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模式分析_外部经济论文

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模式分析_外部经济论文

产业技术跨越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模式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产业论文,基础论文,社会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技术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基础,产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乃至社会诸领域的发展状况。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综合国力竞争为核心”的国内外社会发展大背景下,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已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大系统”对产业技术“子系统”单向作用的角度,剖析产业技术跨越的社会基础与实现模式,对于全面认识技术运动过程,加快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技术进步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产业技术跨越概念

技术是主体智能的外化,通常被理解为人类实现其目的性活动的手段。从历史的观点看,随着从猿到人的进化,生产实践活动逐步从动物的本能性采猎活动中提升出来,原始产业技术逐步在动物本能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早期人类以经验摸索为主的技术开发活动,从属并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活动,技术成果主要凝结在生产工具和劳动产品之中。近代以来,随着产业技术形态的复杂化以及军事、医疗等社会领域对专业化技术的大规模需求,技术开发活动开始从生产领域分化出来,逐步出现了范围明确的专业化技术研究领域。此后,技术开发开始超越现实生产活动的需要,为产业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技术储备。进入现代以来,在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科学认识活动开始超越生产与技术发展进程,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趋势。科学向技术转化,技术按照科学的原理来创造,从而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作用传递的基本模式。

从逻辑的观点看,科学主要执行着认识世界的职能,技术主要执行着改造世界的职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进程中,科学研究活动已从单纯的基础研究扩展到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领域,科学知识也相应地分化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三大层次的结构体系。以科学认识活动为基础的现代技术体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状结构。沿着技术效率提高的方向,技术创新在纵向上主要表现为技术科学的延伸,本质上是专业技术可能性的原理性探索,多属实验室成果,具有“元技术”属性。体系内部分化越来越细,出现了朝着高、精、尖、短、轻、薄等方向发展的特点;技术创新在横向上主要表现为工程科学的延伸,本质上是众多技术领域的多项“元技术”成果的复合。体系内部综合越来越复杂,出现了结构复杂化、功能多样化、运行智能化等发展特点。

产业技术处于技术体系结构的顶端,是“技术→生产”转化的最后环节。以横向联合为特征的产业技术形态,是处于技术体系结构下端的众多技术领域成果向生产领域渗透与转移的结果,是按照生产目的的具体要求,由多项相关技术单元综合而成,表现为产品技术系统和生产工艺技术系统。前者是生产目的(生产什么?)的技术体现,后者是生产手段(怎样生产?)的技术体现。

开发和运用高效率技术形态淘汰低效率技术形态,是社会技术进步的历史趋势,产业技术进步也是一个不断提高技术效率的过程。按照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可把某一领域产业技术成长的历史划分为原始技术、初级技术、中间技术、先进技术、尖端技术等发展阶段。产业领域各技术形态技术效率的分布大致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球形结构。应当指出,对产业技术形态效率的这一划分是相对的,这是因为不同领域产业技术的发展历史不同。还有,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产业技术形态的效率由高到低渐次蜕变,等等。

内部技术创新与外部技术引进是产业技术进步的两种基本类型,从技术发展速度看,前者缓慢而后者迅速。事实上,这两类行为相互促进、密切相关,没有创新的全盘引进是“食而不化”,没有引进的完全创新是“闭门造车”,两者都不利于产业技术进步。现实的产业技术进步活动多是这两类行为的有机复合,而绝大多数产业单位的技术进步又是以外部技术引进为主导的。

从技术扩散与转移角度看,多数产业单位是通过引进现成的高效率产业技术形态,实施技术改造的途径实现产业技术进步的。按照一次技术进步幅度的大小,可以把产业技术进步划分为递进和跨越两种形式。产业技术递进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依次进行的产业技术更新改造活动,属产业技术发展的渐变形态。产业技术跨越则是指沿着技术效率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一次跨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产业技术发展阶段,直接跃入更高效率技术形态的脱胎换骨式的产业技术更新活动,属产业技术发展的突变形态。由于产业技术发展阶段划分的相对性,产业技术进步的这两种形式间的区分也是相对的〔1〕。

