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给排水管道作为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用水的质量。目前,我国给排水工程管道安装技术存在一些不足。施工前没有科学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不够熟练。竣工后,相关检测工作没有到位,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给排水管道的安装需要经过科学细致的部署,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施工环节的实施才能真正保证工程的质量。在城市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的住房需求持续提升,这也要求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施工,为居民提供稳定的给排水服务。在施工环节,必须严格依照给排水管道的特点,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切实保障给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一、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流程
管道在安装过程中,主要操作程序如下:通过对施工图、相关数据和规范要求的认真研究、对比分析和设计考虑,掌握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要求;根据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科学的测量和准确的设置;挖完沟后,砌筑沟;与土木工程设计人员沟通后,科学、准确地进行孔及相关零件的预埋;根据工程要求制作安装各类管件,确保施工安全;准确施工管道设计、支架安装等数据标准和要求;确保排水管道的安装和铺设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准确对接排水管及相关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的安装及与仪表相连接的相关管道的安装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处理完毕后,我会调试排水系统,最终完成施工验收。
二、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中的现存问题
1、缺乏对于给排水系统的足够重视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受落后观念的影响,部分施工单位将给排水系统狭义地理解为市政给排水工程,认为施工单位无需急于给排水工程太多的关注,从而在安装上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情况,使得其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面临着紧张的工期压力,施工单位通常会让给排水安装施工为建筑主体工程建设让步,在其安装施工方面投入的资金、技术、人员力度均远远不够,使得给排水安装施工处于建筑工程中的尴尬局面,也很那保证其能实现预期的理想功能。
2、监管力度不弱
监管体系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其对于审核施工前规划、监管施工过程、考核验收施工结果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道重要防线。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相关的监管体系往往集中于建筑楼工程的主体结构,针对于给排水安装施工的监管力度较为薄弱,难以发挥有效的指导价值。且与其他主体结构相比,给排水工程本身就处于楼体内部,很难直接观察,因此监管的缺位会使得其安装施工工作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且不能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处理,严重影响后续的使用质量。同时,建筑工程项目监理方的专业方向集中于楼体监管,缺乏给排水系统检验的专业人才,这也难以保障对给排水工程监管的实效。
3、建筑给排水知识有待普及
薄弱的监管体系及施工方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安装施工的不重视,使得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许多施工人员对于建筑给排水知识存在较大的盲区。很多施工人员并不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装细节,往往只是依托于图纸“生搬硬套”,进行机械性的简单操作,如果出现图纸中没有体现的细节问题时,很难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策略,使得问题被搁置或是“混过”。同时,给排水知识的缺乏使得施工人员缺乏对于给排水工程安装工作的重视,忽略了其质量控制,只想尽快地完成工作量,一味追赶工期进度,使得给排水工程的安装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4、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统一规划较差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装施工整体规划性较差,很难形成统一化的指导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数施工单位将其视为建筑主体工程的“附属”,没有将其安装施工独立出来,自然也很难构建起规范化的施工体系,在实践中常常会导致给排水安装施工出现预留孔洞大小出现偏差、位置错误的状况,对于维护与修补工作造成了额外的负担,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与人力、物力资源成本。
三、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给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要点
安装给排水管道前,施工单位应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合理设置高程、坡向和坡面,确保施工现场有效执行有关要求。同时,在充分考虑相关规范和施工图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支护间距,满足施工要求。此外,对管道运行中的排污问题和工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保证管道的整体安装质量。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应详细、仔细填写有关施工技术资料,签字确认后,由技术档案部门保存。
2、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要点
排水管道的坡度应按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按设计要求安装排水塑料管伸缩缝。如果设计中没有特别规定,立管伸缩缝的距离应控制在4m以内。水平主水管及排水主立管的检测,球径应大于管径的2/3,所有检测合格。避免烟道、风道和排水通风管道的连接,确保安装符合规范要求。
3、管道排列技术的要点
管道布置原则:先布置液体管道,再在其上布置气体管道;先布置冷介质管道,然后在其上布置热介质管道;首先布置保温管道,然后在其上布置保温管道;先排列非金属线,然后将金属线排列在非金属线之上。线路会议与回避原则:干线与支线会议与支线回避;无压力管路与压力管路相遇,避免压力管路;高温、低温和室温管道应避免与室温管道相遇。
4、做好管道安装的防渗措施
管道安装前,施工人员应做好给排水部位的检查。首先检查外观,如有明显损坏或小裂纹,沙眼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换货或退货。第二步进行试安装,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零件试安装,主要检查零件是否有松动的界面或肉眼不易发现微小的渗漏点,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防止丝扣根部坍落,丝扣断续缺齿、烂齿应控制在10%以下。管道安装后,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规范进行压力试验。在进行正式压力测试前,将压力保持在0.5mpa10min。在压力试验中,应仔细检查外观是否有变形,界面是否有漏水现象。除压力试验外,还应进行合格试验,主要是检测管道的整体或安装部分是否有堵塞。它是给排水管道安装的最终检验,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结束语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给排水工程作为直接关系到整体工程质量及建筑使用体验的基础性工程,其地位变得更加耐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打破传统落后观念的影响,将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装与施工放到重要的独立位置上,在资金投入、技术配套、人员安排等方面基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安装施工足够支持。在安装施工前,应当制定好清晰明确的规范操作说明及图纸要求,并作为施工环节作业方案的主要参考,并及时根据实际状况进行适当调整,重点观察安装细节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最大程度提高给排水管道的整体质量;在完成安装施工之后,要依照规范化的质量监管与审核标准,检测安装施工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无论严重程度,均要予以返工。通过系统化的控制与施工手段,从源头上保障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莫隽颖.基于建筑给排水的施工现状探讨排水新技术[J].居舍,2019(11):63.
[2]黄超.高层建筑室内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7):45-46+50.
[3]张学泳.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研究与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7(11):20-21.
论文作者:常永茂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给排水论文; 管道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管道安装论文; 压力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