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知识转化的相关性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我国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背景
1.1 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革命是20世纪人类的三大技术革命之一,有效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文明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引起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结构的重大改变。企业信息化既是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诸领域的渗透过程,也是企业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率、获得信息经济效益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得到改进、完善、创新,形成对信息技术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过程。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并确立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24字方针。
自2000年初我国启动“企业信息化工程”以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使用信息技术,已从生产控制智能化向管理信息化转变、从“信息孤岛”向信息共享转变,从单项应用向总体规划转变,从技术部门推动向应用部门拉动转变。司有和认为,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方式主要包括“技术辅助、组织变革、管理变革、观念变革、扩容增值”五个方面。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生产管理各环节采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2 知识转化
知识理论启领了现代管理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在近十年的管理理论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知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核心能力形成的重要源泉,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价值的有效手段。而在所有的知识管理活动中,知识转化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决定知识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所以,对于知识转化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知识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知识转化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于1995年在《论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一文中首次提出,是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隐性知识(信仰、隐喻、直觉、诀窍、思维模式)和显性知识(可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语言进行格式化传播的知识)相互之间及内部的转化过程[1]。在这种转化过程中,企业的知识资本总量得到提高,知识资本质量得到改进,核心能力得以形成,因此,知识转化过程也就是知识资本的资本价值增长的过程。在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中,知识转化是最重要的形式。
野中郁次郎(Nonaka)的SECI模型奠定了知识转化研究的基础,在知识转化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主导性作用。野中认为知识转化存在四种形式: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显化(Extem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隐化(Internalization)。社会化是指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主体通过共享经历、交流经验、讨论想法和见解等社会化的手段,隐性知识得以交流;外显化是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知识主体通过隐喻、类比和模型等方式,将隐性知识用明晰的概念和语言表达出来;组合化是指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知识主体通过文件、会议、电话会谈或电子交流等媒体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内隐化是指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企业运行中通过组合化产生的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和消化,并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即员工通过学习新的显性知识,结合“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等形式实现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
野中同时认为,组织知识经过这四种模式的转化,实现个人间、个人与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推动组织知识创造、转移和转化的循环递进动态过程,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知识螺旋。野中强调:四种知识转化模式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都是组织知识创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度个人化的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统化,并在整个组织内部进行传播才能被组织内部所有员工吸收;对任何一种知识转化模式的忽视都会造成整个组织知识创造过程的局部性和不完整性。
1.3 研究目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地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进步。知识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是知识社会形成的标志,因此,信息技术必然提高知识的资本性功能,改进知识管理与知识转化的实现机制,提高知识管理与知识转化的最终效率。
本研究对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知识转化路径上的激励功能进行经验性的分析,揭示了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知识转化的微观实现机理,为我国企业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知识转化的速度,从而提高知识资本对企业发展的激励性功能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借鉴。
2 研究模型推演
2.1 要素设计
根据文献[2-3]的研究成果,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体系可分解为四个要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信息系统应用((2)、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ξ3)和信息化战略管理(ξ4),这四个要素能够从各个方面综合地反映出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状况。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对企业信息系统的维护、改造和升级,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基础设施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持续性地进行自我功能扩充的综合性系统,既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软件系统,又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设备、输出与输入设备等硬件系统,还包括交换器、路由器、传输线路等外围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应用是指企业对信息系统功能的使用、开发与挖掘,是提高信息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是指企业对专业化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与激励。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化人力资本是决定信息化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信息化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对现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发展趋势的总体规划的设计、实施、反馈及调整,能够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平台性功能。