从技术发展序列来看,产业技术递进前后的两个技术形态之间联系密切,是以连续性为主要特征的,对内外条件的要求不高,是经常性的产业技术进步形式;产业技术跨越前后的两个技术形态之间联系松疏,是以间断性为主要特征的,必须具备特定的内外条件,是反常性的产业技术进步形式,常见于落后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技术发展过程。在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产业技术跨越的案例屡见不鲜。一般而言,如果现行产业技术形态效率越高,那么,采取技术递进形式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采取技术跨越形式的可能性就越大。

与技术递进形式相比,产业技术跨越的特有价值主要表现为:一、迅速缩小与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缩短产业技术发展时间,少走弯路;二、甩掉了技术递进对各级技术形态依次改造的沉重包袱,并且使生产活动直接在高利润区间进行,提高了产业经营效益;三、绿色技术形态的出现,使产业技术活动可直接跃入生态经济模式,避免了技术递进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增强了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正是基于这一潜在的巨大综合效益,产业技术跨越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关注。

2 产业技术进步的社会基础剖析

作为产业技术进步的反常形式,产业技术跨越主体可以是一个产业单位,也可以是同一产业领域的一群单位,或者某一地区的一群产业或产业单位等。产业技术跨越的前提条件是现有技术形态与该领域先进技术形态间存在着多级技术“落差”。产业技术进步总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发生的,产业技术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的正反馈机制。从逻辑的观点看,作为产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因素,社会基础既是产业技术跨越的必要条件,又是产业技术递进的充分条件。单就社会基础本身而言,产业技术跨越对这个条件的要求远比产业技术递进严格、苛刻得多。从社会大系统对技术跨越主体子系统单向作用的角度,剖析产业技术跨越的社会基础,有助于把握产业技术跨越的本质。

(1)科技与教育基础 从知识体系结构看, 处于结构顶端的产业技术,依赖于处于下层的工程科学、技术科学、基础科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的支撑〔2〕。就产业技术跨越行为而言, 科学技术事业的支撑作用就外化为先进产业技术形态的形成、产业技术扩散与转移渠道的畅通、产业吸纳外部先进技术的综合能力等。技术吸纳能力是指产业技术进步主体接受外界新技术的本领,是产业技术跨越主体科学技术素质的外在表现,可分为理解与运用、融会贯通、革新创造等层次,通常用主体内部科技人才结构、流动资金、管理水准等一群指标来衡量。除必要的仪器、设备等“硬件”外,产业技术跨越主体的科学技术素质主要表现为科技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结构等“软件”,而产业科技人才等又依赖于社会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保持和传播知识,造就各类科技人才。由于社会系统内部的相干性,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普及程度决定着科技成果在社会中传播、消化、吸取和应用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进入产业技术跨越主体的科技人才与整体科技素质。日本1950年至1972年的教育经费增长了25倍,使1/3的人受到高等教育,大大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科技素质与国家技术吸纳能力,使日本跃入战后世界经济技术强国。作为产业技术跨越的必要条件,只有当社会科技、教育发展程度与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所必须的技术吸纳能力相当时,产业技术跨越才可能实现。

(2)经济发展基础

产业经济形态是产业技术存在与发展的母体,产业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产业结构及其变动。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教育较早、成长较快、门类齐全,刺激着相关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成为产业技术的“扩散源”。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育迟缓、结构单一,传统产业技术与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兴产业技术落后,面临着产业技术改造的繁重任务,是先进产业技术的主要“吸纳者”。

作为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社会经济是在自然与社会多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中运行的,尽管受到体制、市场、规模、发展程度、经营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是产业技术水平却是决定产业经济活动效率的根本要素。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角度看,产业技术属生产力范畴。随着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诸因素的逐步消除,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必将转向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从经济活动的社会层面看,经济竞争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的直接动力。随着现代技术的生产力属性的日渐突出,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越来越大,经济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技术领域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产业单位不得不开发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带动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市场化进程中,激烈的经济竞争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刺激作用正在得到强化。

