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马晋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马晋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 233000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当前土木工程常用的一类工程结构,其可以充分满足工程的施工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随着施工周期的延长,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因此,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一.前 言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商品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由于水泥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了钢筋混凝土技术和施工工艺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有易成型、作业便利和批量规模生产的便利,而且对高层建筑、体积较大的基础施工,更能彰显其优越性。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混凝土也不例外。在建筑施工的实际操纵中,常常会有混凝土凝结、强度不足、出现裂缝等现象的出现,这将大大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而应赐与高度的重视。

二.混凝土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2.1材料选择

混凝土原材料中集料的选择有天然集料和人工集料。混凝土的骨料主要成分有砂石材料。在混凝土土骨料的成份占一半以上。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集料的成份的好坏对混凝土强度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集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工程预算。在原材料的选择上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粒径分布稳定的集料,细集料采用均匀、洁净、含水率稳定的材料。

2.2配合比选择

混凝土施工前对材料按规范要求,确定各档材料的比例,进行拌和。在施工前必须经过试验室对原材料检测,原材料合格后对设计配合比强度及和易性进行检测。全部指标合格后方为试验室配合比。在施工前应测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后方可进行拌和施工。

2.3施工前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应全面掌握施工图纸的要求,在设计的基础上对混凝土施工标号、性能及施工位置确定,并细化施工细节,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预埋件、管道预留孔洞等细节重点控制,防止对混凝土做成二次伤害。

2.4施工机械

建设工程建设规模往往较大,所需机械装备也较多。施工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切实实施,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是关键性的因素之一。

2.5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或施工方法对整个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在施工工程中其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所需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不同的施工工艺制定具体出针对性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技术的应用

3.1混凝土的浇筑

3.1.1混凝土浇筑所需的模板需要之前的建筑高度,尺寸、刚度、高度和强度,精确测量等,保证其规范属于施工范围标准;埋预埋件的位置,整体数量包括保护层厚的监督程度需要精密监察和数据同步施工记录结果,出现的垃圾和污染物,包括钢铁表面的碎片应迅速清理保持整洁,在混凝土浇筑地基时应该提前清洁泥和碎片,通过设置防水和排水系统保证浇筑过程不受干扰,施工人员可以适当的用水清洗,然后确保没有水表面残留的。

3.1.2混凝土从配合比的确定、拌和、浇筑、养护的全过程中,重点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过程。混凝土外观质量(空洞、气泡、蜂窝、麻面等)比较容易发现,但往往混凝土内部质量不容易发现,对混凝土产生致命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混凝土浇筑整个过程保证连续不中断,确保混凝土振捣到位,而且不产生过振现象。在施工结束后对混凝土内部采用雷达探测等手段检查其内部是否存在空洞、蜂窝现象。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做为一类基础项目,其作用尤为关键。

3.2混凝土施工过程振捣及拌和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外观尺寸及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指标及性能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检查模板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全程检查混凝土入模及振捣全过程。在混凝土入模后,施工人员应先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结构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振捣方案,以使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能够及时排除气泡,致密的装进模板内。混凝土的振捣一般采用机械振捣、人工振捣两种主要手段。

3.3混凝土成型养护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再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水泥产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产生硬化。因此在混凝土成型后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使混凝土硬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拆模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切缝处理,切缝完成后对混凝土及时进行覆盖并洒水养生。在天气炎热时应增加混凝土的洒水养护频率,是的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对前期强度要求高的结构中,应对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保证混凝土前期强度快速增长。

3.4模板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些施工班组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多次周转、废弃模板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错台、蜂窝、麻面等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加大模板的利用率,过早的进行拆模,由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可拆模强度,而使得混凝土出现掉皮、缺边、掉角等现象。由于模板的不良,在进行支模时外观尺寸无法保证平整度要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模板原因造成跑模、漏浆、炸模等现象,都将严重印象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安全。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检查施工班组模板的现状,杜绝使用废旧及多次使用后的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

四.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案

4.1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导及控制

混凝土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因此,建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案是土木工程施工中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混凝土施工前,应首先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验证并确认,使混凝土配合比在现场施工中合理有效。其次,混凝土和易性也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适配是,必要时添加一定的外加剂,增加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外加剂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最后,混凝土的振捣时土木工程施工控制的关键环节,在进行振捣时现场施工人员应加强对振捣作业人员的检查,监理人员也应加强对振捣环节的旁站。

4.2施工后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施工后技术质量控制策略主要为工程施工验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制定出完善的施工质量验收制度,第二为严格控制整个验收过程。在工程验收进行时,监理单位要保证自身的立场,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公正的监督与验收,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予以指出,保证工程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工程验收工作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环,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工程验收工作。

五.结束语

通过对混凝土性能、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论述。让我们明白如何预防和应对怎混凝土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原材料的抽查检验做到有效的质量控制,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平行检查和旁站监理,若发现有影响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问题或事项绝不姑息,并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如果返工就要彻底返工,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头至尾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林.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7.

[3]罗明明.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6.

[4]刘琛,刘启兵.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研究及养护[J].科学之友,2015.

[5]王晋.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5.

论文作者:马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马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