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强电系统设计分析论文_褚泽华1,王海丰2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强电系统设计分析论文_褚泽华1,王海丰2

1杭州中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2浙江美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 325011

摘要:住宅小区建设效果如何将直接与人们生活产生密切联系,设计施工一直都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电气系统作为主要功能系统,在对其设计时,更需要总结经验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结合电气强电系统特点,从不同角度出发,做好每项参数的控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确保可以完全满足后期实际应用需求。

关键词:住宅小区;电气系统;强电设计

生活质量的提升,对电力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样为保证实际应用需求,必须要做好住宅小区电气系统设计,做好各节点控制,保证能够为小区生活提供良好的电器服务。尤其是强电系统设计,需要基于住宅生活实际需求,对系统各要点进行控制,提前消除所存各类隐患,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一、住宅小区电气强电系统设计分析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建设也已经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节能化以及信息化,可以更好的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其中,电气系统为维持住宅小区各项基础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分为强电与弱电两部分,在对强电部分进行设计时,可以从电力变配电、电气设备以及电能计费等几个方面进行。在正式设计前,需要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确定设计内容与要点,然后有计划性的分目标进行设计,保证每个分项系统间的协调性,避免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相互影响问题,保证可以完全满足生活需求[1]。尤其是现在住宅小区规模不断加大,住户所用电气数量不断增加,对强电系统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必须要保证所设计的各个节点均满足专业标准,减少后期运行故障的产生。

二、住宅小区电气强电系统设计要点

1.电源与配电系统

现在住宅小区区别于传统架空进线方法,直接经过电缆分支箱由小区变配电引入到各单元总电表开关箱,以三相四线制形式,重复接地后进入到单元总电表开关箱,然后经过三相五线制放射到各住户内配电箱,设计应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住户用电负荷计量全都采用一户一表形式,集中设置单元总开关与分户电能表,便于后期应用管理。而总电表则应设置在负荷中心位置,一般多设置在楼梯间内部或者是外墙,以便于后期管理为主要参考依据。如果设置在外墙上,要注意开关箱应与地间距在1.5m左右,且为避免雨水影响,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室内设置则要尽量缩短与大门间距,距离地面大概为1.8m[2]。另外,住宅区家用电器数量不断增多,为降低谐波电压以及电气线路过载影响,应选择应用多回路形式设计户内配电系统,至少包括一般插座回路、照明回路、空调回路等,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将厨房与淋浴室设计成单独回路。并且基于家庭生活信息化与办公自动化需求,还要增设一条专用回路,保证可以满足实际生活需求。

2.照明系统

2.1灯具选择

基于节能降耗理念,住宅照明灯具应选择节能型,常见包括高光效光管节能与高效率灯具节能两种,根据不同用途来选择。例如卧室、客厅可以选择应用白炽灯,并在灯具板下预埋螺栓,便于后期花灯的安装,或者是全部选择应用32W环型节能日光灯[3]。另外,为降低后期灯源更换的难度,应尽量选择应用螺口灯座。而厨卫则适合选择用白瓷防水座灯头,以及楼梯间选择用声光控灯。对所有灯具的安装均要将相线与开关有效连接,零线与灯口连接。因为厨卫环境的特殊性,设计时需要在灯塑台下加设胶垫密封处理。

2.2插座选择

插座选择是否合理,对照明系统运行效率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设计时要做好种类以及位置选择。基于以往经验可知,客厅、卧室应选择用带安全门二、三极扁圆两用插座,与地面间距0.3m暗装;厨卫适宜选择用二、三极插座,防溅式暗装,除厨房排烟罩以及卫生间排风扇插座与地面间距1.8~2.0m外,其余插座均要与地面保持1.5m间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对于不同室内区域适合安装的插座数量不同,一般客厅保持3~4处最佳,分别为电视机近处墙面、沙发放置位置、交通口附近;卧室保持2~3处最佳,如床或窗户边与地面间距0.5m位置,以及交通口附近用于移动电器使用;卫生间保持3~4最佳,适宜位置如通气孔附近,远离浴盆和喷头位置,供排气扇使用;厨房保持4~5处最佳,主要为烟道附近,供油烟机专用,还可以设置在操作墙面上,供电饭煲、电水壶等使用[4]。另外,空调器应设置专用带开关电源插座,且根据空调形式来确定安装位置。

2.3线路敷设

分别设计照明支路与插座支路,线路敷设和保护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开设计。一般插座回路可以选择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高分断小型空气开关,而照明回路则应选择用不带漏电保护功能高分断小型空气开关。同时,要尽量选择暗敷方式设置住宅内部线路,应用新型阻燃PVC管安装,具有良好的钢度,可有效预防外部环境对线路管道的影响,提高线路敷设效果。

2.4防雷接地

防雷接地是保证建筑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可以避免雷击灾害影响下,因为过大雷电流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以及出现触电安全事故。按照专业规定,除由建筑物功能定性外,第二、三类防雷建筑,防雷类别的划分还受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N决定。

N=K•Ng•Ae

其中,Ng=0.024Td1.3。式中N表示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单位次/a;K表示校正系数,一般情况取值1.0;Ng表示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年平均度,单位次/k㎡•a;Td表示年平均雷暴日,单位d/a;Ae表示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等效面积,单位k㎡。

确定建筑工程防雷等级后,按照相关规范来选择相应防雷接地方法。防雷技术主要分为直击雷预防、感应雷预防以及高电位入侵三个部分,一般会选择在建筑工程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并利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有效连接,将过大雷电流引入地下,避免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其中,要求屋面突出金属部件以及避雷针、避雷带等全部有效连接,还要控制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提高防雷接地效果。现在住宅建筑一般均是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将建筑物柱内对角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以建筑物基础作为自然基础接地体,不仅可以减少接地材料的购买,且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中,在选择柱基础接地时,要将地梁内主筋与柱基础主筋进行有效连接,并以焊接方法将各段地梁形成一个整体环路,保证各个基础可以连接成一个接地体,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接地系统,保证住宅小区电气系统运行安全性。同时,对建筑工程进行防雷接地处理,还可以有效减少触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绝缘子铁脚支架在电缆进出户部位可靠接地,并安装避雷器或其他合适类型电压保护器。针对防雷接地设计研究时,还要重视等电位联结,即李勇电器方法将建筑物内以及附近所有金属物进行有效连接,将整个建筑物结构形成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降低建筑物内以及周边金属部件电位差,以免因高电位造成内部设备反击、人触电或雷击情况的发生。

结束语:

电气系统为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各项基础功能正常运行的前提,基于住宅小区各项基础功能不断完善现状,必须要提高对此方面的重视。将电气强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以往经验确定设计方向与要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优化,降低外界各项因素的影响,保证电气系统可以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王敬云,黄欣.论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7):27-28.

[2] 景国秀.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D].南昌大学,2013.

[3] 刘智宏.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及其节能措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

[4] 杨成德.小区住宅电气设计的探讨(一)强电系统的设计[J].电气时代,2000,(11):45-46.

论文作者:褚泽华1,王海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强电系统设计分析论文_褚泽华1,王海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