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650101)
【中图分类号】R6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16-02
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是对创伤产生的异常组织反应,可导致明显的形态和功能障碍。虽然早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表现相似, 但瘢痕疙瘩的生长最终会超过最初的创伤边界。增生性瘢痕在创伤后四周内出现,而瘢痕疙瘩可能直到三个月才出现,偶尔会直到伤后数年才出现[1]。瘢痕是创伤愈合的自然结果,可一旦增生过度,尤其是在面颈部不仅影响外观,而且会引起功能障碍,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由于瘢痕疙瘩(keloid,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对它的治疗仍无突破性进展[2],在整形外科领域防治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仍是一个困难的课题之一,尽管众多学者及临床医师对此进行了广泛的临床研究,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疗效确切一致的理想治疗方法。我科近年来
一直在探索并应用超声波药物导入复方肝素纳尿囊素凝胶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观察2012 年12 月至2013 年12 月我科门诊治疗疤痕患者148 例,年龄1 岁半至73 岁,男性63 例,女性85 例;各类创伤愈合23 例,手术拆线后125 例;146 例于手术后、创伤愈合7-15 天进行治疗,2 例已出现瘢痕增生,于手术后三个月才来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仪器与药物,使用日本伊藤超短波株式会社生产的u s -750 超声波治疗仪,药物为复方肝素纳尿囊素凝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方法:创面愈合处以75% 乙醇溶液消毒,在眼周或皮肤娇嫩处可用0.9% 生理盐水擦拭,超声波治疗头用75% 乙醇溶液消毒,取适量药物于创面用超声波治疗头轻压皮肤,在治疗部位缓慢移动均匀按摩,创面平坦区用大号治疗头治疗,创面不平坦区选用小号治疗头治疗, 治疗头与皮肤充分接触,药物吸收后再次涂适量药物于创面,以适当的力度均匀移动,强度以0.5-1.2w/cm2 为宜,时间10-20 分钟不等,根据不同部位及创面情况来调节,每日一次,10 次为一疗程,可连续治疗直到瘢痕变平变软,色泽变浅,看上去瘢痕不明显与正常皮肤接近。
1.2.3 疗效标准:基本治愈,硬块消失,痛痒消失,瘢痕变平变软, 颜色接近正常肤色,仔细看才能看出瘢痕的痕迹。显效:瘢痕变软、变薄、变小,是治疗前大小的一半左右,颜色变浅,瘢痕与周围皮肤粘连不明显, 无牵拉及凸凹不平,但瘢痕仍然可见。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2结果
148 例患者中早期应用超声波药物透入治疗达到基本治愈者102 例, 显效44 例,无效2 例,治愈者均为早期治疗,坚持治疗4 个疗程以上。显效者疗程多为3-4 个疗程,因各种原因结束治疗。无效2 例均为伤后三个月,瘢痕已增生才开始治疗,故疗效不明显。
3讨论
瘢痕的形成是皮肤组织的良性纤维增生,也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从而形成纤维增生。当结缔组织过度增长时, 超声波有软化消散的作用,特别对浓缩的纤维组织作用更显著。超声的机械作用还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用于治疗瘢痕、粘连及硬皮症等。因此超声波对瘢痕化结缔组织有“分离纤维”作用,有使“凝胶变为溶胶”的作用。可见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有效促进药物进入瘢痕组织内,对瘢痕有较明显的软化散作用。
超声波具有机械效应、温热效应、理化效应,是弹性纵波,其声压可使细胞浆波动。
机械效应与温热效应均可触发某些物理化学改变,包括弥散作用: 即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触变作用:即对肌肉、结缔组织的软化作用;触聚作用:即使药物解聚,利于药物透入组织,提高药物疗效[3]。因此在超声的导入作用下,药物能更多地进入组织并被组织利用,比单纯在瘢痕表面涂抹药物治疗更加有效。
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的有效成分是:洋葱提取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抗炎作用,同时也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抑制多种来源的纤维母细胞,尤其是瘢痕来源的,除了抑制其有丝分裂,还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肝素有抗炎症、抗过敏、抗增生及促进组织水合的作用, 并能使胶原结构变疏松。尿素能促进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上皮形成,增加组织水合能力的作用。
本品的三种活性成分互相协同,能更好地抑制纤维母细胞增生,尤其是减少病理性的胶原过度增生。适应症: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外伤导致的肌腱挛缩和瘢痕性狭窄。
近年来随着透皮吸收促进剂和超声波的促渗技术与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超声波药物透入的应用空间也更加广阔。超声波治疗配用的药源广泛,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及药物观察,还是使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效果好。因此利用超声波的作用和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的药物作用综合起来治疗瘢痕,将大大加强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由于传统治疗方法如加压包扎、激素封闭法、放射治疗法、激光治疗等有不方便、不舒适、疼痛、侵入治疗、有效率低及疗效不确切、费用高等原因,患者常不愿接受。而此方法更简单、舒适、无创、疗效明显,患者易接受, 98% 的患者均对疗效非常满意。
在临床观察中,若患者早期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机,就能取得满意疗效。而其中无效的患者均是在伤后三个月,瘢痕已经增生,几经周折才来治疗:一例是4 岁小孩下颌部瘢痕凸出皮肤,又粗又硬,像蚯蚓状, 治疗三个月后瘢痕稍有缩小,但仍硬且明显;一例是颈部术后瘢痕已明显增生,治疗2 个疗程效果不明显,放弃继续治疗。因此瘢痕的预防治疗应在皮肤创伤愈合后1-2 周为最佳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 原著 Joseph G.McCarthy, Robert D.Galiano,Sen G.Boutros,赵敏译. 现代整形外科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9-50.
[2] 刘畅,陈敏亮. 瘢痕疙瘩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中国美容医学, 2013.22(14):1557.
[3] 冯若,汪荫棠. 超声治疗学[ M ]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11.
论文作者:范宏 刘红莉(通讯作者) 乐雷钧 李琼芬 彭炯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瘢痕论文; 超声波论文; 药物论文; 作用论文; 疗效论文; 疙瘩论文; 创面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