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电;安全运行;防范措施
1 前言
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或隐患等,然后采取积极的预防机制,使这些故障得到有效排除和规避。变电运行中最容易发生变电设备故障或线路故障,管理人员要加强与维修人员的联系沟通,全面了解变电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然后提出管理措施,并和各部门保持协作关系,使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本文主要针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2 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
2.1人为因素安全隐患
现阶段人为操作事故的发生率并不是很高,但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故发生因素。在变电运行过程中,有着许多人为操作的步骤,这些步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度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或是一时的疏忽而导致操作失误。同时,数量多,持续时间长的工作容易让员工产生疲劳感,再加上变电运行工作对供电系统有着重要意义,这无形中为工作人员施加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这也是操作失误的产生原因之一。人为操作的失误往往无法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修正,所以,一旦发生人为操作的事物,就会严重阻碍工程的进行,严重时会导致安全事故。
2.2管理制度安全隐患
管理制度是威胁变电运行安全的潜在风险与隐患。目前,国内变电站呈分散分布的情况,因此很多县城对变电管理所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存在无法落实到位的现象,很多变电站仅仅在上级检查时才会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中所提出的要求与规定,而在日常工作中却并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操作。同时,对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存在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对于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落实与执行、是否与县城情况相符均缺乏了解。因此,在这一情况下,县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制度的形式化、程序化现象日渐严重,从而无法约束变电运行基层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不能起到约束、指导的作用。
2.3设备故障
这一类故障在变电运行中是十分常见的,由于设备使用过程中自身损耗以及运行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蚀,再加上人为的操作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这一故障在生产的每一阶段都有可能发生,且一旦发生,严重者会引发整个供电系统的瘫痪,如果未能及时发现,这种危害还会顺着工作的进行而进一步扩散,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变电运行中所用设备较为精细,所以,任何一个零部件的故障都会导致设备的整體故障,而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设备使用损耗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当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现象,同时,要做好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3 防止变电运维安全隐患的相关防范措施
3.1完善变电运行应急预警机制
为了能够应对变电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危害程度。首先,制定应急预警机制,一旦发生不可控意外状况后,立即启动应急预警方案,确保电力恢复,隔离故障设备,快速启用备用设备进行补位,随后解决故障设备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不可控因素多与变电设备的老化有关,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保证定期、及时的检修变电站设备,如果发现设备有严重磨损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则必须要及时更换全新设备,同时所选用的设备必须要保证质量过关,尽可能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
3.2日常的维护
电力设备的运行都是高温并且磁场强的环境,且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运行,从而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所以需要按时进行对设备的维护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在设备维护工作上,需要根据设备实际的运行状况,考虑到运行的成本,设备的功能等实际问题制定相关的维护方案。而维护的时间上,每半年到一年检修一次为最佳。
3.3加强培训教育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
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和操作技能,是防止事故的重要保证。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加强技术培训。利用黑板报、安全标语、事故教育录像、事故快报、安全简报等手段和安全活动、安全形势分析讨论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运行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奖罚机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位,通过量化、细化,使各项工作都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指标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使每个岗位都有一套完备的责任制和奖罚细则,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从而激发运行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心。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联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3.4增强对运行设备的监测与维护
变电设备因为运行时间的增加,就会逐渐的产生老化,同时外界的环境也会影响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尤其大石桥地区粉尘污染严重、老旧变电站数量多。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变电站设备的监管,严格的观察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变电站的各类报警信号都要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同时对于可能引发事故的异常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找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于在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及时的解决。
3.5相关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完善设备运行维护的制度,特别是做好完善电气操作管理制度以及对其进行落实等方面的工作。在电气操作管理制度的落实上,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对电气操作制度的内容熟悉并且掌握,对其中的所有操作步骤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操作的细节要认真落实。其次,操作人员需要注重自身安全意识的提高,保证操作过程严格根据电气操作管理制度的规定对设备进行操作。而监护人员,则要认真负责的对操作人员每一次的操作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在操作人员出现安全隐患情况的时候,能够及时阻止并调整操作,有效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最后,对职工考核上应该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定职工考核制度,使每一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对职工起到约束作用。同时制定相关的奖惩方案,奖惩方案的制定上要保证其可行性以及合理性,从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于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及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大有裨益,电力企业全员都要重视该管理事项,树立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人员及变电操作人员都要遵守这种意识,并将相关的安全管理操作措施落实到位。在变电运行中,经常会引入新设备或新技术,相关管理人员还要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方案,提升变电运行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吉雅嘎,孙肖祥.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科技风,2019(03):174.
[2]王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1):151-152.
[3]陈敏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120-121.
[4]刘华喜,丁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通讯世界,2018,25(12):81-82.
论文作者:王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故障论文; 事故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