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启动力度及其市场衡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力度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投资启动力度及其基本制约因素
投资启动的对象和消费启动一样,是市场运行。所谓投资启动力度,是指投资对市场运行,进而对整个经济运行所起的促进作用的大小。资金是投资启动的重要杠杆。投资启动的力度,客观上受下列诸因素制约。
1.储蓄。储蓄是投资启动的主要因素。社会总储蓄,从理论上说由三部分构成:(1)居民储蓄;(2)企业储蓄;(3)政府储蓄。总储蓄越多,可用于投资的资金也越多,即是说,投资启动力度也越大。如果总储蓄的增长受到限制,要加大投资启动力度,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货币资金的储蓄是资产增殖价值的积累或储存。在考察投资启动的力度时,按照这一观点对储蓄应有以下两点认识:第一,企业储蓄应是其货币积累的体现,企业投资主要来自货币积累。企业除自己的积累外,还往往拥有由贷款而派生的银行存款。派生存款在形式上也表现为企业的储蓄,并可作为投资使用。把所有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看,银行对它的贷款有两个来源:一是居民储蓄,为居民收入的一部分,具有真实的价值基础;二是银行发行的货币,这不是商品的实际价值,而是虚拟的价值。来自居民储蓄的企业贷款不增加储蓄总量,而是暂时把居民的积累作为企业投资之用,是对总储蓄结构的一种调整。积累是投资的源泉,而投资应来自积累。因而在宏观上,它不会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来自货币发行的企业贷款虽然会增强投资启动力度,有时也不得不加以运用,但它会带来一些消极的结果。第二,政府储蓄在原则上等于零,政府投资主要来自企业和居民的负债。所谓政府储蓄,是指国家预算中的结余,一旦国家预算出现了赤字,政府不仅没有储蓄,还会产生负债。一般地说,国家预算存有结余的年份较少,而负债的年份居多。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总是视政府储蓄为零,这一见解不是没有道理的。有时为了实行经济扩张政策,政府要增发国债(实乃扩大赤字)予以财力支持,并把它用于扩大投资。但是政府以负债方式进行投资,和企业以负债方式进行投资一样,在宏观上不会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这是因为,政府对企业负债,等于把企业储蓄当作政府储蓄使用;政府对居民负债,也等于把居民储蓄当作政府储蓄使用。这是总储蓄结构的又一种调整,它不会增加社会的储蓄总量。所以国债投资不会增强投资启动力度,投资启动力度仍然是由储蓄总量决定的。以上表明,在考察投资启动力度时,除居民储蓄外,应认真辨析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的性质,把企业投资和国债投资限定在总储蓄的范围之内。
投资启动是在经济滑坡的过程中具体实施的。投资启动的目的是抑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并使其止跌回升。为此,就必须增大投资启动的力度。然而投资启动的力度,又不能不受经济增长率降低的制约。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将导致社会总收入增长率大体以同一比率降低。总储蓄是总收入的一部分,因为总收入增长被迫放慢,总储蓄的增长就必然会受到严重地制约。因此,在经济滑坡的情势下,如何促使总储蓄有更多的增长,便成为调节投资启动力度的中心问题。
2.货币发行。在总储蓄增长受到限制的情形下,政府经常借助货币发行来支持投资启动。如此发行的货币,在这里是当做总储蓄的增长额,用于弥补投资资金的不足。所以它对投资启动的力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此种货币发行已超过了客观限度,它既非货币积累,又不是真正的储蓄。因此在考察投资启动的力度时,对这个因素的作用必须进行认真地考察和辨析。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同时又是资金或资本的载体,可用于投资并起着扩大市场需求的作用。在经济滑坡之时,市场是异常疲软的。政府通过货币发行增强投资启动的力度,有助于缓解市场疲软,并抑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显然这非常必要,也是有益的。但是,货币的发行是有条件的。当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用之时,它应和商品运行相适应。在此条件的约束下,新发行并投入商品运行中的货币是商品价值的代表。而当货币作为资金的载体用于投资时,它应和资产的价值增殖相适应。在这一条件的约束下,新发行并投入资金运行的货币,则是增殖价值的代表。货币发行不宜偏少,更不可过多,过多了将引起虚拟价值的产生。
