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5-01【摘要】目的对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护理及预防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对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74例下肢骨折患者中4例出现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和归纳临床护理措施和预防对策。结果本研究中,174例下肢骨折患者有4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占比2.3%[通过系统护理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下肢肿胀基本消退,未出现肺栓塞或出血病症,整体护理和预防效果理想。结论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问题,应尽早进行预防,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DVT的发生,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护理预防
深静脉血栓(DVT)是临床骨外科手术之后以及长期卧床患者的一种常见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栓子主要来自下肢,严重的可导致肺栓塞而威胁到生命健康[1]。有数据表明,骨创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15%以上[2]。因此,早识别、早诊断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应加强此方面的护理和预防。本文通过对4例出现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临床护理及预防的措施,报告正文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74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切开复位术。其中,男119例,女55例,年龄19到67岁,平均(41.2±1.3)岁,63左下肢骨折,74例右下肢骨折,双肢骨折37例。本组患者术前进行血管B超检查,4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静脉血栓1例,2例胫静脉血栓,1例小腿静脉血栓。1.2方法1.2.1预防(1)主动活动,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尤其是骨外科手术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足踝的屈伸、环转及内外翻动等运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的舒张活动,增强股静脉的血运能力,能有效预防DVT的形成。(2)被动运动,骨外科术后可进行功能恢复性运动锻炼,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改善局部代谢能力,增强内源性纤维蛋白的溶解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产生率。(3)严密观察患者下肢的皮肤颜色、水肿情况及肌肉有无深压痛等情况,在必要时应对双下肢骨折部位的周径进行测量,并进行对比。如果出现DVT,那么患者需要进行卧床休息,并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平面15到25cm,并要穿松紧适应的袜子或弹性良好的绷带,促进静脉的回流,减轻肿胀,并对患肢进行适当的按摩,促进血液回流。1.2.2护理(1)基础护理,首先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DVT的形成原因及危害,指导患者纠正不良习惯。应尽量避免久站和长时间卧床,要适当进行活动;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鼓励患者食用低脂肪、低盐、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并多饮水,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提高血流速度,同时多食用新鲜果蔬,确保血管壁的完整性。最后,要加强活动护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对患肢的腓肠肌进行适当按摩,促进血流质量,避免血栓的形成,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另外,应加强心理指导,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让其主动配合治疗和临床护理。
(2)溶栓治疗护理,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DVT。在实施溶栓治疗时,应第一考虑选择患肢静脉,并在用药中通过血压计袖带进行加压,以维持血压正常,阻断静脉的回流,促使药物直接进入深静脉,并作用于血栓位。在此过程中,应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定时进行凝血常规的检测。并要加强溶栓治疗的巡视,观察患者的患肢是否消退,疼痛是否得到减轻,并对患处进行周径测量,并和治疗前进行比较,掌握溶栓的疗效和恢复情况。如果患者留有溶栓导管,应固定好导管,并留置10d左右,每日应用碘伏对导管和皮肤接触部位进行消毒,并及时更换敷料,避免感染发生。
另外,还应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关节运动,避免血栓形成,术后应采取相应的抗凝药物治疗,加强相关监测,注意并发症的出现,比如出血情况。
(3)取栓术后护理,在实施取栓术后,应保持绝对的卧床静养,手术侧肢体制动,穿刺部位用沙袋进行压迫止血,并严密观察患者皮下是否出现血肿,肢体远端的脉搏、血流、血压等是否出现异常。2.结果本组4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通过系统护理后,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下肢肿胀基本消退,未出现肺栓塞或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整体护理和预防效果理想。3.讨论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使得纤维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等在静脉内腔形成斑块状的栓子的一个过程,是下肢骨折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2.3]。原因在于下肢骨折后,应创伤较严重,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以致于下肢肌肉松弛,血流迟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因静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很容易引起DVT的发生[4]。因此,需要加强早期的观察和预防,做好护理工作。
本研究中,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等进行预防,174例下肢骨折患者中有4例通过B超诊断为DVT,DVT发生率为2.3%。在治疗基础上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识、运动和饮食指导、心理指导、溶栓治疗护理及取栓术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临床病症得到明显改善,下肢肿胀基本消退,未出现肺栓塞或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护理和预防效果良好。总而言之,对于下肢骨折患者而言,术前必须加强患者静脉的观察,加强预防,在明确为DVT后应在治疗基础上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肺栓塞的发生,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1]秦春娟.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32(1):68.69[2]曹萍萍.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与预防[J].黑龙江医药.2011,(05):28.30[3]张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8(07):1433.1434[4]陈向东,叶克勇,钟瑞松.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干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31(09):1264.1268
论文作者:祁素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4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术后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必读》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