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宋峥雁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2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3)。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将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2/63),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则为82.5%(52/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干预;,慢性胃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40-01

慢性胃炎指的是因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胃黏膜产生慢性炎症或者萎缩性病变,其发病实质则是由于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损害之后,因黏膜特异的再生能力导致其发生改建,最终造成胃腺体萎缩,严重者甚至会消失。该病极为常见,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慢性胃炎患者约占胃镜检查患者总体的80%~90%,且男性患者居多[1]。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9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1~83岁,平均(47.6±5.8)岁,病程3.5~35.7年,平均(18.9±4.3)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0~84岁,平均(48.3±6.1)岁,病程3.9~36.7年,平均(19.8±5.4)年。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饱胀、中上腹嘈杂及胃脘部隐痛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均确诊为慢性胃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②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其具体护理内容包括:(1)向患者讲解相关健康知识,指导其适当进行自我护理,改善其身心状况并对其不良用药习惯加以纠正;(2)生活饮食指导。对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加以指导,帮助其纠正原来不良饮食习惯,帮助其养成定时定量且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且应嘱咐其避免食用过冷、过辣等刺激性食物,食物应尽量清淡、富含高蛋白且易消化,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心理护理。慢性胃炎病程较长,极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沮丧和焦躁等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须充分尊重、理解、帮助患者。与此同时,发动患者家属多加宽容、理解,主动关心患者;(4)复查指导。向患者讲解进行复查的重要性,特别是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建议其尽量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以防发生中度或重度异型增生,检查期限为半年[2]。

1.3 观察标准

①缓解: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不适症状消失,且在其后随访的半年内无复发;②有效: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在其服药期间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③无效:患者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缓解+有效) 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62/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52/6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胃炎其发病因素多认为是患者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所致,比如患者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工作压力过大等。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后则极难根治,临床治疗主要以缓解为主。慢性胃炎极易发展成胃溃疡及胃癌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因而,对该病除去药物治疗外,科学合理的调理也有助于其症状的减轻[3]。当前在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许多患者在发病时主要通过药物进行缓解,但随后对其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却重视不足,进而导致疾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部分患者已意识到科学护理的重要性,但缺少有效咨询途径,因而其科学护理效果仍旧不理想。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则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心理健康、生活饮食以及随访复查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与指导,可有效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病情,提高慢性胃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薛瑞峰.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3(30):357.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3):199-201.

[3]邬国英,夏云,郑琴芬.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5.

论文作者:宋峥雁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宋峥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