经济滑坡必造成市场疲软。究其原因是,在消费品市场方面,因为经济滑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性需求不足;在生产资料市场方面,由于经济滑坡,投资增长缓慢,生产性需求因而不足。在这时,投资启动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扩大货币发行以弥补储蓄之不足,进而增强投资启动的力度;要么控制货币发行,社会有多少储蓄,就进行多少投资。前一种选择有利于扩大生产性需求,在消费性需求不可能扩大的情势下,这是缓解市场疲软的惟一途径。后一种选择,市场疲软不仅不会缓解,甚至还有可能扩展或蔓延。现实经验表明,有关当局经常作前一种选择。即是说,在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时,在不同程度上引入虚拟价值。
控制经济增长率下滑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就此意义而言,投资中引入一定的虚拟价值实属必要。但是应当看到,这是有限度的。一旦大量虚拟价值进入投资,而且越聚越多,其后果将十分严重。表现如下:(1)重复建设泛滥;(2)产生生产过剩;(3)市场疲软的复归。即是说,整个经济不得不处于病态运行之中,这是相当危险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的过度发行并非罕见,由此造成的后果也十分严重。所以,实行投资启动既要借助于货币发行,又不可过多地依靠货币发行。如何控制货币发行,这是调节投资启动力度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3.物价波动。经济滑坡意味着物价走低。物价下降首先影响社会总收入的增长,其次是迫使利率下调,这将影响总储蓄的增长。基于此,物价走低对投资启动必然具有重要制约作用。所以考察投资启动的力度,除储蓄和货币发行以外,还必须考虑物价波动的影响。
在物价走低的情形下,投资启动的力度难以增大。这和消费启动非常相似。但是,它在如下两方面又不同于消费启动:一是消费启动一般没有虚拟价值的介入,投资启动则需借助于货币发行,虚拟价值某种程度的进入是不可避免的。二是消费启动引发的市场需求是最终需求,而最终需求具有协调生产和消费间关系的天然属性。投资启动引发的市场需求是中间需求,而中间需求在客观上从属于最终需求,一旦背离最终需求,它将导致生产和消费的脱节。
把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看,尽管物价走低对投资启动的力度具有制约作用,投资过度增长的现象仍有可能发生。这是因为虚拟价值具有无限增长的属性,物价走低又掩盖了虚拟价值所造成的危害,所以,若不加以控制,它将源源不断地进入投资。另一方面,由于消费和投资不能同步增长,中间需求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因而它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投资过度增长的产出反映,对经济运行将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实行投资启动既要防止力度不足,又要避免力度过猛。这和消费启动也是不同的。
二、投资启动力度的市场衡量
经济增长取决于总均衡的形成。从市场类型来看,它既依赖于消费品市场,又依赖于生产资料市场。如果仅有一种市场摆脱疲软而达到均衡,另一种市场依然处于非均衡状态,那就可以肯定,经济增长仍然是不稳定的。只有这两类市场都走向均衡,实现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市场环境,才是完美无缺的。
消费启动的力度是否适当,是以市场在整体上是否均衡为衡量标准。那么投资启动可否促进总均衡的形成,它的力度又应该怎样以市场衡量呢?
