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人民医院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作为评价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小,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评价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危险性高及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因此给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所以加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确保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关键。为此,本次我院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了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详细评价,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评价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入院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5例、22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为(48.0±3.3)岁;对照组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6例、21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47.5±3.2)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经统计学计算组间数据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食、吸氧、常规补液及调解电解质等常规针对性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注射液(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922)进行治疗,每日1次,取本品80mg溶于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治疗,泮托拉唑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金丝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929),取本品80mg溶于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治疗期间用药产生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4治疗效果判定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经检查已无出血现象;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已无出血现象;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出血现象均无明显改善。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作为最终治疗总有效率判定标准。
1.5统计方法
对于本次观察分析中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两组计数资料应用n(%)和(x士s)描述,实施t和x2检验,当差异在P<0.05时,说明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记录显示,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达到显效标准的有33例,达到有效标准的有12例,仅有2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已达到95.7%;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达到显效标准的有25例,达到有效标准的有14例,治疗无效的有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0%。经统计学计算,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286,P<0.05)。
2.2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记录结果显示,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均较少,其中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头痛1例、腹痛腹泻1例、皮疹1例,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对照组47例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2例、头晕头痛4例、腹痛腹泻3例、皮疹2例,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x2=3.8869,P<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规律的改变,长期的不良饮食及生活规律改变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持续上升。长期的消化性溃疡会直接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由于该病的危险性极高,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大量出血后,会造成患者出现为低血容量性主休克,因此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而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以及胃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所致,因此治疗要以抑制胃酸分泌为主,合理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胃酸过量分泌,从而达到止血目的[3]。相关研究表明,针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止血速度[4]。泮托拉唑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其药效及安全性更强于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通过与胃壁细胞的H+-K+ ATP酶系统结合后,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从而减少胃酸分泌物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而且该药的半衰期较长,患者服用后可在体内发挥长效作用,最终达到止血的目的[5]。在本次观察结果中也显示,与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相比,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玲玲,羊长勤.浅析泮托拉唑在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6,(10):333-333.
[2]王桂玲,刘辉,陈怀杰.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01,103.
[3]黎美丽.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8):72-73.
[4]罗金键.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3):301-304.
[5]谭细生,李刚,王新仁,等.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30-32.
论文作者:国春红,国春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道论文; 消化性溃疡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