社会经济基础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支持作用集中表现为经济投入:一是对产业技术开发与改造的直接经济投入,二是通过对产业技术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教育、科技、文化等支撑环境的经济投入,间接地转化为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投入。随着资本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产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没有强大的经济投入支持,产业技术进步尤其是跨越是不可想象的。从理论上说,要实现产业技术跨越,经济投入至少应大于所引进先进技术形态的转让价格与提高技术吸纳能力的资金投入等项费用之和。

(3)政治经济体制

任何产业技术形态总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存在和发展的。作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体现,政治经济体制对产业技术跨越影响的内在根据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支配社会行为的一种强制力量。从社会制度层面看,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而产生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已使社会基本矛盾暂时得以缓和。它通过对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局部调整,为产业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反之,落后的社会制度则会束缚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政策和体制层面看,社会制度对产业技术发展的作用,是通过政策和体制中介实现的,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或产业政策、科技运行体制、技术扩散与转移机制等。只有适应产业技术发展客观要求的政策与体制,才能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否则就会阻碍产业技术发展。如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正是通过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实施,加快产业技术进步的。

经济体制是产业技术进步活动的载体。作为经济活动基本组织方式的经济体制,应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产业技术的发展而作相应调整。一般而言,凡适合生产力发展现实要求的经济体制,就有利于产业技术进步;反之,则会阻碍产业技术进步。如目前作为农业生产主要组织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由于家庭市场地位脆弱,难于承担新技术引进或开发的投入与风险,不利于现代农业技术进步。

(4)社会文化基础

文化通常被理解为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的总和,严格地说,科技、教育、政治经济体制、道德、宗教等社会领域都是文化的表现形态。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产业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转移又是在一定文化土壤上进行的。以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文化传统,溶解和体现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日常行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既是全方位、多层次和间接的,又是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和复杂多样的。

先进文化形态向落后文化形态的渗透是整体推进的,由于落后文化形态的巨大“惯性”,后者对前者的吸纳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文化整合过程。清朝末年,落后的封建文化对近代西方技术文明的吸纳过程就是如此。1880年,在中国修建的第一条唐山至胥各庄间11公里的运煤铁路上,满清朝野视火车头为“魔鬼”,不惜牺牲运输效率而改为马拉“火车”,成为中国近代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观就是一例。

文化基础对产业技术跨越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思想观念层面。人们的思想观念既是对社会存在的现实反映,又是文化传统的历史产物。一般而言,封闭、保守、自满、颓废、求稳、不思进取等是落后文化形态的主旋律,受这一文化传统熏陶的产业技术进步主体,多对产业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地位认识不足,难以适应产业技术跨越行为所暗含的风险性以及对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反之,只有反映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形态所孕育的开拓、开放、创新、积极进取的主体意识,才能推进产业技术跨越。

从行为方式层面看,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是思想观念的外化。主体思想观念对产业技术跨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行为方式环节实现的。仅就择业行为而言,落后的传统价值观视产业技术为“奇淫技巧”,产业技术活动者为“工匠”,属社会“末流”,从而导致趋向“政府官员”等职业的择业行为,进而影响到产业技术素质的迅速提高。反之,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先进文化形态则有利于产业技术跨越的实现。广泛吸收外部世界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是加快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及时掌握产业技术发展的动态信息,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以技术引进和跨越为突破口,积极吸纳外界先进的文化成就,以实现区域社会的全面发展。

由于社会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上述剖析只涉及到社会基础的一部分及其单向作用,远未穷尽所有层面及其相互作用。事实上,社会系统各要素间还存在着非加和性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由此组织、耦合成产业技术进步的社会驱动机制。上述分类剖析还应按社会系统结构的内在联系加以系统综合,才能真正反映出社会基础作用的全貌。还应指出,社会基础对产业技术跨越支撑作用性质上是全方位、多环节的,随着地域、时间、产业、单位等因素的不同,产业技术跨越对社会基础支持“强度阈”的具体要求也各不相同,应作具体分析。

