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论文_刘红利

(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443002)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给消化内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带来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与采取护理干预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消化内科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原本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为其心理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护理干预;焦虑;抑郁;消化内科患者;影响

消化内科所收治的患者患有不同类型的疾病,其所具有的经济条件与所处于的社会环境均有所不同,家庭成员给予的关爱以及自身承担的生活压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再加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漫长的病程与治疗过程,使得许多患者在承受躯体疾病的同时产生了焦虑、抑郁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无疑是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的[1]。本文选择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试探究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分别为采取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与采取护理干预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对比:对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3岁,平均(48.05±11.32)岁;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36.48±11.27)个月;慢性胃炎12例,消化道出血1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3例。研究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74岁,平均(48.32±11.51)岁;病程最短13个月,最长59个月,平均(36.22±11.15)个月;慢性胃炎13例,消化道出血1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如下基线资料——年龄分布、性别构成、病程长短、疾病类型等,差异全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根据其饮食喜好与病情恢复需要合理安排饮食,针对其用药状况给予监督与指导。研究组行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首先,应该为患者开展一般心理治疗,对患者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使患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感。其次,应该针对患者的各自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心理指导,安排安静环境与患者单独交流,交流时需结合患者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文化程度选择适宜的技巧进行交谈,耐心倾听其主诉,针对患者的疑虑进行宣教,提高其自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最后,可以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若患者有异常行为,应给与其谅解并进行细心照顾,务必缓解其负性情绪。②放松疗法: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取正确体位,使其肌肉放松,同时指导其深呼吸,做好情绪纾解;此外,可以为患者播放抒情音乐,使其心情舒畅。③其他护理:纠正患者不良习惯,辛辣或油炸食品、碳酸饮料需禁食,还应合理作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评分工具为HADS量表,其包含14个项目,其中7项用于评估患者焦虑状态,另7项则用于评估患者抑郁状态,计分标准如下:①0~7分:无症状;②8~10分:有可疑症状;③11~21分:存在肯定症状[2]。

1.4 统计学方法

纳入到实验研究中的患者其所有临床数据均以21.0版本的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检验。其中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值检验。若两组数据在统计计算后得到P<0.05的结果,则分组结果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护理后研究组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的组间对比(分, ±s)

 

3 讨论

消化内科所治疗的疾病种类非常多,诸如消化道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肿瘤、炎性肠病等均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这些疾病通常难以治愈,患者病程漫长、病情迁延不愈、经常复发,患者生活质量大受影响。再加上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压力、家庭成员对患者的不够重视,使得患者产生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3]。事实上,消化内科患者普遍存在有负性情绪,据袁婷在其研究报告《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中指出,消化内科中约有46%~55%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的存在会为患者的护理、治疗以及预防康复带来阻碍[4]。常规护理主要从饮食、用药等多个角度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其重心在“生理”而非“心理”,而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也可以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其可以通过运动音乐疗法为患者放松心情,再加上对患者不良习惯的纠正,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5]。见结果,研究组在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是因为其采取了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了比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语:

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负性情绪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应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晓伟.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78+81.

[2]张秀花.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1):4463-4464.

[3]凌云.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48-150.

[4]袁婷,张永艳,张海琼.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141-143.

[5]朱蓓蓓,宋玲,黄峰,等.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08):25-26.

论文作者:刘红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焦虑与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论文_刘红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