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就像种子一样——需要从小就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就像论文,提供一个论文,就给论文,创造力论文,适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认识黄全愈先生,是通过读他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先生在中美两个不同的教育体制中读过书,教过书,研究过教育理论,并对自己的孩子在中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受教育的经历作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因此,他的书一出版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7月28日,笔者趁黄全愈先生来北京出席555全国创见大奖赛的机会,得空就国内广大家长和教师所关心的诸多教育问题前往北京华侨大厦采访了在那里下榻的黄先生。我们的谈话就从素质教育开始。
衡量一种教育是不是素质教育,关键是看这种教育是不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核心
问:素质教育是国内一个热点话题,很多人都在谈,但不少人在理解上有偏差,比如认为让孩子多学些音乐、舞蹈课就是素质教育,少留些作业、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玩就是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素质教育,等等。那么,以你的研究,你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答:与以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和健全人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的创造力。而围绕培养创造力这个核心,还要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即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衡量一种教育是不是素质教育,关键是看这种教育是不是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核心。
问:在中国,考试,特别是高考,毕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标准,由此而形成的应试教育模式与你所说的素质教育就不能相容吗?
答:素质教育并不是拒绝考试,而是拒绝把考试这种手段当成目的来追求,而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弊端则是把考试这种手段当成了目的本身。当仅仅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教师优劣、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时,还有谁想到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呢?当然,我也注意到这两年高考也在往素质教育上引,这是积极的变化。
智商高的孩子可以赢得奥林匹克竞赛奖,但只有创造力非常强的人才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问:我们注意到中国学生常在国际大赛上获奖,比如前几天刚刚在汉城结束的第41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中国队夺得这届比赛的团体冠军,而俄罗斯队和美国队却排在中国之后。这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不比美国差?
答:我认为中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好成绩,是因为这种竞赛更类似于中国的考试,考的都是已知世界的内容。而诺贝尔奖考察的却是你对未知世界的把握,考察的是你的创造力,这是应试教育下无法培养的。美国之所以获得那么多诺贝尔奖,正是得益于它的素质教育。它不是以考试为核心,因此在类似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可能表现并不非常出色,但在培养人的创造力方面却比中国的教育更具优势。
问:那么,在你看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答:我认为中国很多的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实际上,创造力除了智力方面的因素,还有许多非智力的因素,比如你要创造,必须首先打破常规,而打破常规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你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行,而这些并不属于智力的范畴。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也可能是一个很懒惰的孩子,一个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的孩子,一个没有独立个性的孩子。智商高的孩子可以赢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只有创造力非常强的人才具备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现在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都热衷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因为较早开发智力可以使孩子在考试中得高分,上个好学校,这样一来,孩子高兴,家长高兴,老师也高兴,似乎皆大欢喜。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却有可能使孩子形成对家长和老师的挑战,因为创造力强的孩子肯定不会总是顺从家长和老师的说教,他们肯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有可能反对家长和老师的观点,于是乎,家长不一定喜欢了,老师不一定喜欢了。即使以我个人来说,虽然我是搞教育研究的,但真碰上孩子这样对我,我的心里也不一定高兴。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应当是同步的,而在中国却是脱节的
问:你个人是不是对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有很深的感受?
答:是的,刚去美国时,我也很困惑,美国的中小学怎么这么教孩子呢?有些东西本来很短时间就可以教会他们了,老师却在那儿磨呀磨,好象磨洋工一样,这种情况甚至一直持续几个月乃至半年。后来我发现是中美教育观念的不同。我们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原来是灌输式的,现在好多学校不灌输了,改用启发式教学,但启发式的危害性可能更大,老师启发学生接受固定的答案、结果、模式,一步一步引你上钩。而美国的学校则是重在培养创造力,知识可以很快她传授出去,但能力的培养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比如我的孩子在美国上中学时搞了一个关于蓝鲸鱼的研究,他最后得出几条结论,什么蓝鲸鱼一天吃四顿虾,什么蓝鲸鱼能够活多少年,什么蓝鲸鱼怀孕期是多长时间,什么蓝鲸鱼的舌头有多长,等等。如果把这七八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的话,有10分钟就足够你记下来应付考试了。但如果孩子要自己做这样一个研究报告的话,他就要花很多的时间,首先要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相关的图书,再从中选取对该研究有用的材料,并将这些材料组织起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写成文章,这整个过程都是在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是不是说。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在做着中国大学里的事情?
答:不仅是大学,我们到研究生时才能做研究。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大学生也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虽然他们可以说已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了,但并没从老师那里独立出来,上课仍要记笔记,考试也仍是考笔记,你自己的独立思考在那里?你的创造性在那里?
问:但是大学里学生仍是有很多的自由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
答:那是不是太晚了?人的创造力就象种子一样,需要从小就给他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如果他在发育的时候得不到适当的护理,等到了研究生的时候再去做研究,结果可想而知。
问:你是不是说,在中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学习已知世界与探索未知世界都是相分离的、脱节的?我们是要求先掌握足够的知识以后再去做研究,而美国的教育则是将二者结合了起来。
答:是的,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应当是同步的。
关键是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没有这一点就什么也谈不上
问:你在书中多次讲“孩子就是孩子”,你是不是认为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就没有把孩子当作孩子呢?
答:可以这么说。人有自然人和社会人的两面,中国的家长往往混淆了二者的关系,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没把孩子当孩子,不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又把孩子当孩子。什么是“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没把孩子当孩子”?比如孩子的童贞童趣,小时侯该玩就玩坝,我们何必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把孩子也搞得象个成人一样,从小就挑起父母沉重的期望,不情愿地参与成人的竞争游戏;什么是“不该把孩子当孩子的时候又把孩子当孩子”?比如很多家长认为,反正你还是个孩子,我来替你思考,我来为你做决定,我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把正确答案给你,你照着去做就行了。这种观点在中国家长那里很普遍,他们没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其实,孩子的人格在他一生下来就落地生根了。
问:很美国式的观念!那你能不能用几条简练的原则来向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总结一下如何才能做到素质教育或者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
答:原则谈不上,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没有这一点就什么也谈不上。如果不能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你怎么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呢?你怎么会容忍他的不同观点呢?你怎么会允许他反对你呢?如果做不到这些,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又从何谈起呢?
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笔者明确地感受到黄全愈先生的思想已经很美国化了,但我们关心的并不是这思想来自美国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关键的是它能够给我们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提供一些新的启示,因此我们将以上的对话予以实录。其实,据笔者在美国时的感受,真的很少听谁说起过什么“素质教育”的名词,黄先生也说,在美国,大家一说起“教育”,实际上就是在说“素质教育”,而只有在中国,“素质教育”这个词才是当今最流行的。我想,什么时候当我们中国人说起“教育”也象美国人那样在潜意识里指向“素质教育”时,我们的教育改革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