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论文_刘崇强,徐洪常,姜雨微,李颖,周文竹

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目的:研究首发或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2017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或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名,口服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共观察6周,所有入组被试于入组时及干预6周后均由专业的神经心理测量技师对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测查。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后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分析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前后患者WCST测评结果(RA、CC、RC、RE、RF、RP、RPE、NRPE、FM)分值无显著性差异(t=1.018,0.000,-1.197,1.661,-0.471,1.394,1.423,0.440,-1.673,P均>0.05);干预6周后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显著性降低(t=48.441,40.668,29.602,52.761,P均<0.001);干预前RA与阳性症状分正相关(r=0.403,P=0.014),余WAST各项与精神症状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无关;阳性症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正相关;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症状有效。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精神症状,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难治性、高致残性、易复发性的精神疾病,是以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认知症状、情感改变及攻击敌意这五维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组综合征,伴随明显的社会及职业功能障碍[1-2]。其中,认知功能障碍长期持续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本研究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认知功能干预前后变化的比较分析,阐释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障碍的特点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入组标准:?符合ICD-10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入组前未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颅脑外伤及脑器质性疾病史。④无各种肿瘤、心、肝、肾疾病及其他免疫性疾病。

1.1.2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2014年-2017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或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名。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28.06±11.15)岁。本研究获得大连市第七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研究设计:根据入组标准,选择2014年-2017年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或未经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2名。入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口服利培酮控制精神症状,共观察6周。入组患者根据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有关信息的录入,所有入组被试于入组时及干预6周后均测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测查。

1.2.2评估工具:?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PANSS用来评定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由30个条目组成,包含3个分量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及一般病理症状量表,每个条目均为7级评分,按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分[4]。?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采用WCST电脑版本在计算机上进行测验,操作时要求受试者根据颜色、形状和数量的不同将随机出现的卡片进行分类,告诉被试者每次的选择是否正确。通过对卡片的分类刺激额叶功能,直接测试被试者的抽象思维能力[5]。

1.2.3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所有数据以( ±s)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精神症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值取双侧,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患者干预前后PANSS量表评分比较

患者干预前后PANSS量表评分经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6周后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显著性降低,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41,40.668,29.602,52.761,P均<0.001),见表1。

三、讨论

近10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如社交、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甚至日常生活能力[6]。但目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无明确的阐述。有研究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处于前驱期的患者就已经存在认知功能损害[7]。但对药物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变化的研究观点不一。有学者研究表明,不论使用何种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在首次发病后无明显变化,并由此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出现于发病之前,并且不受病程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8]。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对口服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认知功能在干预前后无明显改变。也有学者研究发现,认知损害程度与阳性症状、未治疗精神病时间都没有明显关系,推测神经认知功能是一种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指标[7]。但也有研究发现,阴性症状得分与WCST中的RA呈正相关[9]。Andreso 等也认为,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损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同的脑损害基础[10]。Addington 等对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发现,认知功能损害与阴性症状的相关性大于阳性症状,经过治疗后,部分认知功能得到改善[11]。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抗精神病药物干预后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改变,且干预前WCST中RA与阳性症状正相关。但RA与阳性症状正相关,并不能说明认知功能与阳性症状相关,因为RA仅是执行功能测评中的一项,而执行功能又仅是认知功能的一部分。同时由于本研究干预时间仅为6周,研究的样本量小,未能更长时间监测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变化,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病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等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Green MF. Impact of cognitive and social cognitive impairment on function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J Clin Psychiatry,2016,77(Suppl 2):8-11.

[2] Burton CZ,Harvey PD,Patterson TL,et al. Neurocognitive in sight and objective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Res,2016,171(1-3):131-136.

[3]Wu JQ,Green MJ,Gardiner EJ,et al.Altered neural signaling and immune pathways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A transcriptome analysis[J].Brain Behav Immun,2016,53:194-206.

[4]司天梅,杨建中,舒良.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45-47.

[5]Hubbard L,Tansey KE,Rai D,et al. Evidence of Common Genetic Overlap Between Schizophrenia and Cognition[J]. Schizophr Bull,2016,42(3):832-842.

[6]KurtzMM,Seltzer JC,Fu ji m otoM,et a.l Predictors of change in life skills in schizophren ia after cogn itiverem ediation [ J]. Schizophr Res,2009,107(2 - 3):267- 274.

[7]韩雪,杨磊,程章等.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及独立样本未患病一级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横断面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10,42(6):681-686.

[8]Eastvold AD,Heaton RK,Cadenhead KS. Neurocognitive deficits in the(putative)prodrome and first episode of psychosis [ J].Schizophr Res,2007,93(1- 3):266- 277.

[9]谭莉,曹丽,刘建新等.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172-173.

[10]Man J P. The heterogeneity of schizophreni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negative versus positive symptoms[ J] . J Nerv Ment Dis,1993,181(4):738

[11]Addington J,Addingonton D,Tyndale M E,et al. Cognitive function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J] . Schizophr Res,1991,43(5):1123.

通讯作者:徐洪常 男 1965.2 大学本科 主任医师 职位:科室主任 研究方向:临床精神医学。

注: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论文作者:刘崇强,徐洪常,姜雨微,李颖,周文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9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论文_刘崇强,徐洪常,姜雨微,李颖,周文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