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道路外观效果有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并逐渐被业界所重视。调查显示,市政工程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业主、设计及施工企业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大投入,在施工企业内部营造重视工程外观质量的氛围,争创精品工程,才是提升市政工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质量;市政工程;生命线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围绕质量进行的,保证建筑的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位诉求,建筑质量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企业的自身发展,一个不能保证建筑质量的建筑施工企业是不能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生存下去的。市场经济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位要求就是质量,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以质量为工作重心,要时刻保持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本文通过论述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的作用与意义,阐述了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意义。
1 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也得到了更多的投资,对于城市发展与市民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部分项目施工中,市政工程的质量没得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工程质量问题也频繁出现,既造成了经济损失,还严重损害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本论文针对市政工程的建设现状,提出构建和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2 构建与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
2.1 管理好工程投招标工作,构建和完善投招标管理体系
投标招标工作是市政工程最基础的工作环节,也是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保障,包括设计规划、施工、项目监管环节等都需要公开进行招标工作,所以需要加强市政工程的投招标管理工作,构建和完善投招工作体系。由于市政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建设工程,因而对于施工单位的选择就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为了做好投招标工作,保证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投招标环节需要从以下几个点要进行完善:
首先,就是要依法进行投招标工作,即投招标工作需要要在相关政策法律的要求下严格进行,比如可以选派熟悉法律知识,且严格执法的管理人员进行组织招标工作,要切实按照项目建设的要求来严格选择符合条件的施工企业,确保施工单位的资质能够达标。
同时也只有依法进行投招标工作,才能够让投标招标工作做到公正、公平,也就能够有效杜绝这投招标环节的腐败现象,有效的避免市政工程资金的损失,最终能选到真正负责任、业务水平高的优秀施工单位,为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打好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点,则是要向社会公开进行招标,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发布相关招标信息,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及时对外公布招标投标信息,使得投招标工作实现公开化,进而有序高效的开展工作。
2.2 将责任落实到位,构建和完善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市政工程是系统工程,在项目建设中,涉及到了政府管理部门、施工企业等多个部门单位,要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就必须落实好每一方的质量责任,构建和完善质量责任体系,将责任作为一种制度来管理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因此工程项目的所有参与单位都应当主动担负起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包括经费、技术等多个方面的质量责任。具体来讲,质量责任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
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位,增强各个单位和个人的质量责任意识,实施精细化分工,将质量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的工作人员,做好质量责任的明细账,切实落实好市政工程的质量责任。另外一方面,就是需要建立质量责任的激励奖惩机制,对相关部门和个人进行激励和惩罚,如果出现了工程质量问题,就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格的惩罚,并督促其及时解决质量问题。而对于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的部门或个人则要进行适当的奖励作为鼓励。通过这样奖罚严明的机制,可以有效的增强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意识,用制度手段落实好质量管理责任,实现市政工程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能够切实保障项目的建设水准。
2.3 加强市政工程监督管理,构建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而言,离不开质量监督这一重要环节,构建和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需要做到:
一是政府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尽管市政工程建设是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但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职能确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从民生的角度出发,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考虑,政府要加强监督工作,严格依照工程建设标准来对施工建设进行质量监督,要严格规范管理施工建设,避免那些会对人民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豆腐渣工程出现,在保障市政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要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二点,则是要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是重点工程,为了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就需要自觉地接受审计单位、技术监督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于经费、技术质量等建设情况都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积极配合相关监督部门的工作,以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与此同时,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还要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市政工程是人民服务的,自然也需要市民对其建设质量进行监督,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施工单位,要广泛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群众所反映的相关质量问题,让市政工程提高质量,更好的为民生服务。只有构建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才能很好的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2.4 构建和完善施工单位的内部质保体系
在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施工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质量的好坏,加强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就很有必要,以进一步构建施工单位内部的质保体系。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就要求管理部门在完成工程招标之后好施工管理,第一点就是要设立专门的施工现场管理部门,可以由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等人员构成,这些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且尽职负责的优秀职工,并位施工现场管理部门配备一些必要的办公设施,作为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组织,在施工现场管理部门要对整个工程项目做合理的施工规划,确保能够在科学严格的标准下进行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其次,则要严把施工的技术质量关,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水准,是决定整个市政工程质量的核心因素,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就要严把技术质量关。
3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如何消除
市政工程建设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城市形象密切相关,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命、是效益、是信誉。根据以上工程外观质量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消除。
(1)建立建全企业内部质保体系。要坚持强化质量意识,增强工程项目部责任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反面教材给施工人员敲响质量警钟,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转化为工程全体施工人员狠抓质量的自觉行动,施工管理人员在思想上重视,避射‘重主体,轻附属的错误思想。
(2)技术交底。在工程施工前,由项目部编制工程创优计划,将涉及到工程外观的工序作为关键工序,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包含有详细的施工方法、预收标准、允许偏差等内容。并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队伍选择。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有足够熟练技术工人的劳务分建队伍从事市政工程有关外观部分的施工,不断培训专业施工队伍并长期合作。在工程价格上体现优质优价的指导思想,奖罚分明,以制度、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创精品工程的积极性。
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城市道路外观效果有了更高的时代要求,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根据目前市政工程所存在的外观缺陷问题必须从业主、设计及施工企业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加大投入,在施工企业内部营造重视工程外观质量的氛围,争创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裴肇玲.城市综合开发中市政及庭院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与经济效益分析[J].商业研究,2010.
[2]陈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
[3]柳勇.抓好市政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几点意见[J].当代建设,2013.
论文作者:张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市政论文; 工作论文; 责任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