根据野中郁次郎(Nonaka)的知识转化理论,我国企业的知识转化体系可分为四个要素: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组合化和知识内隐化。野中认为,知识外显化和知识内隐化是知识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对知识转化效率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促进功能,因此,野中主要强调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知识转化的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实际的知识转化活动中,,知识转化四个环节对知识转化效率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主要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而调整。
2.2 理论解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质量和效率,而知识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更大促进功能的信息,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必然提高了知识处理的速度、质量和效率,也就是提高了知识管理和知识转化的效率。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知识转化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物质基础,人们可以借助信息工具有效地进行各种知识转化的处理;信息系统应用为知识转化的实现提供了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从而提高了知识转化处理的规范化与流程化程度;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大幅度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广度和深度,使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增强了人们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动性,从而促进了各种知识转化方式的改进;信息化管理战略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节约了信息化运营的成本,提高了信息化投资布局的合理性,从而全面提高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功能,也为知识转化效率的全面提高提供了战略保证。
因此,信息处理技术、手段与方式的提高最直接的效果是改进了显性知识的存储、分类、组合、检索等功能,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管理的各项功能的直接改进,从而提高了知识组合化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质量越高,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越强,数据挖掘的效果越好,从而使人们从未知世界中发现大量的现实规律,改进与提高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途径、方式和效率,从而提高知识外显化的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辅助系统逐渐得到开发、应用和推广,如CAD系统、教学辅助系统、ERP系统、CRM系统等,改进人们的思维方式并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从而提高知识内隐化的程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刺激了人类智力的开发,为人类聪明才智的进化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物质平台,扩展了人类思维自我超越的空间,使人类对自然的征服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最终将有效地改进人类大脑的微观思维机理,从而促进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提高知识社会化的程度。
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要素能够从不同程度上促进知识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隐化效率的改进和提高,增强知识的资本性功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研究假设的提出
根据理论解析的结果,得出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假设表
3 研究设计
3.1 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文献[2-3]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实性实践,本研究可以进行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测度模型的指标体系设计。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素(ξ1)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合理性信息化投资(X1)、企业局域网质量(X2)、数据库性能(X3)和系统维护(X4)。其中,合理性信息化投资是指信息化投入资金在软件、硬件、人员等投资项目上分配的合理性;企业局域网质量是指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功能的完善性;数据库性能是指企业数据库对数据信息的存储、过滤、分类和整合功能;系统维护是指企业对信息系统的检测、监测、升级与改造能力。
信息系统应用要素(S2)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业务流程再造(X5)、客户关系管理(X6)、决策支持(X7)和电子商务建设(X8)。其中,业务流程再造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业务流程的更新和调整;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对客户信息的潜在商业价值的挖掘;决策支持是指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各种层次的管理决策;电子商务建设是指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平台而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商务活动。
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要素(ξ3)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信息化培训投入(X9)、信息化专业人员比例(X10)、复合型人才比例(X11)、全员信息化能力(X12)。其中,信息化培训投入指企业在提高信息化人员素质方面的资金投入;信息化专业人员比例是指专业信息化人员在全体员工中的比例;复合型人才比例是指既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技能又具有较高业务素质能力的人员在全体员工中的比例;全员信息化能力是信息化操作、维护、开发等初级技能在企业范围内的普及能力。
信息化战略管理要素(ξ4)可分为四个测度指标:系统规划(X13)、战略导向(X14)、战略布局(X15)和职能管理(X16)。其中,系统规划是指企业信息系统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战略导向是指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视程度以及与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战略布局是指企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在生产、管理、营销与技术开发等业务领域配置的合理性;职能管理是指企业相关的信息化职能部门或职能领导对信息化发展的指导、监督与协调。
3.2 知识转化指标体系设计
根据文献[4]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企业知识转化活动的现实性实践,本研究可以进行我国企业知识转化测度模型的指标体系设计。
知识社会化(η1)要素可分解成四个测度指标:互学互助(Y1)、部门沟通与交流(Y2)、员工经验和技能传授主动性(Y3)、企业外技能学习与吸纳(Y4)。
知识外显化(η2)要素可分解成四个测度指标:技能和经验总结(Y5)、经验与技能推广(Y6)、技巧与经验格式化整理(Y7)、优秀员工的宣传和鼓励(Y8)。
知识组合化(η3)要素可分解成四个测度指标: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Y9)、共享数据库建设(Y10)、文档整合与优化(Y11)、资料与数据收集(Y12)。