1.主要标准。由投资启动经济运行,主要通过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投资启动的使命是实现生产资料市场的均衡,并以此来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所以,投资启动的力度应以生产资料市场均衡能否形成为主要衡量标准。
投资启动力度的这一衡量标准不同于消费启动。消费启动的直接使命是实现消费品市场均衡,并以此来促进消费品生产增长。在这个方面,投资启动和消费启动并无差异,反而二者是一致的。但我们要看到,消费启动具有特殊的优势,投资启动则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者在调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消费启动的优势是由于它所引发的消费性需求,在经济运行的一定阶段可转化为生产性需求。实行消费启动,借助于消费性需求向生产性需求的转化,在促进消费品市场均衡形成之时,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已经或即将形成。即是说,整个市场从非总均衡到总均衡的转化,是自然而然实现的。所以消费启动的使命不限于实现消费品市场均衡,而是促使总均衡的形成。我们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才说的,消费启动的力度是以总均衡为衡量标准。在总均衡形成之时,不但消费品生产获得应有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也是可以预期的。
投资启动的局限性表现在,由它所引发的生产性需求并非向消费性需求转化,它只是以一种生产性需求向另一种生产性需求转化的方式,滞留于经济运行过程之中。实行投资启动,由于生产性需求不向消费性需求转化,因而在生产资料市场均衡形成之时,消费品市场仍然呈现非均衡。即使消费品市场的疲软不再扩展,但它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决不会消失。即是说,整个市场从非总均衡到总均衡的转化远未完成。所以,投资启动的使命是在非总均衡仍然存在的情形下,促使生产资料市场均衡的形成。在这时只是完成了总均衡形成的前期步骤。总之,投资启动的作用不是形成总均衡,它的力度是否适当,不可用非总均衡向总均衡的转化来度量,而应以生产资料市场均衡能否形成为主要衡量标准。
2.辅助性标准。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之间,具有广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消费品生产依存于生产资料生产;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生产又依存于消费品生产。有鉴于此,对投资启动力度的把握,除了生产资料市场外,还要兼顾消费品市场。就是说,既要以生产资料市场均衡为主要衡量标准,又要以消费品市场疲软的缓解为辅助性衡量标准。
对投资启动力度的衡量之所以以消费品市场疲软的缓解为辅助性标准,具体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由投资所引发的生产性需求, 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生产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另一部分是消费品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前者取决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后者则取决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如果消费品市场疲软难以缓解,消费品生产增长仍然缓慢,那么消费品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长就会受到严重限制,生产资料总需求的增长自然也将受到制约。这是消费品生产影响生产资料生产,而生产资料生产依存于消费品生产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形下,即使当时投资具备充足的资金保证,投资增长率也会因生产资料总需求增长缓慢而不能到位。(2 )由生产资料生产而产生的生产资料供给,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向生产资料产业提供,以支持生产资料生产;另一部分向消费品产业提供,以支持消费品生产。如果消费品生产增长异常缓慢,那么,不仅生产资料总需求的增长受到限制,而且生产资料总供给的增长必然呈现过剩。就是说,有一部分生产资料供给不为生产资料市场所容纳。这是消费品生产影响生产资料生产,而生产资料生产依存于消费品生产的又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形下,生产资料市场决不会摆脱疲软而走向均衡。以上分析表明,生产资料生产是离不开消费品生产的。所以在谋求生产资料市场均衡的同时,要尽力缓解消费品市场的疲软。唯有消费品市场疲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生产资料市场均衡才能形成。因此,对投资启动力度的把握,既要依据主要衡量标准,又要参照辅助性标准。这两项标准并非相悖,而是一致的。
应该指出,虽然投资启动着眼于扩大生产性需求,但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扩大消费性需求。这是因为:第一,总投资中有一定的份额,将在投资启动过程中转化为居民的收入。其中主要是建筑业职工的工资,城市居民房屋的拆迁费用,由购置土地而支付给农民的资金等。第二,随着生产、特别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就业人数将有所增加,这也有助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的增长,意味着消费性需求将有可能扩大。所以,实行投资启动不仅要求缓解消费品市场的疲软,而且也为消费品市场疲软的缓解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不过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单靠投资启动,消费品市场是不会从疲软走向兴旺的。
三、投资启动力度的市场反映:不良状态
