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湖南江华 425500
【摘 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88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结果: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5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4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对照组为27.27%,实验组为9.09%,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5803.5±538.6)元、(18.26±3.25)天,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2933.4±536.8)元、(10.44±2.41)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因此,应得到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应用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患者的骨科疾病,且近年来,我国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逐渐增多,由于高龄患者骨密度降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内科疾病[1],身体素质差,更易导致骨折,康复时间延长,并且带来其它并发症[2]。因此,探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探讨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现将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4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作为研究对象的88例患者,是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X线、CT或MRI检查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按照随机性的原则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组44例。对照组患者中,26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患者的最低年龄为46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68.33±6.53)岁;骨折分级:8例为Ⅰ型、23例为Ⅱ型、13例为Ⅲ型;治疗方式:19例为保守治疗、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17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患者中,28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底年龄为48岁,最高年龄为77岁,平均年龄为(69.21±5.96)岁;骨折分级:9例为Ⅰ型、22例为Ⅱ型、13例为Ⅲ型;治疗方式:19例为保守治疗、9例行髋关节置换术、16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分级以及治疗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传、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出院指导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验循证护理。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患者入院1到3天内,护理人员通过查阅病历、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的询问、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方式,了解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其次,根据循证护理方法提出问题,找寻证据,并对证据进行评价。以“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关键词,对CJFD、CNKI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精读,最终得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根据上述问题,再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最后根据制定的护理方案,为患者实施具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第一,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第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及心理,通过向患者讲述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地、积极地配合治疗。第三,针对患者在术后有可能会发生的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表现、循环证据,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予以实施。此外,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治疗费用、住院时间、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9.55%,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5.4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骨科疾病,老年人群是这种病症的多发人群,粗隆部输液海绵骨质,血运丰富、良好、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一般能够愈合[3]。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是老年人,为促进早日康复,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4]。在对护理活动过程进行计划时,护理人员通过将患者的实际需求、自身的临床经验以及科学的证据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获得实证,并利用所获得的实证对临床护理决策进行指导的过程就是循证护理(EBN)。综上所述,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因此,应得到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静娟,杨飞轮,张力人.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14.01:24-26
[2]陈丹娜,杨丽娴,林丽贤,杜绍吟.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05:35-36
[3]鄢丽,范小金,杨春梅,赵学辉,阮腊林.循证护理在PE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35:64-66
[4]郭慧慧,黄淑丽,易冬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的早期循证康复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15,05:546-547
论文作者:杨日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3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论文; 实验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