知识内隐化(η4)要素可分解成四个测度指标:员工深度思考(Y13)、企业文化培育与建设(Y14)、业务流程重组与修正(Y15)、强学习型组织建设(Y16)。
3.3 研究模型的确立
根据企业信息化测度模型与知识转化测度模型指标体系的设计,确立本研究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方程模型
4 模型验证
4.1 技术思路
本研究已根据模型推演的16个因果假设构造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结构方程的路径检验可以验证理论假设的真伪性与影响幅度[5]。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是一个包含面很广的数学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潜变量的复杂关系。通常的回归模型只能包含一个因变量,只能分析直接效应,不能分析间接效应。而结构方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模型已建立包括4个外源变量(ξ1、ξ2、ξ3、ξ4)、16个外源指标(X1至X16)、4个内生变量(η1、η2、η3、η4)、16个内生指标(Y1至Y16)、16条因果路径关系、6条相关路径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生成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г)、内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β)、外源变量协方差矩阵(φ)、外源变量因子负荷矩阵(ΛX)、内生变量因子负荷矩阵(ΛY)、外源指标方差矩阵(Θε)、内生指标方差矩阵(Θδ)、模型残差协方差矩阵(ψ)、各种拟合指数等来测度路径系数显著性、因子负荷显著性、因子误差方差显著性,并适当地进行模型修正,得到最优模型,从而实现对理论假设的验证。
4.2 数据收集
本文利用相关研究中常用的“方便抽样”方法,从一家咨询公司的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00家企业作为样本,样本的抽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样本企业近2-3年来存在向咨询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咨询行为,或者参加过该咨询公司关于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培训或公开课;第二、样本企业近2-3年来已开始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或者本身就是知识型企业、存在显著的知识活动。
样本分布于京、津、沪等1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上代表了我国企业的总体情况。通过电子问卷、邮寄问卷、电话采访、面谈等形式,本人向300家调查对象寻求数据支持。受访对象均为企业的CEO、CIO、CKO等中高层负责人。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数据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0%,满足调查研究中样本回收率不低于20%的要求。
4.3 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4.3.1 信息化建设测度模型的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信息化建设测度模型的16个题项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值分别为0.9231和0.8860,因子分析得累计解释量为8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7239,相关性和。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素的特性;信息系统应用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7169,相关性和α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信息系统应用要素的特性;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8592,相关性和。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的特性;信息化战略管理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7988,相关性和。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信息化战略管理要素的特性。验证性因子分析得结果是:16个因子负荷的最小值为0.52,最大值为0.89,最小T值为2.17;NNFI=0.951,CFI=0.970,RMSEA=0.044,x[2](98)=133.46。可见,信息化建设测度模性的信度与效度结果都比较好。
4.3.2 知识转化测度模型的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知识转化测度模型的16个题项的α系数和分半信度值分别为0.8091和0.7255,因子分析的累计解释量为77%。知识社会化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8282,相关性和α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知识社会化要素的特性;知识外显化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8309,相关性和α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知识外显化要素的特性;知识组合化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7698,相关性和α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知识组合化要素的特性;知识内隐化要素4个指标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检验系数是0.8335,相关性和α系数没有较大的变动,因此这4个指标能够较一致地反映知识内隐化要素的特性。验证性因子分析得结果是:16个因子负荷的最小值为0.58,最大值为0.92,最小T值为2.08;NNFI=0.931,CFI=0.900,RMSEA=0.032,x[2](98)=147.54。可见,知识转化测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结果都比较好。
4.4 模型检验
本研究采用了SPSS11.5和LISREL8.7进行全模型检验,得外源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矩阵(г),如表2。
表2 效应矩阵表
阴影部分为模型修正过程中剔出的路径系数参数。
同时得全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3(修正后)。
所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无需继续进行模型修正[6](其他相关验证结果在此略去)。
表3 拟合指数列表
5 结语
(1)根据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因此,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转化效率的提高。
(2)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分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组合化效率的提高,对知识内隐化效率的提高缺乏显著的促进功能;信息系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组合化效率的提高,对知识内隐化效率的提高缺乏显著的促进功能;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内隐化效率的提高,对知识组合化效率的提高缺乏显著的促进功能;信息化管理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社会化、组合化与内隐化效率的提高,对知识外显化效率的提高缺乏显著的促进功能。
(3)从知识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知识社会化效率的提高源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和信息化战略管理的促进;知识外显化效率的提高源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和信息化人力资本培育的促进;知识组合化效率的提高源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和信息化管理战略的促进;知识内隐化效率的提高源于信息化人力资本的培育和信息化管理战略的促进。
(4)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对知识社会化效率的提高存在显著的促进功能,对知识外显化和知识组合化效率的提高存在一般的促进功能,而对知识内隐化效率的提高仅存在微弱的促进功能。
收稿日期:2010-06-15
标签:隐性知识论文;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化规划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社会化平台论文; 信息系统规划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人力资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