投资启动的力度有时偏小、有时偏大,其市场表现也各不相同。那么,何以如此,又怎样对它进行调节呢?让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1.投资启动力度偏小时的市场反映。投资启动力度不足,反映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具有两种形态:(1)生产资料需求小于生产资料供给。在这时生产资料市场呈现疲软,生产资料价格随之下降。生产资料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额越大,生产资料价格降低的幅度也越大。(2)生产资料市场容量的相对萎缩。市场容量的供给和需求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结果,是由供求平衡的具体状况所决定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小于供给,这意味着生产资料市场已不能包容那么多商品。因而,尽管生产资料市场容量仍在扩大(因为生产资料需求不断扩大),但它相对于生产资料生产而言却不断趋于萎缩。生产资料市场的疲软程度越深,其商品容量的萎缩状况就越发严重。前一种形态所描述的是生产资料市场的运行状况,另一种形态则是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运行结果。
导致投资启动力度不足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资金供给的短缺。资金是实现投资启动的惟一手段,资金供给的短缺将抑制投资增长率的上升,或者说导致投资启动力度的衰减。资金供给越紧缺,投资启动的力度就越小。资金供给紧缺是经济萧条阶段的常见现象。在经济增长率下滑的情形下,居民的消费倾向偏低,而储蓄倾向偏高。这好像有利于促使储蓄增长。但是,由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滑坡的制约,因而居民储蓄的增长是相当缓慢的。同时,又由于企业的经济收益下降,企业积累的增长也相当缓慢。所以,资金供给短缺将是不可避免的。此时必须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主要办法应是提高投入产出率,以便抵制或缓解经济增长率下降所造成的影响。这是因为,只有投入产出率提高了,企业收益和居民收入才可能有更快的增长,要提高投资增长率才是可能的。在经济萧条的情形下,物价是走低的。物价走低在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的同时,还迫使投资增长率降低。因为投入产出率的提高不会一蹴而就,而必须经历一定的过程,所以在这时就需要借助货币发行来增加资金供给,从而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不过货币发行应该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要抑制物价走低对投资增长率的不良影响。一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危及经济运行。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其二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意味着现有生产能力未能充分利用,有一部分生产能力被迫处于闲置状态。生产过剩源于生产性需求的萎缩,但它反过来又严重抑制约投资的增长。试想,既然有一部分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在它尚未得到利用以前,何需大量增加投资?其结果,便是生产性需求的进一步萎缩。所以,生产过剩是投资启动力度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通常以为,投资启动的力度不足,仅仅是资金紧缺的反映,这个看法并不全面。要知道,在投资意愿淡薄,投资方向不明的状态下,即使拥有立即可供使用的资金,也是难以实行投资启动的。生产过剩一方面需要借助投资启动予以全面调节和消除;另一方面,它又直接阻碍投资增长率的上升。在这两方面之间的摩擦乃至冲突,究竟怎样加以解决呢?惟一的出路是在生产资料市场疲软的压制下,让技术陈旧和生产过剩的产业退出市场,同时还要加快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的进程。前者可起到减轻生产过剩的作用,为技术进步留下必要的市场空间;后者则需要大量增加投资。投资启动的过程,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代替落后产业的过程。总之,要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既要尽力提高投入产出率,以增加资金供给,又要排除生产过剩的干扰。这些均属必需,是不可或缺的。
2.投资启动力度偏大时的市场反映。投资启动的力度过高,反映在生产资料市场上,也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1 )生产资料需求大于供给。这时生产资料市场显得过于兴旺,生产资料价格则随之上升。生产资料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额越大,价格的上涨率就越大。(2 )生产资料市场容量的不断膨胀。生产资料的需求超过供给,这意味着生产资料市场上商品相当短缺。因而,尽管生产资料市场容量的扩大受到一定限制(因为生产资料供给不足),但它相对于生产资料生产来说却不断地走向膨胀。生产资料市场越不正常,其商品容量膨胀的状况就越发严重。
