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现象所反映出的幼师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师论文,心理健康论文,现象论文,虐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屡见报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谴责当事教师,更对当下的幼教职业产生了质疑。幼儿园本是儿童的乐园,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个地方,也是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地方。何以在如此重要的地方,在儿童一生发展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我们的儿童却受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人们纷纷进行反思,试图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呼吁法律的约束,“让‘虐童’罪入刑”;严格幼儿园管理,严把幼儿教师准入关,等等。然而,外部约束虽然很重要,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及自我管理和约束更为关键。
一、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一些幼儿教师会拿针扎、拿熨斗烫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浙江温岭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中,当事教师把对生活不满、感情失意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我们虽然痛心于教师的失德,但是在回顾以往触目惊心的“虐童”事件中,不难发现,家长和同事对虐童教师评价较好的不在少数,她们大多数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意图,但事实上却实施了“虐童”行为。这说明她们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无法控制个人情绪、易冲动和缺乏基本的正确行为指导等心理问题。
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美国,6.8%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53%的英国教师预计在10年内转行;在中国香港地区,教师行业被视为仅次于警察的高压力行业。幼儿教师群体以女性为主,她们除了面对直接的工作压力外,家庭中的压力也往往渗透到工作中去,致使她们的压力更大。在成人世界中,这些压力得不到抒发,出于“避强欺弱”的本能,教师极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弱小的幼儿身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所罗门(Solomon)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如果他既不能由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的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有碍身心发展的问题。”
以往有关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多数关注的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系统深入研究较少。鉴于幼儿期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影响的深远性,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二、“虐童”事件所反映出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来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教师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之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成长高度负责,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恶劣情绪最终会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压力、社会地位、个人因素等。
1.工作压力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工作压力源也不断增多。除了工作量大、学科复杂和工作时间长外,学历进修、参加培训和科研、接待参观以及各种各样的参赛活动的增多,也在无形中增加教师的压力。西安早慧幼儿园教师用钢锯锯破孩子手腕,起因是孩子在体操比赛彩排中不认真,教师担心影响比赛成绩;山西太原蓝天蒙台梭利幼儿园的一名5岁女童因不会算术题,被老师狂扇70个耳光;因做操时没做好、午休时不睡觉和活动时太吵闹而被教师惩罚的幼儿也非常多……幼儿教师之所以实施了“虐童”行为,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孩子的发展没有达到“要求”,进而影响其工作的最终考核成绩,或是因任务繁重而采取简单粗暴的幼儿管理办法。这些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不正确的评价标准深深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致使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幼儿过分要求,甚至心急之下发生了“虐童”行为。
2.社会地位
“虐童”教师颜某曾提到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赚得少,要求又严格”。与幼儿教师承担的重大责任不相称的是,幼儿教师行业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偏低,待遇较差。有人把幼教指成“底层”职业,社会中许多人对幼儿教师缺乏尊重。幼儿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与其他教师相比,堪称“弱势”,长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上。“弱势”除了体现在社会地位上,还体现在工资待遇方面。当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工资与其他同类行业比较(如相同的工作量,相同的学历,相同的工作性质等),普遍偏低。尤其是在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偏低,各方面的保障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致使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个人成就感不足,容易产生失望、自卑心理。
3.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生活中的其他压力事件和个人心理特点。一方面,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如人际关系障碍、情感受挫、家庭摩擦等。另一方面,虽然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和个人情感等因素是危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然而,一个人对环境的反应取决于他自身。只有具有较好的应对压力的能力,教师才能以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待幼儿,组织教学。但是,如果教师将遭遇挫折的压力感带入教室,就极易把不良情绪发泄在幼儿身上,造成恶劣的后果。温岭“虐童”女教师因多次在感情上受挫而向幼儿发泄不满情绪。一位幼儿教师因和丈夫吵架,心情不好,在幼儿不听劝告,踩脏了教师刚拖过的地板时,要求幼儿跪下并用舌头舔干净地板。这两名“虐童”教师在个人情感受挫时,未能采取积极正确的应对方式,给幼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解决“虐童”问题的心理机制
根据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来源的分析,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升幼儿教师社会地位
首先,幼儿园所要寻找幼儿教师压力的诱因,为幼儿教师减负,减少各种非教学任务,以免教师疲于应付。有调查发现,一些教师希望园所能多聘用一些教师为自己分担过重的负担;有的教师提出,希望能减少一些无意义的评比和检查。以幼儿健康成长为目的,实施科学的教师和幼儿发展评价标准,营造宽松和谐的园内工作环境。只有以正确的教育标准评价为导向,幼儿教师才能改变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避免急躁的心态。
其次,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待遇,使幼儿教师形成职业认同。虽然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是现在就可以做到的。在当前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仍有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对民办幼儿园的支持和监管极其重要。“虐童”现象多发生在民办幼儿园,当事教师多是无证教师。而民办幼儿园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教师流动性大,因此,对民办幼儿园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对于稳定教师队伍、提升职业认同感意义重大。
2.利用多种支持方式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首先,在幼儿教师入职时严把心理健康关。目前,已经有一些幼儿园通过运用“幼儿师资心理特质量表”或者进行“现场模拟”等形式在教师招聘时对应聘者展开心理测试。但是,国内大多数园所在招聘时,还缺少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考核。其次,不仅要在入职时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而且要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常态化。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应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应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开展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帮助教师寻找舒缓压力及合理发泄情绪的方法。同时,组织一些有益教师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体育活动和交流活动,缓解教师过度疲劳和紧张的状况。
最后,积极寻求教师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个体面对压力的缓冲剂,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缓解或消除压力。幼儿教师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工作压力就越小,而且主观支持比实际的客观支持对工作压力的缓解更为重要。因此,幼儿教师更应注重心理上的主观支持。来自亲人、朋友、同事、幼儿家长、幼儿园所以及各种社会团体的理解、关心和照顾对于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虐童”现象背后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到重视和解决,相信骇人听闻的“虐童”事件将不再发生。
标签:心理健康论文; 幼师培训论文; 压力管理论文; 幼儿心理论文; 幼师论文; 幼儿园论文; 幼儿园教师论文; 工作压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