法进行正确的穿刺送管时,又不能对其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也有可能会导致PICC导管未到位异位。这种异位类型在临床上多出现在患者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患者会感到肢体酸痛,浑身沉重。

2.4 反折异位

每个人的机制不同,有的患者天生静脉畸形,这种情况十分容易出现PICC导管发生反折异位。所谓的反折异位,就是患者的同侧手臂反折,一般是头静脉到贵要静脉,贵要静脉到头静脉及大静脉,两种类型的反折。此外,当PICC导管的体位发生很大改变时,也会导致反折异位的产生。患者的给药会不顺畅,酸胀感加重[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PICC导管异位处理

3.1 颈内静脉异位处理

患者的PICC导管发生颈内静脉异位时,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帮患者拉出导管,并把它放置到患者肩部,根据情况重新调整置留长度。医护人员引导患者照X线胸片,确定导管位置,如果导管进入颈部的长度不多,则要求患者自己做跳跃运动和走楼梯,利用重力下垂的原理使异位的导管重新回到静脉。如果导管进入颈部的长度较长,医护人员则要拉出异位的导管,并进行冲边,重新送管。冲边送管的过程比较复杂,要求也比较严格,有些患者的心理会有压力,担心穿刺不成功又要忍受一遍疼痛,所以进行冲边送管时,医护人员要先安慰患者的不安情绪同时也给自己一份信心,保证操作时动作沉稳。

3.2 心脏异位处理

心脏异位是PICC导管异位中十分常见的类型,一般来说不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治疗,但必要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患者发生异位时,需要照X线,确定导管异位到心脏的哪个位置根据异位情况,将导管拉出心脏正确的位置,并将它进行固定,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观察。

3.3 未到位异位处理

当患者自身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时,医护人员应该暂停穿刺送管,安抚患者的情绪,等他情绪稍微平稳后再进行送管;当导管体位不正导致异位时,医护人员要及时调整导管的位置,缓慢送管;当患者自身静脉畸形,又不无法穿刺其他的静脉时,应该使用短期PUCC导管,2~4周则进行更换。

3.4 反折异位处理

发生导管异位的患者,内心难免急躁不安,医护人员进行处理时,应该先安抚患者的情绪,让他不要紧张,配合医生的工作。其次对反折导管的长度进行测量,准确其反折的数据,再拔出导管,重新调整正确的位置和长度,利用盐水进行送管[3]。

4.异位处理临床护理

4.1 做好PICC导管置管的常规护理

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穿刺送管前,首先要做好工具和患者穿刺皮肤的消毒工作,避免患者的穿刺部位被感染,其次,保证患者的正常体温,如果太过寒冷,血管会产生痉挛现象,PICC导管无法穿刺置入。置管成功之后,需要对PICC导管进行固定,避免导管因外力在患者体内异位或者滑落,固定材料一般采用水胶体,不易扯出导管。此外,PICC导管的辅助管是延长管,一般要用U形一起固定,固定方法需要特别小心。患者成功穿刺后,要保证患者的血液流通度,避免血管的堵塞,影响患者的给药。

导管的清洗至关重要,血液、高浓度药液在导管中不断游走,会产生一些废物,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帮患者进行清洗,最好的清洗剂是氯化钠溶液,用注射器进行注入式冲洗,保证日后的给药顺畅。

4.2 患者的生活习惯护理

进行PICC导管穿刺治疗的患者应该有一个安静的修养环境,进行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让患者有充足的睡眠,并尽量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会释放出清新的空气,会净化病房里的空气,有益于患者的心情。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的运动及精神上的刺激,患者的心情应该尽量保持平静,切忌大悲大喜,大喜大怒,情绪上不要有太大起伏。卫生,也是一大要点,护理人员应该提醒患者的家人做好病房的卫生,并保持他们个人的卫生,早晚漱口、洗脸、大小便及时处理、衣物要勤换洗,做好个人的卫生打理。患者有时候不便翻身,则要帮助患者进行身体的清洁,用湿毛巾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擦拭,并换上干净衣物,避免产生细菌。在午饭过后,保持30~60分钟的休息时间,能够有效地降低人的大脑疲劳度,在下午保持很好的精神状态。冬季忌冷,应该保持身体的暖和程度,泡热水澡,使身体的血液流通[4]。

5.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的治疗方式更加先进快捷,PICC导管治疗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给药途中的感染几率,并降低了患者每天穿刺的痛苦。但目前的PICC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一步到位的治疗疾病,在未来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找到方法消除现在的不足,扩大PICC的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旭英,谌永毅,袁忠等.对PICC导管使用不同封管液封管的效果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14,04:369-373.

[2] 高雪杉,刘云,左小信等.老年胃肠肿瘤患者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1.

[3] 王红,卢慧芳,戴海燕等.PICC护理门诊的实施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04.

[4] 金晓燕,么莉,尚少梅等.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实施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02.

论文作者:杨冬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PICC导管异位处理临床护理进展论文_杨冬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