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路的丰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丰碑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南昆铁路是我国“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我国继成昆铁路之后在艰险山区修建的又一条长大铁路干线。在穿越崇山峻岭的千里铁路工地上,数万名建设者正以饱满的热情,向南昆铁路这一伟大的工程发起最后的冲刺,力保今年3月全线铺通、7月通车、年底配套交付运营。本报“南昆线纪行”采访组于去年底在南昆铁路工地进行了全线采访,耳闻目睹了筑路大军艰苦奋战、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也看到了现代化的南昆铁路的雄姿。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登有关南昆铁路的报道。
在联合国总部,一座成昆铁路的象牙微雕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作为3件象征人类征服自然的代表作陈列在这里的。各国的参观者无不惊叹:中国能在崇山峻岭中修建这样高水平的铁路,太了不起了!
时间跨入1997年,这将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又一个辉煌的年头。经过5万铁路建设大军6年多的艰苦奋战,南宁至昆明铁路将于今年3月全线铺通,它将向世人宣布:中国人依靠现代科技,又创作了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的代表作。
在建设工地上,常常听到筑路工人把南昆线称作“难困线”。其实,用“困难”两个字来形容南昆线已经是轻描淡写了。
南昆线之难首先是在地形上:从北部湾海滨到云贵高原,相对高差2010米,其间有8次大的起伏,这在我国铁路史上是没有的。其次是地质上的困难:南昆铁路所经地带,东边是南岭巨型复杂纬向构造带,西边是川滇经向构造带,这里地层褶曲、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因此,溶岩、瓦斯、膨胀土、滑坡、软土、泥石流就成了家常便饭,山区铁路可能遇到的困难在南昆铁路来了个大汇总。三是工程艰巨:地形地质条件决定了南昆线隧道多、桥多,全线隧道256座,总长194.5公里;桥梁447座,总长80.38公里。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度的1/3。四是科技难度大:多项大工程居全国铁路之冠,9388米的米花岭隧道为全国最长的单线隧道;首次采用“V”形支撑、墩高100多米的八渡南盘江大桥;跨谷最深、主跨128米、高达183米的清水河大桥;第一座半径450米的板其二号弯梁桥;高瓦斯、高地应力、大涌水的家竹箐隧道……
我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兴建一条与现今南昆铁路走向大致相同的铁路,然而他亦有所虑,“西南地方,地皆险峻,此诸地者,非山即谷,……建此诸铁路工程之困难,比之西北平原铁路系统及至数倍。多数之隧道与凿山路,须行开凿,故建筑之费,此诸路当为中国各路之冠。”在当时的中国,修建这样一条铁路简直就是梦想。然而,百年梦想今成真,在“非山即谷”之地,大桥跨越千壑万涧,长隧穿过崇山峻岭,一条钢铁巨龙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南昆铁路动工伊始铁道部就提出:要把南昆线建成一条具有中国九十年代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并把南昆线列入全路科技发展一条龙的计划之中。其主要标志是:勘探手段综合化,设计手段微机化,施工技术应用配套化,车站作业现代化,牵引动力内燃化,运营管理自动化。为此,铁道部成立了以孙永福副部长为组长的“南昆线科技进步领导小组”,编制了《南昆铁路科技进步计划》,推广应用新技术20项,科技攻关项目36项。
一场科技大会战在南昆线上全面展开。
选线,是南昆铁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的新老科技人员在滇黔桂三省区相交的60公里的地带上,克服了无人、无路、无水、无电和意想不到的困难,往返勘测达1万多公里。为了获取最小的展线系数,尽可能绕避不良地质带,他们采用了航测遥控、航空摄影、电算加密、高密度电阻法、孢粉分析等高新技术,引进了高精度光电全站仪、工程地质雷达等先进仪器设备,不仅加快了进度,而且提高了设计精度和准确性。与此同时,还采用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使众多的设计方案通过计算机的反复比较,优中选优,从而突破了传统的依山傍水选线的模式,大胆采用以高桥长隧克服巨大高差和绕避不良地带,创造了山区干线铁路展线系数最小的全国纪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南昆线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这里施工的队伍,谁率先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谁就能掌握主权权,谁就能打漂亮仗。
米花岭隧道是控制全线工期的重点工程,也是部级“单线铁路长隧道快速施工及机械化配套研究”科研项目。1994年2月,从瑞典引进的两台门架式四臂凿岩台车,分别进入由铁二局施工的进口工地和由隧道局施工的出口工地,到6月,月成洞达到328.97米;到12月,月成洞达到769米,打破了保持28年之久的672.71米的全国纪录,为铁路隧道快速掘进积累了经验。
以高瓦斯、高地应力、大涌水而被称作“死亡地带”的家竹箐隧道,是北大门的拦路虎。承担施工任务的铁五局筹集资金3000万元,购置了监测瓦斯和防爆新设备,众多专家到家竹箐会诊,创造了一整套穿越高瓦斯、高地应力隧道安全施工的科学方法。当家竹箐隧道全部贯通时,铁五局传来的消息是:隧道施工未发生一起事故,同时获得5项重大科研成果。
在南昆线上,科技创新工程比比皆是,板其二号弯梁桥、清水河大桥、八渡南盘江大桥、喜旧溪大桥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4座桥从桥型、结构设计到施工建造采用了全新的运作机制,创造了许多中国铁路之最。
一位“老铁路”告诉我们,我国铁路的设计和筑路水平,五十年代是宝成线,六十年代是成昆线,八十年代是大秦线,而九十年代当属南昆线,它是我国所有已建铁路科技攻关项目最多、各种先进适用成果使用最广泛、科技含量最高的一条铁路,是铁路建设多学科综合水平的集中体现。
南昆线,中国科技兴路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