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想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想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路的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以来论文,发展思路论文,文明建设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思路对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成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发展思路不是凭空生成的,在当代世界,它是一国执政党立足于本国实际,在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对发展问题作出的思考和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者。为了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路也在不断进行调适和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正是这种调适和转变的结果。

一、发展思路:从“大力发展生产力”到“科学发展”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解决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提出觉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就这样,整个社会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得到进步与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2],物质生产不仅是“第一个历史活动”,而且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所以,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现实层面上看,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物质资料匮乏,人民群众的“吃、喝、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严峻现实,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4]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著名论断,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6],注意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成效和“唯生产力”倾向带来的现实问题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路创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初步实现了小康。截至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上升到335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1元上升到256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上升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4元上升到5153元,外汇储备从1.7亿美元上升到2.4万亿美元。这些成就都要归功于对生产力的大力推动和发展。然而,由于利益驱动、政绩考核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唯GDP”倾向,这一倾向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发展规划上,过分注重当前发展,只顾眼前的数字增长,缺乏长远打算,最终将导致发展失去后劲,不能持续永久。在发展模式上,多是延续“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这种“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工业产品单位消耗能源是美国的3.5倍、欧盟的5.9倍、日本的9.7倍,废水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分别超过环保允许量的68%和77%。2005年,ESI全球环境可持续指数中国排名第133位。二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生态环境代价。目前,“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并没有彻底改观,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仍在遭受破坏。

(三)向“科学发展”的转变

经济发展进程中遭遇的诸多现实困境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思考。事实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从全球视域分析,二战以来,人们对发展的理解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当时大多数国家普遍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经过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这种发展观所固有的片面性带来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一些国家发展后劲不足,甚至“有增长无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人们在肯定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的前提下,开始更多地关注发展中质的变化,认为发展不只是GDP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这表明人们的发展观已经由单一性、片面性向多元性、全面性转变。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都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等概念,主张实现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发展的理解在持续的基础上融入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新发展观》中提出发展应以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为中心,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每位成员的全面发展[7]。这同我国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比较接近。

我国在研究国外成果和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也对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探讨。2000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注重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1年,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经过近30年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逐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及其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9]。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伴而生的。人类文明业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工业化对自然环境的负作用一直持续。当前,工业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已经达到地球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临界点。飓风、海啸、泥石流、荒漠化、臭氧层损坏、气候变暖、冰川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正在警醒世人:地球已没能力支撑这种工业文明的持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21世纪议程》文件,各国政府一致认为人类必须深刻认识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主动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有学者认为,这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1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面临着同样严峻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其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的思路,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的“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2004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之一。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愈发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依据科学发展的思路,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既蕴涵着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因子,也包含着国外“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合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过反复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而形成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崭新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郑重地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之一来提,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讲,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可以廓清人们思想上的迷雾,使生态文明观念逐步走入人心,进而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主张“道法自然”,有人主张“天人合一”,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近代西方尤其是16世纪开始发展起来的自然观,强调人只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是新兴的生态中心论者则认为人类应当把道德关怀的重点和伦理价值的范畴从生命的个体扩展到自然界的整个生态系统,生态社会主义者也要求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反对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更早的时候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思考。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1]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佐证,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它的社会价值。从实践层面上讲,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持续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这种现象导致一些矿山被开采殆尽,不少以煤炭、石油等资源起家的新兴工业城市由于资源的枯竭正在面临城市发展转型的艰巨任务。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抑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要求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要求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求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必然带来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以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为主导力量的发展模式。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必然抉择。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在保持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求在统筹考虑“社会—经济—自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确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乱排乱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净化人类生存空间。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环保教育力度,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教育活动,需要在全社会强化环境保护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工作。一是要做好地方党政领导的环保教育工作。地方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要通过生态意识教育,使其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髓,树立“绿色GDP”观念,进而认识到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二是要做好企业干部职工的环保教育工作。企业,特别是印染、制革、电镀、炼油、农药、化工等行业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要对企业干部职工进行耐心细致的环境知识和生态保护教育,使其树立“生产、基建、环保”三同步的发展理念。三是要做好普通群众的环保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宣传橱窗、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和意义,增强生态文明忧患意识和生态文明责任意识,使其自觉规范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创造良好优美的社会生态环境。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改善消费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改善消费模式”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我国产业结构与国际“标准模式”还有一定差距。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收益的产业和通过对自然物质资料及工业原料进行加工而获取利润的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高,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这种产业结构对生态系统的负作用较大,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协调。二是转变增长方式。以往主要是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大,是这种增长方式的痼疾。要转变这种增长方式,建立主要以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资源转移、规模经济、学习效应等因素为推动力的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新的增长方式。三是改善消费模式。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一些地方出现了浪费型消费模式和奢侈型消费模式,这些模式违背了客观规律,造成了消费资料的浪费。要逐步建立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活秩序稳定的“节约、环保、文明”的消费模式。

(三)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环保产业,改善人居环境

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水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治理设备、新能源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及环境服务体系(环保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施工、环保咨询和环保产品营销)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一是要加大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从环保产业多为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研制风险性高的实际出发,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支持科研人员独立开办环保风险企业,通过放宽银行贷款等政策,为环保风险企业拓宽资金渠道。二是要注重技术创新领域的引导规范。制定鼓励引导性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技术研发。将智力投资和物质资源引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领域,以及大气污染控制检测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设备等环保产业。三是要着力追求技术创新的实际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水体、大气、土壤等的污染防治工程建设,使水体更清澈、空气更清新、土壤无污染、环境更美好、生态更和谐,创造“生态、自然、节约、和谐”的人居环境。

(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本质上说,它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借鉴瑞典的“生产者责任制”模式,利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形成一种制度,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相关环境责任,消费者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规定进行分类并承担把它们送到相关回收处的义务。这样就能在主要经济过程即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生产者及消费者的不同作用,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还要学习日本的“立法”模式,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规范企业和国民的行为,促使人们在生产、流通、消费、废弃这样一个物质循环过程中对产品有效利用,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五)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就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决定着干部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往对干部进行考核,普遍存在“重GDP轻其他”的倾向。这就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只关心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疏于考虑生态承受力和资源消耗度。这种现象不利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因此在考评干部工作时,要注重考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否协调统一、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是否协调统一、当前发展与永续发展是否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干部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决定着干部考评工作的价值。如果不能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考评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要对那些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既实现了经济发展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优秀干部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那些只顾眼前利益,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的干部批评教育、督促整改。

(六)完善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就自然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而言,法律法规是其最后屏障。一是要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度。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政府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二是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完善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三是要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依据情况变化和现实需求,及时研究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法律法规,做好现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修、改、废”工作,形成较为完备的环保法律体系。要加快循环经济的立法进程,完善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建筑节能、节约石油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要做好环境污染犯罪相关具体条款的司法解释工作,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刑法保护力度。

标签:;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想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