投资启动力度之所以偏高,主要原因有二:第一,由于虚拟价值的介入,资金供给偏大。在经济萧条时期,社会资金是紧缺的。为了实行投资启动,有时需要借助货币发行来增加资金供给,于是虚拟价值进入了投资。这是影响投资增长率的一个基本因素。由虚拟价值形成的资金供给越多,投资增长率上升得越快。虚拟价值有这样的特性:它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一旦进入投资,就难以控制。因为:(1 )货币的如此发行,是一种廉价的筹资行为,这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耗费可言;(2)虚拟价值大量进入投资将导致货币和资金的贬值,而资金贬值将构成一种压力,迫使有关当局进一步增加货币发行;(3 )抬高投资启动的力度有可能暂时拉动经济增长率上升,这对于经济运行似乎是有益的。现实经济生活表明,以货币发行充当资金供给是常有的事,其原因即在于此。所以,投资过度增长的现象并非罕见,它是不断发生的。我们认为,虚拟价值是投资中的泡沫,而泡沫最终是要破灭的。虽然由虚拟价值而增加的资金供给会拉动经济增长,但当泡沫破灭之时,经济运行就会出现滑坡。经济萧条总是出现在经济过热之后,它是经济过热的事后表现。货币发行和资金贬值的交替进行,必定加大经济运行上下波动的幅度。没有成本的投资在形式上似乎是有益的,事实上,为此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是经济剧烈波动所造成的损失。可见,人为地抬高投资增长率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投资启动的力度,把虚拟价值进入投资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第二,由于重复建设严重,资金需求偏大。投资是增加生产能力的手段,资金需求来自增加生产能力的需求。然而由重复建设而增加的生产能力,并非保持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而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偏离,即造成生产过剩。但是重复建设将扩大对资金的需求,并为虚拟价值大量进入投资敞开了大门。所以,这是影响投资启动力度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重复建设越严重,投资启动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有人认为,投资增长率越高越好,似乎市场总均衡的形成要靠加大投资启动的力度来实现。这是不正确的。重复建设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顽症,由它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经济萧条是经济过热的事后表现,同样地,生产过剩总是出现在重复建设之后,它是重复建设的事后反映。上述观点既是不理解投资启动的基本功能,又无视重复建设的危害,甚至讳言生产过剩的成因。投资启动的作用是实现生产资料的均衡,在萧条时期生产资料市场均衡的形成,是后来市场总均衡形成的先行步骤,而总均衡的形成最后要靠消费启动来完成。如果仅仅停留于投资启动,人为地去抬高投资增长率,总均衡就不可能形成。不仅如此,它还会加重非总均衡。通货膨胀、生产过剩等不良现象就会接踵而至,这些都不是人们愿看到的。我们既要尽力提高投资增长率,又必须准确地把握投资启动的力度。通过引入虚拟价值,大搞重复建设,这是有百害无一利的。
四、投资启动力度的市场反映:良好状态
当市场日益呈现疲软之际,不但无消费热点,更无经济增长点的出现。这是经济异常萧条的集中表现。然而随着投资启动力度的增强,生产资料市场的疲软将会有所缓解,旧的经济增长点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经济增长点则应运而生。经济增长点的更替,反过来又进一步缓解生产资料市场的疲软,进而促使它从疲软走向繁荣。所以,经济增长点的更替是投资启动力度达到良好状态的市场表现。经济增长点的更替不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有它特殊的规律。关于这一点,我们应有如下认识。
1.经济增长点的更替,将有力地推动产业升级。所谓经济增长点,是指具有同一生产技术的企业群体。经济增长点的更替是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素质的基本途径。而经济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推动产业升级。只有实现产业升级才能根治市场疲软,经济运行才能彻底摆脱萧条而走向繁荣。
经济增长点的更替不同于历史上生产结构的调整,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背景不同。以往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是供给的严重短缺;而当今经济增长点更替的背景,则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在80年代,商品供给严重短缺,它是制约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因素。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曾多次进行生产结构的重大调整,先是抑制重工业而积极促进轻工业的增长,尔后是抑制加工工业而促进基础工业的增长。结构调整的实质,是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最急需的商品生产上。在当时供给短缺不仅严重,而且比较普遍。但是由于资源匮乏的限制,结构调整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供给短缺也只能逐步地加以解决。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取得重大进展,结构调整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目前经济运行面临生产过剩的严重制约。90年代初期仅有家电、纺织等少数商品出现生产过剩,但到了90年代中期,大多数商品皆呈现生产过剩。多数产业生产利用率在70%左右,还有一些产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50%,供大于求的商品种类占80%以上,物价指数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在这种情形下结构调整的作用不大,主要办法应是进行经济增长点的更替。目前市场疲软的成因主要是消费需求不足,这与消费启动的严重滞后有关。但是生产过剩也是导致市场疲软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经济增长点的更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也是市场从疲软走向兴旺的重要保证。其二,使命不同。生产结构的调整主要解决产业间比例失调,而经济增长点的更替则着力于提高生产水平,推动产业升级。比例失调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通过结构调整,一方面加快“短线”产业,特别是“瓶颈”产业的增长;另一方面则抑制“长线”产业的扩张。