3 产业技术跨越的基本模式简析

从区域社会系统相干性角度看,落后的产业技术往往与落后的社会基础联为一体,多不具备产业技术跨越的内外条件,这就形成了产业技术跨越的前提条件与现实基础之间的尖锐对立,这一对立又进一步展现为外部先进的产业技术形态与内部低下的技术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这是产业技术跨越的主要矛盾和作为产业技术进步反常形式的内在根据。许多产业技术单位就是因为短期难以达到技术跨越所需要的技术吸纳能力,而不得不选择技术递进形式。

从理论上看,产业技术跨越是在主体内外多重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的,是产业技术系统的飞跃性质变,“外推内驱”是它的基本模式,现实中的各种具体模式都是它的变形。所谓“外推”就是适时提供适用的先进技术形态,并利用外部一切有利因素,促使内部条件的转化和成熟。“内驱”就是利用外部条件,优化内部结构,提高技术吸纳能力,以推动对外部先进技术的吸纳。从矛盾运动角度看,作为产业技术跨越外部条件的社会基础,是消除产业技术跨越主要矛盾的“中介”,是“外推”的具体表现,在产业技术跨越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落后的区域社会基础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是有限的,难以达到技术跨越所要求的支持强度,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合作规范或机制,积极寻求区域外部社会的支持,这是解决产业技术跨越内在矛盾的关键。事实上,产业技术跨越所需要的内外条件多是通过区域社会间的人、财、物、技术、知识、信息的有序流动,以及向内部条件的转化途径逐步具备的。

由于社会要素的流动性和社会基础的可塑性,在现代信息社会技术条件下,区域社会基础对产业技术跨越的时空约束可部分消除。产业技术跨越主体通过与区域外部社会的合作,可以弥补区域社会基础(如科技与教育基础、经济发展基础等)支持强度不足的缺陷,消除技术跨越前提条件与现实基础的尖锐对立,使“外推”条件具备。同时,在与区域外部社会的合作中,也可以促使外在的社会支持要素内化为跨越主体的技术吸纳能力。如吸纳社会中流动的科技人才,充实内部科技队伍;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补充内部流动资金等。这就消除了产业技术跨越的主要障碍,使“内驱”条件具备。近20年来,沿海经济特区的经济起飞及其产业技术跨越,就是充分利用了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及其所创造的有利态势,消除了落后社会基础的约束,在引进外资、技术、智力和内地科技人才的基础上,使产业技术跨越的内外条件趋于成熟。如此,产业技术跨越主体在“外推”与“内驱”的协同作用下,使产业技术跨越的主要矛盾得以解决,产业技术跨越得以实现。

作为产业技术跨越的内在根据和根本保障,技术吸纳能力的提高是产业技术跨越前后量的积累过程,应先行大幅度提高。从本质上看,技术吸纳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通过引进资金、人才等途径,把外在的社会因素整合、内化为产业技术跨越主体的科学技术素质;二是通过科技培训、交流等途径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沿着产业技术进步方向,在观念上快速模拟和重演多轮技术递进过程,弥合外在技术跨越所造成的技术知识“断层”,缩小与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三是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的学习与适应。通过与先进技术形态的实际接触,了解其历史发展、基本构造、技术原理、工艺流程等理论知识,掌握操作程序、使用维护、故障排除等实践经验,逐步达到融会贯通、革新创造的境界。

在产业技术跨越实践中,由于产业技术跨越主体间内外条件的起点等具体情况不同,在“外推内驱”模式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具体模式,其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外部条件内化的内容、途径等方面。但这些模式都把效益放在首位,目的都是从各自实际出发,以最小的代价促使产业技术跨越的实现,获取最大的跨越综合效益。从实践角度看,由于产业技术跨越主体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具体情况各异,应在充分认识自身技术吸纳能力现状与所处区域内外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针对所吸纳先进产业技术形态的特点和主体内外条件的差距,按“外推内驱”基本模式的要求,选择或创造适合自身特点的具体跨越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跨越方案和实施程序,才能促使产业技术跨越的实现。

标签:;  ;  ;  ;  ;  ;  

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社会基础与基本模式分析_外部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