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孙艳星,章志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神经外科 433000

摘要:目的:探头针对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找出合理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经统计分析89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细菌学培养发现97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7株(64%),革兰氏阳性菌27株(30.3%),真菌19株(21.3%).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较多,合理用药及针对性护理避免感染产生。

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危及重症,常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昏迷时间较长,术后常常伴有呼吸道问题出现,多数患者需要进行气管切开,在各种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引起肺部感染发生,严重分肺部感染常常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或缺氧[1],加重或延缓脑部疾病的恢复。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困难的有效措施,但同时也增加了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对雨后造成不良影响【2】。为有效预防及控制肺部感染,我院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9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其中男性58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8.8±8.5 岁(21-76岁),中位年龄56岁。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所有入院患者均在入院时行CT检查,生化检查等确诊损伤部位,排除严重全身性疾病,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家属配合。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每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氧饱和度,意识及瞳孔变化,对患者用药、饮食进行详细记录护理、并进行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口腔一般护理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必要时予以吸痰护理。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加强气道综合护理,成立针对性护理小组,培养相关的护理人员,并且按照计划进行实施。设置好针对性护理共工作人员岗位,选取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完成转出之前的评估及处理。所有医护人员在操作中注意无菌原则。

1.3护理措施

(1)定期更换呼吸管路:避免由于反复应用呼吸管路所致致病菌吸收;(2)定时翻身: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并加强拍背或震动排痰,减少坠积性肺炎,避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所致压疮,以及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影响预后;(3)吸氧时间和湿度: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可加大氧流量和氧浓度,若出现生命体征明显变化应立即上报负责医师,并配合抢救;

1.4 病原菌鉴定

所有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用痰液收集器在气管内置入无菌吸痰管,吸取深部的痰液进行病原菌的培养,所有患者送痰培养 3 次,在取痰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 结果

经统计分析89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细菌学培养发现97种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57株(64%),革兰氏阳性菌27株(30.3%),真菌19株(21.3%).感染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比例为64%,革兰氏阳性菌比例次之,为30.3%,真菌感染比例较少,为21.%,详细见表1。

表1 细菌培养检出菌菌群分布表

3 讨论

在各种因素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约占 13% ~ 21%,且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昏迷时间较长,咳嗽及吞咽发射变差,加之部分患者发病后出现误吸,呼吸道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相关数据显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在 19. 90% ~ 44. 93%[3] 是引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并发症[4]。肺部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比例最高,与以往报道类似【5】。

传统护理多因护理人员精力有限、经验不足等因素限制,呈现被动式遵医护理,易引发医患纠纷与不良事件,护理质量不佳,而不少疾病发病病因与表现极为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对护理工作的全面性、谨慎性要求极高,此时,提升专业护理水平、多学科配合度极为重要。常规护理则主要针对疾病发病原因,给予相应护理,尽早切开气管,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定时拍背和翻身、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干预,动态监测血气和体征指标,确保电解质平衡,针对性护理并发症。此类常规护理措施虽可协助提升治疗疗效,但随着人们对医学质量和护理质量的要求提高,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我们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2)积极诊治原发疾病,合理降低颅内压,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采用鼻饲和静脉营养支持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4)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患者按需吸痰、翻身拍背、振动排痰、体位引流,以减少气道分泌物淤滞,保持气道通畅,改善肺功能。(5)及时行气管切开,合理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控制机械通气时间,避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和加重。(6)加强口腔护理,清除患者部分口咽部定植菌。(7)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与患者呼吸道直接接触的各种管道、器械尽量避免污染,防止交叉感染。(8)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卫生学监测。(9)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在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潘黎明,周莉,仉妍.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J] .吉林医学,2009,30(12):1145 -1146.

[2] 陆峰,李明华,吴德根,等. 院前急救气道管理新技术的应用效 果[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9):1070-1072.

[3] 杨 艳,赵 琨,吕 娅,等.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2):1318 -1320.

[4] 陈霞华,李辉,彭玉贤. 舒适护理模式在长途转诊病人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综合版,2008,15(8):22-23

[5]胡华军,姚燕.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J] .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7,34(5):459 -461.

论文作者:孙艳星,章志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孙艳星,章志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