但根据历史经验,这只不过是一方多增长一点,另一方少增长一点而已。其结果,在最好的情形下是使对比双方大体保持一种协调适应的关系。至于产业水平,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发生重大变化。即使个别企业生产技术有所前进,整个产业水平也不会上升。但是,经济增长点的更替将会推进产业升级。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既受比例失调的牵制,更受产业水平低下的制约。目前产业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在全部产业中传统产业占优势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则占劣势地位。(2 )在传统产业中,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占优势地位,资金密集型、高附加值产业则占劣势地位。(3)在多数产业中, 企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的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软着陆”后经济运行之所以连年处于相对萎缩状态,主要原因是生产层次的低下。所以着力实现技术进步,推进产业升级,是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必须全面进行经济增长点的更新。重复建设是在原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辅新摊子。虽然重复建设可暂时缓解比例失调,但它经常又为比例失调的复归埋下祸根。经济增长点的更新则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之上,这不仅可治理比例失调,更重要的是推进产业升级。鉴于目前产业水平偏低已危及经济运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建立应服务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还要加快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和规模效益。
2.经济增长点的更替,将从生产资料产业扩大到消费品产业。投资启动的功能在于根治生产资料市场的疲软,它对于缓解消费品市场的疲软也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消费品市场从疲软走向兴旺,从根本上说,要依赖于投资启动到消费启动的转化。所以当实行投资启动时,生产资料市场疲软的缓解在前,而消费品市场疲软的缓解在后。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多半是在生产资料市场疲软缓解的过程中出现。虽然消费品市场的疲软暂时还在蔓延,消费热点亦无望形成,但这些都不会阻碍以技术进步为动力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不过此时的经济增长点仅限于生产资料产业领域,而当消费品市场疲软也呈出现缓解,消费热点有望形成之时,经济增长点就会从生产资料产业扩大到消费品产业。即是说,经济增长点将分布于经济运行的各个领域,并成为推动经济萧条转向经济繁荣的决定性因素。
3.经济增长点的成长和消费热点的成长互为因果。消费热点的兴起将促使消费层次上升,经济增长点的更新则促使生产层次上升。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消费层次和生产层次,二者相互联结、紧密依存。一方面消费层次的上升将形成大量商品需求,为生产层次的上升创造兴旺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生产层次的上升将带来大量的商品供给,为消费层次的上升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基于此,经济增长点的成长与消费热点的成长,必然是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
经济增长点的产生有两条途径:一是随着居民收入(引发消费性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点由消费热点的逐步转化而生成。具体过程是:收入——市场——生产——投资。即是说,收入的增长先是通过市场容量的扩大带动生产增长,紧接着便是通过生产的增长带动投资增长。投资是引进先进技术的手段,而当日益增长的投资能带来大量产出时,新的经济增长点群体已经形成。二是随着投资(引发生产性需求)的增长,经济增长点由技术进步而引致。这方面也要经过市场容量带动生产、生产带动投资的过程,这同时又是实现技术进步的过程。投资作为引进先进技术的手段,不但出现在这一过程的终点,而且还出现这一过程的起点。即:投资——市场——生产——投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兴起,既是市场容量带动生产、生产带动投资的结果,又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所以,不但消费热点可转化为经济增长点,技术进步也会促使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由消费热点转化所产生的经济增长点,将分布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两大产业,而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经济增长点,则集中于生产资料产业,它向消费品产业的扩展,要依赖于消费热点的兴起。这是因为,虽然作为技术进步过程起点的投资涵盖所有产业,但作为技术进步过程终点的投资仅仅限于生产资料产业。消费品产业投资是由消费热点的形成直接引起,并决定于消费热点的具体成长状况。总之,既要重视经济增长点对消费热点成长的促进作用,又要发挥消费热点对经济增长点成长的促进作用。
标签:供给和需求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商品标准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投资论文; 货币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