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都必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优化、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出各项安全管理技术与设备的作用,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现状
1.1安全管理制度注重形式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近年来不仅国家将安全问题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建筑企业和相关的劳务单位也将安全问题放在了企业生存发展的首位。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的宣贯执行,建筑企业也根据相关的条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安全宣传文件。然而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原由,就是在安全管理制度下重形式、轻管理,没有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不整改、不落实。发现现场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要求后,管理人员在后续执行过程中没能及时进行相关安全隐患的跟踪落实,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没有从根本源头去真正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1.2相关安全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仍采用政府主导的监管机制,在这样的监管体制下,面对国内日益庞大的建设需求,仍存在较大问题。在未来施工生产作业中,需要不断推进面向市场经济的政府监管体制,建立客观高效专业的建筑监督人才,以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3材料、机具质量不合格,防护设施不全
塔机吊钩失灵,吊斗失控落下,砸伤地面施工人员;塔臂组装螺栓强度不够,以小代大,抗剪能力弱,螺栓被剪切断,造成塔臂失控,扯断钢索落下,砸伤地面工作人员;安全网质量差,不能有效拦截高空坠物,造成地面人员伤亡。临边未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低于作业面,作业面没有完全封闭;电梯井口无护栏,电梯井内不设防护;预留洞口、采光井、通风口不设防护盖;这些均可能造成坠落事故。
2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2.1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促进安全责任意识落实到每一个人
安全第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不仅仅应该落实在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过程中。对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加强对安全施工的过程中的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比如要加强相关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制度学习,强调安全管理对于施工管理过程的重要性,提升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并且将这种重视程度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积极排查可能在工作中遇到的相关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做到调整护理,保障施工环境的安全稳定,为施工人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可靠的,稳定的施工环境,保障施工过程的有效进行。然后就是针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让每一个施工人员认识到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施工行为对于每个人得人生安全的重要作用,学会安全使用安全工具、安全防护器具等,树立起对自己负责任的工作态度,确保自己在施工的过程中,牢记安全意识,做到安全第一,保障个人的生命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创新、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
传统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积极转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理念,优化、调整施工工序,注重建筑施工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杜绝违规操作,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运用分包模式,但应加强对该模式的管理工作,科学协调不同施工项目、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之间的关系,避免发生施工矛盾及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确保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顺利的开展。除此之外,施工管理部门还需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要求,合理制定出完善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制度,督促每个施工人员都必须学习、了解相关制度要求,从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2.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运用新技术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企业应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对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冒险作业的行为要停工整顿或限期整改。安全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查,杜绝不合格材料、设备对人员的伤害。在施工作业面上设固定的安全管理员,对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使用、基础土方开挖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进行监督和控制。生产安全管理是一项动态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情况瞬息万变,必须持之以恒,否则,各项规章制度将无法落到实处,随时可能发生突发事故。加大安全措施的科技含量,减少和弥补人为的错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4完善细节处理
例如,脚手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比如砌墙砌筑、混凝土浇筑、墙面抹灰、装饰装修、设备管道安装等等,都是需要搭设脚手架,以便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作业,堆放建筑材料、用具和进行必要的短距离水平运输。正是因为如此,脚手架做为高处作业的一种工具,它的质量以及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如果脚手架的选材不当,搭设得不牢靠、不稳定,就会造成施工中的重大伤亡事故。所以,对脚手架的选型、构造、搭设质量等绝不可忽视。对于脚手架的基本安全要求如下:(1)对于搭设脚手架的材料严格把关,同时加强对架设工具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工作,杜绝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架设工具。(2)确保脚手架具有稳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承载力。脚手架应设置足够、牢固的连墙点,依靠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来加强和确保整片脚手架的稳定性。(3)认真处理脚手架地基,确保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对高层和重荷载脚手架应进行基础设计,避免脚手架发生整体或者局部沉降。(4)确保脚手架的搭设质量。严格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控制好各种杆件的偏差,及时设置连墙件和支撑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后才能使用。
2.5加强危险源控制,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比较多,因此要求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危险源的控制工作:首先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安全预案。例如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及时根据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针对针对近些年因脚手架故障而导致的坍塌事故,施工企业必须要定期对脚手架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安全管理中,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基础,是进行施工人员生命健康保障的强有力的基石。所以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将安全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确保每个人员都能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施工。这不仅是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施工的整体质量、进度、效益等都具有很大的关系。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能够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有效,促进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4:169-170.
[2]蒲春晓.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J].建筑安全,2018,3309:41-45.
[3]张仕廉,聂李琴.基于DEMATEL方法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2401:121-125.
论文作者:李永平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脚手架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